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祈求世界和平,避免亿人死亡的核战


   日期:2019/10/21 14: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主讲:老法师(悟行法师代读)

  时间:二〇一九年十月六日

  地点: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尊敬的诸位大使、诸位法师、诸位嘉宾、诸位大德、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今天是三时系念法会举办的日子,是庄严的时刻。在此我代表净空之友社,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活动给予的肯定和支持。

  三时系念,是佛陀教育中非常玄妙深刻的艺术与教学活动,其中蕴含着佛陀无尽的慈悲与智慧。法本里告诉我们,迷失只是相续的幻相,只要我们再没有怀疑、再没有分别、再没有执着,什么都放下,一条路一直走去,生死轮转、一切苦痛,就会立刻消散。参加法会的大众若能真诚发心、真修真干,系念弥陀,心同阿弥陀佛,愿同阿弥陀佛,行同阿弥陀佛,也定能帮助化解「尘劳纷扰」,成就济世的大节。

  如今世乱纷纷,因何而起?如何帮助天下和平,恢复寰宇清宁?

  一、息兵止戈善中之善

  露气寒凝,寒冬不远。古代,冬天对于北方的农耕民族,不仅意味着寒冷,还预示着没有粮食、被掠夺、甚至是残酷的战争。所以,深秋是沉淀、反思的季节。最近有一条新闻,美国一所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了一段「模拟世界上两个核大国,爆发核战争」的影片——起初只是两国常规战争,不到半日演变成全面核战。专家估计,核战爆发五个小时内,死伤人数近亿;其中多数人会在四十五分钟内死亡。

  这让我们想起,二战期间,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因纳粹的迫害,离开德国到美国定居;还有一些顶尖的德国科学家,用生命坚守心中神圣的和平,想尽办法,避免战争狂魔得到原子弹制造的核心技术。如果当时纳粹抢先制造出原子弹,人类会面临史无前例的核灾难!曾被美国称为「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面对核爆炸对日本广岛和长崎造成的巨大危害,引用了印度古诗表达慨叹:如果一千个太阳在空中一起放光,人类就会灭亡;我似乎成为死神,成为世界万物的毁灭者。在以后的岁月里,奥本海默成为了反对核武器运动的积极倡导者。

  我和教科文组织的大使们接触,共同感到:冲突和战争,是人类最野蛮的疯狂,也是最致命的伤害。净空之友社的建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望我们能够帮助化解战争、化解对立,用宗教的方法。我们努力为此贡献一份力量。古人遇到灾难,用教育、教学,灾难就能化解。为什么呢?事实上,一切所谓的灾难都是人祸;把人教好了,世界就太平了。

  二、传统圣贤教育对现代的启示

  (一)什么是教育

  教育到底是什么?从汉字的意义上看——教育的「教」,它的甲骨文最右边是一个表示手的符号,手上拿着一样东西,可以理解为教鞭、戒尺;左边上部是「爻」,表示两组交错的算筹,下部是「子」,表示小孩子。组合起来表示:老师遵循万物运行的法则规律全天授业,学生全身心以身作则,启蒙学生处理天地万物之间复杂的关系,学生「学而时习之」,实践并传承祖先的智慧。

  教育的「育」,它的甲骨文左边是个「女」字(也有写作「母」字),右下方是个倒着的「子」字,表示胎儿头向下。育,本意是养子使作善也。孩童就像花草,养之则繁盛;也指按照开显灵性的方向,长期的、系统的、亲力亲为的教导和训练,培养他成为自爱爱他的圣贤人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真正的教育不能脱离伦理道德因果的学习和实践,不能脱离前人和后人的学习与继承;它是从父母师长,到孩子学生,上行下效的传承;它是爱的传递,也是宝贵的奉献。教育不是追求功名利禄,它是人类生物性的繁衍生息,是人类社会性即智慧经验的传播,是法尔如是最自然、最纯净、最神圣的事情。

  (二)、谦卑和敬畏是阻挡灾难的「超级堤坝」

  有人说,孩童是大人的镜子、也是大人的老师。没错!婴儿、幼童,所受的染浊少,他们的身上较多的保存了人类最宝贵的天性。成年人的妄想分别执着比较多,很多时候要从婴童身上反观自身,让自己的思想言行像婴儿一样纯真,保有一颗赤子之心。所以,「教」字甲骨文的那把教鞭、戒尺,不但是师长前辈要求学生的,也是大人自己先要做到的。那把戒尺,代表了谦卑和敬畏,这两种美德也是人去恶向善的关键。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灾难性风险管理中心共同创始人之一罗伯特·毕教授的专业与众不同:他研究灾难。罗伯特教授对全球五十多年来的六百多起大事故(灾祸)进行分析和研究,各国政府和大型公司经常向他咨询。

