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为什么古人说“修行要带​三分病”?


   日期:2019/10/16 22: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如果人能长生不老,谁还会想到修行呢?学佛,就是为了解决生死大事,这是根本目的,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古德常常说:“修行要带三分病”,这是为什么呢?末学想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了解无常。

  人在没有生病的时候,会一直理直气壮地忙碌下去,忙什么?忙工作、忙赚钱、忙着吃喝玩乐。生活中无处不需要钱,人活着就得赚钱,不去赚钱,就是不务正业,赚钱就是人生的头等大事,这看起来很现实。

  但我们一直很避讳一个问题,就是生死无常,总觉得活得好好地,想那个干什么?这不是咒自己吗?往往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我们才真正认识到无常,才会把生死问题提到第一位上来。

  二,使人谦虚。

  人在健康的状况下,尤其是精力充沛,正当壮年的时候,很容易产生骄傲自大的心理。别人没有的,我都有;别人很穷,我赚钱还可以;别人卧病在床,我身体还很好;稍微取得一点成绩,就会洋洋得意,目空一切。一旦自己生病了,真正面临生死无常了,才突然发现,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跟生命相比,都不再有任何意义,看看别人都健健康康的,甚至一个乞丐,自己都羡慕不已,哪里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想不谦虚都不行了。

  三,懂得放下。

  在健康时,我们往往会忘掉生死无常,不断地向外驰求,很难静下来,观照一下自己的内心深处。

  我们要为孩子选好学校,要买房子,要买车,要让别人看得起,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拥有的越多越好。我们加班加点,熬夜工作,不惜透支身体,都只为一个美好的未来。可一生病,一进医院,才明白一切都是浮云,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这时候就什么都放下了。

  四,学会反省。

  人往往只有在面临生死无常的时候,才能真正明白人生的意义,生命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哪些有意义?哪些没有意义?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时候就会看得很清楚明白了,就容易学会反省自己的言行了 。

  五,更加精进。

  在经历过生死的考验之后,就会彻底明白生死事大,其他事小,人身难得,生死无常。趁着还有行动能力,最要紧的是什么?赶紧精进修行,了脱生死呀!否则等一口气上不来,就什么都晚了。

  所以说只有在生病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更加了解无常,才会懂得谦卑,才能学会放下,才会反省自己 ,更加精进。但一定要记住:“修行要带三分病”这句话的“三分”很重要,一分不够量,十分就完了,要恰到好处,才最利于修行。

  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       放下)(五明学佛网:修行       放下)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