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这些《地藏经》里的增福法,你不一定能发现!


   日期:2019/11/17 19: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的人都知道,《地藏经》是公认的一部培养福德的经。但事实上,并不是在每个念《地藏经》的人身上都能看到明显的福报增长。有些人念经很得力,有些人念的很努力,但最基本的世俗小愿望都满足不了。地藏菩萨没有错,加持力很大,但你在修时,就出现问题了。好比说,地藏菩萨是个磁,他要吸铁,很得力的人,就是他把自己修成了铁,他求子求婚姻,一下子都来。那些把自己修成石头木头的人,地藏菩萨的磁力量再大,也没有用。那要怎样才能更好地跟地藏菩萨感应获得福报,怎样才能更好地得到地藏菩萨的护佑加持呢?一切答案尽在《地藏经》里。

  在《地藏经》第一品里面有个婆罗门女的故事: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宿福深厚,众所钦敬,行住坐卧诸天卫护。其母信邪,常轻三宝。是时,圣女广说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时,婆罗门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计当随业必生恶趣,遂卖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画威容,端严必备。

  时,婆罗门女瞻礼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觉,具一切智。若在世时,我母死后,倘来问佛,必知处所。”时,婆罗门女垂泣良久,瞻恋如来,忽闻空中声曰:“泣者圣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处。”婆罗门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宽我忧虑?我自失母已来,昼夜忆恋,无处可问知母生界。”时空中有声,再报女曰:“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婆罗门女闻此声已,举身自扑,肢节皆损。

  经常读《地藏经》的同修对这段经文应该不会陌生,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段经文讲的不过是一段婆罗门女的故事而已,读过就读过了。其实不然,我们都去过寺院,都拜过佛,但没人真的就见过神佛现身。但在这段经文里,婆罗门女不仅感得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现身,而且得到了自在王如来的亲自指点。凭什么?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婆罗门女把家里的房子都卖了在先佛塔寺大兴供养,供养有供养的功德福报。但显然这不是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现身的原因,否则的话,那么多在寺院做大供养的善信,怎么不见感得佛菩萨现身?供养得多,佛菩萨就现身,你还真的是有点误会。经文说了:“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看到婆罗门女思念自己母亲的程度,远远超过其他众生,这才是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现身的原因。什么是加持,这才是真正的加持;什么是保佑,这才是真正的保佑!

  婆罗门女母还在世的时候,她就“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面对父母不信佛甚至是造业,我们很多人要么就是埋怨,要么就是愤怒,要么就是硬顶。善巧方便,软言好语去劝诱父母?不存在的!婆罗门女“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但她的母亲并不大接受,不久命终后,她知道母亲可能去不了好地方,但她没有抱怨母亲没听自己的话,而是卖掉房子,广做功德,希望能帮到自己的母亲。“垂泣良久”、“昼夜忆念”、“举身自扑,肢节皆损”这些词真实描绘了婆罗门女在其母亲去世后的真实心境,正是婆罗门女的这些举动打动了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可见真正孝顺的人,诸天神佛都会感动,都会护持。而婆罗门女正是地藏菩萨的过去世,我们诵《地藏经》,念地藏圣号,总想跟地藏菩萨感应以获得福报,你拿什么去感?最好的办法就是孝顺,而孝顺是我们完全可以落实到生活中的。

  《地藏经》中还有篇“校量布施功德缘品”,讲的是如何布施才能获大福报。选两点说一说,先上经文:佛告地藏菩萨:“南阎浮提,有诸国王、宰辅大臣、大长者、大刹利、大婆罗门等,若遇最下贫穷,乃至癃残喑哑、聋痴无目,如是种种不完具者;是大国王等,欲布施时,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软言慰喻;是国王等,所获福利,如布施百恒河沙功德之利。何以故?缘是国王等,于是最贫贱辈及不完具者,发大慈心,是故福利有如此报。百千生中,常得七宝具足,何况衣食受用?”

