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关于发愿,这些愿切勿再发,耗福严重!


   日期:2019/10/18 19: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佛教之中,有这么一首偈子“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我今发愿愿往生,唯愿慈悲哀摄受。”这首偈子来源何处呢?亦是来源于佛教的《发愿文》中。在学修路上,我们通过阅藏或是听闻祖师大德的开示之中悉能得知,发愿是学修之人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其想要证悟成佛,想要离苦得乐,想要开无上智慧,其发愿之事就不能不行。但发愿是什么都能愿都可以发吗?其并非?这些愿切勿去发,耗福严重!

  一、自利之愿!

  在学佛路上,我们时常能够听闻到“自利利他,自度度他,自觉觉他”等话语。那么这些话什么意思呢?这些话语皆是告诉我们,在抱怨他人,埋怨他人之时是否已自观,自己是否已经做到?这就好比,我们在学修路上,在指、点他人之时,自己是否已经做到。

  大众皆知,人本自私,其自私归自私,但发愿切记,不能发自利之愿。那么什么是自利之愿呢?它就是一些对社会,对他人皆无利,其得利者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所发的愿。这就好比,学佛者皆知的回向一样,我们皆知回向十方法界,其功德无量。如回向个人其所得之福慧功德也只能自享。但回向亦不同发愿,这只是一个譬喻。

  二、恶行如意之愿!

  佛教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对于行善,布施等事可以毫无夸张的说,人人皆会行持。其行善也不仅仅是增加福报,其学佛也是通过行善、布施等方法来开发自性智慧与学佛必不可少的慈悲之心。

  在学修路上,我们发愿亦是需以善发愿,而非以恶发愿。如发善愿,发求无上菩提之心的大愿。那么在学修路上,我们只需做到精进,那么所发之愿皆会得到诸佛菩萨摄受。但如发恶愿,它不仅仅不能得到加持,亦会因所发之恶愿,让我们福报聚减,从而烦恼加身,身心更是难以消停。

  三、强求“福报”之愿!

  佛教讲“福报”,对于福报,它亦是由个人所培植的善因,从而结成的善果,从而称之为福报。这就好比,当下有人富有,有人贫穷一样。其富贵之人除了自身的努力,亦是跟他过去世或当下世所培之福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正是因为有着培植善果之因,从而获得善果。才能在当下富贵,在当下让自身努力不会白费。

  但发愿,切记不能发强求福报之愿。恰恰相反,而是需要观照自己在当下是否培植过福报之因。如果没有种植这个善因,那么就算你发再大的求福之愿,这个善果也不会给予到你。反而会因为你的一些错乱因果之愿,耗损福报,让你离本具自有的福报越来越远。

  四、贪图享乐之愿!

  在佛教之中,耗损福报之事有哪些?其除了十恶之外,还有很多很多。在这么都耗福之事中,就有这么一条“贪图享乐”。所以,发愿切记,不能发贪图享乐之愿,而是需要发一些实事求是,自利利他之愿。

  对于贪图享乐之愿,其中就有大家最熟悉的,求财,求利、求名等等。这些愿,其皆是为了“贪”而求。但你有所贪求,其就必有执著于贪的妄想。也正是因为有这些贪着妄想,从而就会让自己一直处于耗福之中不能自拔。但当福报耗尽之时,其会得到什么?能得到的就只有烦恼和痛苦了。

  感恩阅读!分享!

  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