  在《发现》杂志对他的专访中,罗伯特教授以发生在一九八八年,摧毁了西方石油公司设在北海的一座钻井平台的大爆炸事故为例,告诉记者:事故的原因在于,该公司文化败坏,为了盈利不顾安全。他说,技术失误不是灾难的主要成因,人和机构的失误——不严谨的安全流程、企业里的等级结构、相互冲突的个人意志,或者仅仅是懒惰——才是头号元凶。罗伯特教授还表示,「在灾难来袭之前,往往会得到充分的警示,但我们经常无视它们,等到事后才追悔莫及。因为人的注意力太涣散了,能够安心坐在房间里独立思考的人,已经很少了」。

  怎样避免害死人的「自大、傲慢和涣散」呢?儒家经典《礼记·大学》说,「在明明德」。在我们意念最初妄动时,当下就能觉悟,觉悟了就是光明而不昏昧,若能反省与修持,我们的德就不昏昧,谓之明德。「明德」就是光明的性德(本性),明德一纲有四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是本性最初一动;致知乃一动就能觉悟;觉悟而显现本性光明、不被障蔽,谓之诚意,所以明则诚也。在性体光明显现之后,又必须经常地反省修持,不使失去正当的本位,就是正心。

  此处的德能是纯善的,不是上等智慧的人,自己不会知道。所以孔夫子再进一步讲到仁,讲究的是「依于仁」。依,是依靠、是原因;有因必有果。所以,遇到灾祸,人心肯向仁向善、谦卑敬畏,福气反而会依靠它生起,也就转祸为福了。命运是在每一个起心动念中创造的。

  (三)、残酷行为的起源是缺乏「共情和养育」

  现代科学的研究表明,那些连环杀手、战争狂人等等有着残酷行为的人,他们大脑中的「共情回路」异常;也就是他们很难体会他人的感受,缺乏同理心、同情心。长年的追踪发现,这些人早年的负面经历,比如受虐待、冷落、欺凌、不但影响了他们某些脑区的发育,还会导致较强烈的、甚至反人类的攻击性。

  我过去常常讲,婴儿从出生到三岁,父母的责任最重。要细心的守护他,一切不好的不能让他听到、看到、感受到。生命之初的那几年,父母给予他的爱,比金子还珍贵;父母双方都有责任给孩子制造心灵的净土——这就是教育的「育」,用纯净纯善的爱,养育培育孩子幼小的心灵,让他健康成长。用仁爱之心浇灌长大的孩子,也会用仁爱回报世界。儒家讲仁爱,仁是不害生灵,且给生灵安乐,而且不讲究报酬、是无私的。

  三、互惠利他的思想普遍存在于各族群

  过去一些绝对「理性」的经济学都以为,人是「理性」的、自我保护的,不愿与人共享利益的。现在的实验经济学,经过大量研究发现,人也是非常在乎他人感受的;别人的痛苦和不幸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比如,实验显示,如果让自己的收入减少百分之一,而他人的收入可以因此而提高并获得快乐,很多人是愿意做出这种选择的。甚至,让两个不认识的人,决定如何分配一定比例的钱财;经过千百次的实验,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跟人分享,甚至平等分享这笔财富。于是,实验经济学家进一步在不同国家、不同族群、不同信仰的人之间,进行这种实验;结果发现,原来互惠利他、相互帮助的思想行为,在各个族群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看到这些研究资料,我们就更加坚信老祖宗说的:「故圣人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圣人之所以对治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惧」七情,「修十义」是五伦十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君仁臣忠,朋友守信义。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要崇尚辞让,讲究的是礼让、礼节,不要彼此之间互相的争夺,要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教育是爱,宗教教育是神圣的爱。信仰上帝的人,应该把上帝的爱放在自己心上,代替上帝去爱世人;学佛、学儒、学道,学习一切宗教的人亦如是;从自身做起,以修身为根本,并由此发展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即「行仁」的神圣事业。

  让我们齐心协力,坚定信心,即便在至暗的时刻,也要勇敢的在黑暗中投下一束神圣之光。我相信,美德一旦出生,恶魔就会落荒而逃。到那时,冬雪和黑暗终将消失,春雷和黎明定会到来。

  最后,祝福此次法会圆满成就!祝福与会的诸位法师、嘉宾、同修们六时吉祥、光寿无量!祈愿世界各宗教皆能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祈愿世界永久安定和平、盛世大同!谢谢诸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念佛)(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念佛)  

 智谕法师:性缘问题之申论 三、与念佛的关系 

 法宣法师:念佛三昧宝王论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宝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话浅译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净土法门丛谈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随净土机施念佛号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人生为何要念佛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