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妙莲老和尚:《五戒是良师》(五)


   日期:2019/11/2 22: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四条:不妄语戒

  一、末得谓得大妄语

  "优婆塞、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优婆夷戒"所谓妄语戒,包括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共四种。妄语是指不真实的话,不真实叫做虚妄;就是有那件事说没那件事,没那件事说有那件事,所谓「见言不见,不见言见」,虚妄颠倒这些话;都是不可以说的。五戒中所要戒除的妄语,主要是指大妄语,不是普通一般骗人的话,那是小妄语。

  什么是大妄语?你不修行还没资格打大妄语,就是有点修行:比如修不净观的人,自称已得不净观。业感男女,自然异性相吸,起贪爱,那要怎样对治呢?观想对方脓血不净,就能止住你的贪欲。不净观还能制止贪食欲。所以像贪吃、贪喝、贪男女情欲等,这就要修不净观。

  你若真正修得了不净观,对男女、饮食就没有贪欲:所以你说:「我已经得了不净观。」就表示你对这些都不想了。事实上,你根本没有修证,你还说自己修到了什么境界。「我已经证了阿罗汉果了。」拿我们念佛来说,你说:「我念佛见到佛了,看到佛放光,我已得到一心不乱了」这叫做:「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假装自己了不起,这就叫做大妄语。好名的人参一次禅、打一次七,就说自己开悟了、得一心见佛了!

  其实你见到什么佛?做梦颠倒妄想!真正到了见佛、一心不乱的时候,那你二、六时中一切都是吉祥、自在、安乐。如果你还有烦恼、颠倒、情绪不定,这样你见到什么佛?是见魔啊!那是魔变的佛,不是真佛。这地方注意啊,如果你真实见到佛,身心决定安然自在;如果是见到魔所变的佛,心中就有恐怖、不安然、不自在。

  有个照妖宝镜告诉诸位!你说见到了佛,这时候你自己反问反问,是否心静加止水?是否八风吹不动?是否人家说你好,你不会笑?人家骂你,你不会哭?否则还是个彻头彻尾的凡夫。真正见佛的人八风吹不动,所谓人风是指: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如果这事做不到!千万不要说你见到佛,骗人的!又骗自己。

  当然你能至诚念佛,念到一心不乱!那决定见真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哪里不能见佛?「心即佛,佛即心」,见佛即见我们自己的心,见佛还有什么难?本来我们的心是清净的,只因妄想颠倒,被酒色财气、七情六欲一时迷昏了,像处於黑暗牢中,哪能见到日光?一定要除去五欲之牢才能见到光明。

  其实不但没有修证不能说有修证,即使证得了什么也不要炫耀。佛弟子修行有所得,那是应该有的果报嘛!不值得怎么骄傲炫耀的。你真正的得到,如果对方是真修行人、自己人,当然彼此谈谈、互相砌磋,这样是可以说说的。

  在这事相上要开点智慧;不要自己随便乱说,犯了大妄语。打妄语的人,本身都有问题,不是好高骛远,就是贪名图利。还有邪师、外道说他是什么佛来转世的,胆子就这样大。一个凡夫就敢说自已是佛,这等於古代一个小平民,说他自己是大皇帝,那不被杀头才怪,一个出家人,一点修行也没有,就说已经证了阿罗汉果,大话敢说,不下地狱受拔牙割舌之苦才怪。

  二、真假知识善明辨

  世间上忠忠实实的老实人,学了佛后更加是一个忠忠实实的好佛教徒;虽是好佛教徒,如果没有智慧,更没有经验,听到人家一说:「我已经得到不净观、证了初果、二果、三果了。」你就把对方当圣人来磕头礼拜、恭敬供养,对方是骗你的哦!他不是真工有功夫的圣人,是彻头彻尾说大话骗人的。他骗你,你还恭敬供养他,他固然要遭地狱之报,你也决定会倒楣。

  有智慧的人明白佛学的教理,他知道:哦!你证了初果、得了不净观吗?那我倒要试验试验、印证印证!你说得了不净观,那就应该清清净净的,如同莲花一样在污泥而不染。那如果单独男女二人在私室里,你能禁得起考验吗?像虚云老和尚,被家人逼著和二姊妹结婚,洞房花烛夜,虽有夫妇之名,却没夫妇之事哦!不但不染!还度她们舍情修净,最后度她们出家,这算正是火中之莲花。你禁不起考验,说你得到不净观,不可能的。

  如果证了初果须陀洹,那就有了道共戒,不杀生的戒功德成就,都不会再伤生了。不仅走路不会伤害虫蚁,就算脚步踏到虫蚁都不会伤它的命,即使做农夫耕耘时,锄头锄下去!虫蚁自然离开一寸。在杀盗YIN妄这些地方能通得过,那当然他是圣人,否则何止差一大截?差十万八千里啊!

