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六十五章 红尘送色涤眼青04


   日期:2019/12/7 13: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六十五章 红尘送色涤眼青04

  由参悟正定

  能观心性契理不动,理定门也。

  那么从理上进入的一样得定,所以说‘思之思之,鬼神通之’。禅宗的参话头,‘参’就是穷理。如果参‘念佛是谁’,一天到晚念‘念佛是谁’,那么变成念佛,不叫参话头。‘参’就是像发疯一样,念佛是谁?阿弥陀佛,念佛是谁?阿弥陀佛……要这样才是参。你没有念佛,参念佛是谁干什么?你也不在念佛,阿弥陀佛,念出来佛的是什么东西?谁在念?它从哪里来?那才叫参念佛是谁,真参念佛是谁是这个样子:阿弥陀佛,谁在念;阿弥陀佛,谁在念;阿……你们没有看过,我们在大陆看到参者,硬是跟疯子一样,内行的老和尚、禅宗大师一看便知。我们外行的就问这和尚是不是疯了,那些老和尚一把挡住你:不要妨碍他,怕他听到,受这句后的刺激会变疯。

  所以禅堂不准人进去看,有些用功用得几乎疯了一样。后来我也发现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要说学佛,想在世界上、社会上成功一件事,不发疯不会成功,艺术家绘画绘得好,他对画发了疯了!做生意赚钱,他天天都是钱呐!格老子我就是钱在运转,什么人情世故、你你我我一概不管,钱要紧,一般要到这个发疯程度,才有发财份。又来搞搞生意,又来搞搞打坐,那能发得了财?那能坐得好?

  所以话头要以发疯的精神参。参话头是穷理。为什么不叫穷理而叫参呢?中国人喜欢简单,参包括了穷理,你去研究、你去思想、揣摩、你去反省、你去追吧!包括的意思很多,你去参去!不然参个什么?我走路还要人‘搀’呢!参是穷理,穷理穷到最后,‘精思入神’,一样地开悟,到成佛的境界。观心也就是参,‘能观心性’,要找你那个能观的心性之体,好!然后理悟到了,‘契理不动’,‘契理,就是相合,中国文字走契约,合拢叫契,‘契理’,事与理两个合了!身心到达理的境界中,道理到了,身心也会到的。等于想尽办法要把别人口袋中的十块钱弄到我的口袋里,一旦想出一个办法,啪一下,他的钱非到这里来不可,那就叫契理。悟道也是这样,那一下就进入,不是说光靠打坐就可以悟道。穷理,学问到了一样悟道。契理到达如如不动境界,这个是理上所得的定。

  要分事理通事理

  明达法相,事观也;善了无生,理观也。

  前辈大德给我们注解出《华严经》这几句话。他说假使能够观察一切心性的事象,或者反省观心,或者打坐修定,走到一念不生时,‘一念不生全体现’,这就是明达一切法,法包括一切事理、一切心性,心相呈现,这个是事观。

  什么是理观?善了无生,理上到了,万法本自无生,不要用力去除安[妄]念,是妄念在除你,你想踉它离开,不要作梦了,它本来就离开你,妄念没有留恋过我们,是我们自作多情怕妄念来,它念念不停留的。所以善了无生之理,就到达无生法忍,这就是理观。

  诸经论中,或单说事定,或但明理定,二观亦然,或敌体事理,止观相对,或以事观对于理定。

  他叫我们看佛经要注意,一切经、一切论,或单说事定,有些经典光讲做功夫,事上的定,譬如禅观经、禅秘要法,光讲做功夫,你不要认为光讲功夫才是佛经,它是一门深入,单讲用功的一面,你还要参考其他经典的理。有些经典单说理,譬如《心经》单说明理,心性之理,六祖悟道就是听《金刚经》而明《心经》之理悟道。

  ‘二观亦然’,定慧,止观二法门也是这样。

  ‘或故[敌]体事理,止观相对’,敌体也表示相对,二者相平等。中国文字里夫妇二人称为‘敌体’,平等相对,敌对的,彼此有矛盾的统一。他说有些经典讲止观相对,譬如《圆觉经》,也是华严的圆顿教,有几段讲止观相对;有时纯讲形而上之义。

  ‘或以事观对于理定’,或者有些经是拿现实的事来说明这个理论。也就是用修持的事实、经过,说明形而上明心见性的道理,各个经典不同,叫我们留意。

  现在我还停留在四十五卷开头,引用华严宗的修持法门的理论阶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南怀瑾       宗镜录)(五明学佛网:南怀瑾       宗镜录)  

 南怀瑾居士:驳《楞严》伪造说 

 南怀瑾居士:开悟的十个标准 

 王雷泉教授: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 

 王雷泉教授:《宗镜录》提要 

 杨维中教授:以《宗镜录》为例论永明延寿对唯识思想的摄取 

 杨笑天教授:举一心为宗 照万法如镜——《宗镜录》“标宗章 

 韩廷杰教授:《宗镜录》与唯识三境 

 刘元春教授:延寿《宗镜录·标宗章》读解 

 肖永明居士:唯心与唯识关系论辩—— 从《宗镜录》说起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四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三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