  看到经文后,估计有人会说了:亲,这段经文说的是国王、宰辅大臣的布施功德,最不济也是大婆罗门,好不?我们是谁,我们不过是最普通的老百姓,跟大婆罗门差得还远呢!经文里确实说的是国王、宰辅大臣等,但也并不意味着就跟我们普通人没啥关系。很多人都知道布施能得财富,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布施最后都是同样的善果。这段经文说的就是什么才是最好的布施,“具大慈悲”说的是对我们布施的对象心怀慈悲,“下心含笑”说的是面对我们布施的对象,面对那些远比我们贫穷、困厄的人,心怀谦卑,没有丝毫傲慢与嫌弃,甚至还自然流露出真诚的笑容。“亲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软言慰喻”,要么亲手布施,要么让别人代替布施,还要好言好语安慰他们。如果能真的做到这样布施,那福报是不可思议的,正如经文所说:百千生中,常得七宝具足。

  坦白说,我们可能确实不是大富长者,但生活中一定会有远比我们贫穷、困难的人,对这些人,我们是不屑一顾、略带嫌弃还是心怀慈悲地去布施?布施的时候,我们能做到“下心含笑”吗?还是板着个脸、面无表情?我们能好言好语安慰他们,给到他们精神上的慰藉吗?很多人以为布施就是把钱给出去了就行,其实这只是最浅层的布施。“缘是国王等,于是最贫贱辈及不完具者,发大慈心,是故福利有如此报。”大慈心才是让你的布施能获得最大福报的真正秘诀。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可能连布施这个词都不知道,但在偶然的机缘下,出于大慈心做了件大善事,命运就得以彻底改变,这样的事也真真切切发生过。

  在“校量布施功德缘品”里,还讲到了一个回向的问题,经文是这样说的: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这里讲了两个回向,一个是回向法界,一个是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前者的功德可以“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后者是“三生受乐”。一个是“百千生”,一个是“三生”,一个是“受上妙乐”,一个就是“受乐”,差异不可谓不大。我有的时候就在纳闷,难道就因为嘴上回向的不同,果报就相差这么大吗?不就是回向时说的话不一样而已吗?

  后来算是明白了一点,这个回向的不同其实并不是简单的回向的对象不同,真正重要的是心量的不同。做了善事后,并不是嘴上说回向法界就能有那么大的福报,而是要真正心里装着法界,装着法界的一切众生,并且真的愿意把自己行善积的福回向给他们,也就相当于把自己积的福赠与给他们。什么样的人才会不忘把众生放在心里?佛菩萨,比如地藏菩萨,所以真正能做到这点的真的是菩萨心量,福报利益自然不可思议!如果行善只回向给自身利益或自家眷属,那就是有私心,超越不了自私这种相对狭隘的心量,这样当然也有福报,而且是舍一得万报,如果做不到菩萨心量,只是为了自身利益去行善当然也值得鼓励。

  美国的一任总统曾说过一句世界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问你能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我觉得这句话也可用在我们身上。很多人学佛后,尽管也在诵经念佛,但却一直习惯于求佛菩萨加持,求佛菩萨保佑,求佛菩萨降福。诵《地藏经》后,我们往往习惯于向地藏菩萨索取,很少想过能为地藏菩萨做些什么。有人可能会问,难道地藏菩萨还需要我做些什么?如果你内心有这个疑惑,那说明你是真的没读懂《地藏经》。地藏菩萨的大愿就是救度一切苦难众生,如果你能以地藏菩萨之愿为己愿,那你就是地藏菩萨的小助手,还会愁没福报?当然,如果你说你没那么高尚,就想培点福报,那就退而求其次,在诵经之余,多向地藏菩萨学习吧。学习地藏菩萨的孝顺,学习地藏菩萨的无私,学习地藏菩萨的付出…真的用心学的话,绝对会慢慢有福报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增福的方法       深信因果)(五明学佛网:增福的方法       深信因果)  

 体慧法师:深信因果 止恶行善 

 大安法师:修净土法门要深信因果 

 智随法师:灵岩遗旨 壹、悲化有情 一、深信因果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二 3 深信因果才能“正 

 传喜法师:深信因果改造命运 

 深信因果,戒YIN得福 

 戒邪YIN---寿康​宝鉴白话文(转载)深信 

 父亲临终的惨状让我深信因果 

 嘎玛仁波切:深信因果,就能勇敢接受不幸,继续善良 

 净土法门法师:能深信因果,无论学哪一法没有不成就的 

 净土法门法师:深信因果,你会有成就 

 父亲临终的惨状让我深信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