  学佛的人决定要有正知见!不要被这些骗了,动不动就说哪个有神通,要去拜他做师父。不要看某某人,外表像个修行人就完全相信他。他说你前生是什么,拿什么来证明呢?那你也可以说他前辈子是什么啊!能知道人家前世是什么,就已经得到六通中的宿命通,没有得六通就没有宿命通,又怎能知道人家前世是什么?见思烦恼断了、贪嗔痴没有了,那才能得六通;你还未得阿罗汉果,怎么会得六通?要想得六通,要好好修道断贪嗔痴,这才是正知见。内心彻头彻尾都是贪嗔痴就说有神通,岂不是骗人?

  其实真正一个老老实实、循规蹈矩的善知识,即使有神通也不显;佛陀在世时,也不许弟子随便显神通的。正信佛教徒千万不要听人胡说乱说;把这大好的佛法破坏了。佛法不强调要有什么神通,佛法是叫人要守戒、要有道德、戒行庄严,这才是真正的神通。我们是以道德良心、出世学问来度化人,你以邪法度人,那是不是人家不会下地狱,你要度他去?

  在一般居士想:怎么出家人还会打妄语?你以为出家人就是菩萨了吗?这要看他的本质是如何。如果真正是个善男子、善女人;是真儒、正人君子,这样来出家,当然不但没有大毛病,连小毛病也没有。佛法是个大家庭,大慈悲嘛!什么人都摄受。可是有的人本质有问题,虽然出了家,习气一时还除不了,照说这种人是不能出家的。所以学佛人人可学,出家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出家是要做个担负如来家业的法王子,一定要正知正见、业障轻微的人,业障重的人学不好,业力不可思议嘛!以前出家都要考试,至少要懂得一部经论,戒律要能守才能受戒。到了未法,考试等种种规则没有了,难免就龙蛇混杂。

  你们大心居士信佛法,要亲近真正的善知识,保持道念,免得走错路入了外道,一失足成千古恨。在世间做事要带眼镜识人,学道也要有正知见,否则真佛法你反而看不惯,以为不近人情。佛法是超人情,与你生死、业障相反嘛,好像前面讲的戒杀;谁不想大鱼大肉的吃呢?要叫他吃素;他就接受不了。所以学佛的人要识宝、要有智慧。好的出家人你当然要恭敬,不好的敬而远之就好了。也不要得罪哦!世间说!「宁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君子有大人心量嘛!小人你无意看看他,他都会嫌你多看一眼找你麻烦。娑婆世界就这样苦,这不是极乐世界,不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哦!

  听了这些话不要又发生副作用了:「哦!这样讲起来,我本来倒是想出家的,可是不是这种根性,不能出了。」要知道,「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想做大丈夫,不好的习气除掉就好了嘛!就算你是个大恶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啊!成佛有什么难的?

  我说「男儿」当自强,那女人就不用自强吗?不是!女中的丈夫也是真男儿啊!佛性平等哦,没有男没有女,当然女人在业报、感情上是差一点,但你道心发强一点,就能消除障碍,那修行起来也不输男人哦!要好好发大心,佛法总是叫人发大心做大事,利益无量人,成就自己的圆满福慧。

  三、真语实语有方便

  人在世间叫他不说假话好像不可能的,连母子、父女、夫妇之间,很多事情也不说实话,人间就是这样子。对其他人更是一天到晚打妄语,你骗我、我骗你,这就是生死的凡夫。现在我们要想了生死,决定要说真实语。否则常说妄语,就算你有时说了真话,人家也不相信。比如你掉到水里喊叫:「快来救我啊!我掉到水里了。」人家讲:「不要理他,那个人又在骗人了。」讲话要真实,乃至说笑话都不要打妄语,所以说:「君子不戏言」。佛弟子一定要学如来;说真语、实语、如语。如语就是如实之语,依事而说,依理而说。说话不要违反事理,违反了就是说假话。

  「两舌」也是千万要不得的。像有一种人,在甲面前说乙的不好,在乙面前又说甲的不好,说话时总是挑拨离间,好像看到两人好,他心里怪难过的,看到人家争打斗闹,他就在背后高兴著。就有这样下流的人。

  「恶口」就是骂人。世间有句话。「一语伤人,如刀刺心」,恶口如刀如斧一般地伤人,而其所遭的果报也不会安乐自在。还有「绮语」,是指说男女之间风流事、打情骂俏、风花雪月的俏皮话,使人听了失去正念。下流社会的人,口中所讲的常是YIN词绮语,孔老夫子也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所以一个正人君子是不会随便乱说话的,君子之口,除道德仁义而不言。尤其我们学道之人,一定要远离这些口过;除了佛法,其他话不说,说废话费时又伤气。要说就说好话,好话之中最好的话莫如念佛,何不歇下放逸,多念佛啊!

