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破障的方法,其实根本无需向外求


   日期:2019/12/4 17: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破障

  在今生当中,我们会遭遇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且以凡夫心是无法掌控其缘由的,因此会产生许多的烦恼和痛苦。而通过对佛法的了解与学习,可以使得我们更清楚地理解心的来龙去脉。

  因为明了了心的来龙去脉,就更有能力时时刻刻地观察自己的身口意,这就是佛法所说的反观自己的内在。

  过去所生的善念,是快乐的来源,现在就要继续努力去行善;过去所生的恶念,是痛苦的来源,当然就要将它断除,并且发自内心真诚地忏悔。

  当这样观察之后我们会发觉,原来一切的恶业都是缘于伤害众生。

  十不善中的杀生有两种,一种是杀自己,一种是杀其他生命。若没有生命,怎么可能杀生?一般人认为自杀只是结束自己的生命,并未伤害其他生命;但密法将人的身体解释成一个宇宙,在一个人的身体里有跟宇宙同等量的众生,当有一天我们的业力完全净化,自己就是这尊佛,肉体就是所谓的坛城,里面的众生就是坛城中所有的佛及菩萨们。若自己是本尊的话,那么其他众生就是属于我们的眷属,就是勇父、勇母。所以,一个人自杀,便是伤害了无数的众生。这有点像我们毁坏了一个自认为是自己所拥有的星球,里面的众生也都跟着一起被杀害了。

  另外一种就是杀害其他生命。就像别人拿刀或器具伤害我们,要让我们的生命从肉体离开时的痛苦一样,每个生命遭遇这种情况会有同样的痛苦。偷窃也是一样。当自己的一切财物被别人拿走,我们既痛苦又不甘愿,但当别人的财物被我们拥有的时候,我们却不会认为那是不对的。邪YIN也是如此。

  十不善业中的语业也是与众生息息相关。一个人如果没有足够善巧的言词,虽然认为自己是出于善念,讲得头头是道,但结果往往也变成是对别人的伤害,就是我们常说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很多人就是不小心讲了一句话,或是一句不经意的谈笑,造成了对别人一生的苦难,甚至断送了别人或自己的生命。

  挑拨离间也是伤害众生的利器。藏语说:“好的语言不出门,坏的语言传千里。”尤其现在是高科技的时代,语言不只传千里,传万里、传亿里都可能。

  要知道,语言虽然没有带刀,却可以将别人的心千刀万剐。恶口伤人和挑拨离间是现代人类非常需要改正的坏习气。

  西藏有个“一只狗变成六只耳朵的狼”的寓言,汉语也有“三人成虎”的成语。当有人想伤害对方而挑拨是非,情形会愈来愈严重。因为一个人打了妄语,没有人会相信,而他多讲两次以后别人会怀疑,如果三个人同时讲这种妄语,第四个人是绝对会相信的。

  所以,佛教徒要谨慎,避免对别人造成这种用妄语互相传播而形成的伤害。

  绮语也是要极力避免的。一般绮语是指在修行佛法的场所讲和佛法没有相关的世俗语言,这样既会耽误对方修行的时间,也使自己的心思无法专注于修行之上。

  从以上所说可以发现,业力大部分都是往外发展、缘于别的众生而造作。如果没有好好观察自己的身口意,往往无法发现很多“为了利益别人”的伟大想法其实都是建立在“爱护自己”的立场,而指使别人去做自认为是有利益的好事情。

  于是,在这种自欺欺人“为他人好”的包装下,常常造成非常多的伤害。

  这样的习气累积久了,变成习惯,将会主导我们整个思想,恶业延续,因此不断轮回,永无穷尽。

  心存善念时,十不善业中的语言以及身体部分的罪业,是可以因忏悔而改变的。

  而十不善业中属于心的部分——贪念、嗔恨、邪见,其中以邪见的否定因果业力、行邪见道、心无正念、断诸善根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为最大。

  我们所累积的许多善业,无形当中都会被心所主导的恶业摧毁,所以对于心念要特别谨慎观察、修正,尤其不要使自心受邪见的污染。

  恶业缘于伤害众生而来,所以净化业力、让自己成佛也同样要靠利益众生。建立在这样大智慧的思想上,佛陀修行了三大阿僧祇劫后发现:“原来帮助别人、利益他人,为他人付出,最后成就的是自己;只为自己着想,希望众生为自己服务,到最后还是轮回中的凡夫,只会堕落受苦而不可能有所成就。”

  因为理解并实践了这个道理,佛陀依赖菩提心和大智慧,成就了佛的果位。众生却是以自私自利的方式生存,因而一直在轮回当中。

  顺境时我们会自认为非常有能力有智慧,但无论佛法或世间法的成就都需要众生为对境。

  就世间法而言,一切事情的成功,是由许多人的付出努力之后,最后由一个比较幸运的人当代表,将荣耀加诸他身上,变成是他自己的成功来看待。一个人,刚开始自己努力,慢慢地,聘请了员工,让别人来为自己服务,因而变成一个老板。我们想让自己真正成就,必须要依赖别人、信任别人,而且要学习佛陀的精神,为他人付出,为一切众生付出。所以,功成名就的时候要提醒自己:那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能力,个人没有能力造就这一切,凝聚了众人的力量才有今日的成就。

  就出世法而言,佛是将自己的能力付出给众生,到最后自己证悟了佛的境界。因此,也要学会感恩与奉献,为利益自己和众生成佛而努力。

  世间法的显现如果说有顺境或逆境的分别,其实真正的障碍还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和妄念。

  我们会惯性地把心留住在自己的偏爱上,并且排斥与自我利益相违背的一切,这样就会自觉地划分顺逆境。

  如果说,想把我们定义的逆境化转,其实根本无需向外去求,破障的方法就是看护好自己的内心,渐渐修习心无所住的去生活,久而久之,就不会有什么所谓的困难重重了。

  这就是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破障)(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破障)  

 嘎玛仁波切:淡化自我的宠爱,化私利为慈悲,才不会恐惧无常 

 嘎玛仁波切:有多少疾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祸从口入” 

 嘎玛仁波切:管好心念和嘴巴,任何时候都不要传播道听途说的 

 嘎玛仁波切:网上卖的犯太岁的挂牌,真的能化解太岁吗? 

 嘎玛仁波切:心存善念,最后受益的反而是自己啊! 

 嘎玛仁波切:修财神法的“密意” 

 嘎玛仁波切:累积福报最刻不容缓的观念 尊重生命 

 嘎玛仁波切:过度呵护只会消耗孩子的免疫力,提升身心的承受 

 嘎玛仁波切:心有定力,不因外境所转,就是快乐的主宰者 

 嘎玛仁波切:如何让生命之苦变得更香甜一些? 

 嘎玛仁波切:谨慎!疑心病,真会让人造作下地狱的罪业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