  佛弟子云,妄语是不可以,那真实语就可以说了吗?照理说,真实语当然可以说,但在某个时候,真实话也不可以说,要说方便语。什么是方便语?比方甲乙两个人心里各怀鬼胎,互相妒嫉、互相猜测,他们之间有是非产生了,甲来问你:「乙是不是讲我坏话?是不是为我?」你不能说:「乙确实是在我面前说你不好,在骂你。」你虽是讲真实话,但这样不是使他们二人的仇恨更深吗?

  所以这时要说方便语,话虽然不真实,但说了令两人解冤解仇。你应该说:「他并没说你不好,还赞叹你如何如何呢!他说某一件事情有点对不起你,觉得很惭愧!如果你心量大时他想向你忏悔。」你在乙面前!也是这样讲甲,那决定能使他们和好。所谓「会说话的两头瞒,不会说话的两头传」。不过世间就有那恶业障的众生,尽会拨弄是非,不会代人传好话,是非话他最欢喜义务传达!

  人哪!什么人都有,各有怪性。好像有人在你而前无端无故的说某人不好,确实说得有所偏。如果你心直、有勇气也有正义感,那当面就可以纠正他那无中生有的事,告诉他事情不是这样,人家不是这样的心;甚至教训他都可以。或者你胆量小、不敢说正义话,那不说也好;不过千万不要听了不服气;又向当事人传是非,那是不好的行为,应当改正。

  四、善巧方便度众生

  我们释迦世尊为了度众生有时也说方便语。经上有个比喻:有位长者,他的儿女不听话、好吃懒惰、不听教导,向坏的方面发展。长者就想了一个方法,告诉家中的儿女:「我不久要出远门,去收人家欠我们的钱,你们乖乖地待在家里。如果身体不好!我这里有药,对强身医病都好。把药放在这里,你们有病就吃,我到外面收好帐就回来。」这长者也告诉兄女:「我在田里埋了好多金子,但已记不清楚埋在那里。你们没有生活费的时候,去翻田把金子找出来,就可解决生活问题。」交待完,长者就出去了。

  去了两个多月都没回来,他特别请人告诉他的儿女:「你们的爸爸已经死了。你们要想做人、想生活就好好地自已发奋图强。」儿女们一听到爸爸死了,没有爸爸可依靠,想想以后惨了,看看自己身上又有病,更是苦恼:这时才想起不必找医生看!爸爸已经做好了药放在家里。他们把这良药吃下,就将病治好了。

  儿女们的病是医好了,可是要吃饭没钱买米,这时又想起父亲曾交代田里埋有金子,他们就拿着锄头各处找,可是把田都翻遍了,一个金子、一个银子也没找到。但想想:这田都翻过了,既然金子找不著,我们还是种田吧,他们这时候当然很理智,因为父亲不在了。春天播种,到了秋天收成,有谷子就有米,生活就解决了。其实翻土种谷,这就是金子啊!

  这比喻应用在佛法上怎么说呢?佛陀本来是百岁才入涅槃的,当时人寿是一百岁,可是他八十岁就提早入灭,这就是为了教化不听话的恶业障弟子。另一种意义,是留福给我们末代的子孙,使我们修行时不缺道粮。佛陀看弟子这么不精进,他想:如果我久住於世,弟子总认为有我可依靠,再也没有向上精进的心。所以佛就方便向弟子说他要入涅槃了。佛陀这是不是在说假话呢?不是,这是方便语,为度众生所用的善巧方法。

  众生有病,什么病?贪嗔痴的病。佛陀有戒、定、慧的药,我们能勤修戒定慧,就可息灭贪嗔痴。三毒疾病治好了,没福怎么办?那就要修福。佛陀叫我们要修四摄、六度、舍已为人、普利一切众生。大家都有心病,又没有福报,要好好的把心病治好,发菩提心、行六度万行的菩萨道,增进自己的福慧。各位啊!听闻佛法要照所教导的来做,否则佛法的利益怎能得到?修行怕苦;你不修不是更苦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