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众生识心,托佛本愿功德胜力,迎接行人(二)


   日期:2019/8/29 7: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怀感大师开示:众生识心,托佛本愿功德胜力,迎接行人(二)

  这一段法语师父来念一遍,让大家对照对照,请大家看讲义第七页,第三十四段文:

  【怀感大师《释净土群疑论》云:阿弥陀佛,悲愿功德,湛然常寂,无去无来。众生识心,托佛本愿功德胜力,自心变化,有来有去,迎接行人。】

  这一段法语怀感大师讲得实在非常的奥妙。

  先大略解释大意,「阿弥陀佛,悲愿功德,湛然常寂,无去无来」,这是上半段的话,这是讲性。「众生识心,托佛本愿功德胜力,自心变化,有来有去,迎接行人」,这是下半段的话,这是讲相。讲性与讲相,只是角度的不同,性相是一体。

  阿弥陀佛悲愿功德就是,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愿功德。

  「湛然常寂」这一句话讲,阿弥陀佛的发愿修行,成就名号的诸行万善功德,但是阿弥陀佛内心如如不动,没有功德相。经常在照而常寂当中,自心经常在照而常寂。「湛然」这两个字,是形容很清澈的样子。常寂就是阿弥陀佛的心,经常安住于寂灭之中。照而常寂,也就是阿弥陀佛的内心,是经常如如不动。所谓如如不动就是,不起杂想,不起妄念,在自性寂灭涅盘妙乐当中。我们众生起心动念,哇,动得太多了,一念来一念去,光是一天一夜,就有八亿四千万的妄念。我们的妄念多不多?我们还能不念佛吗?如果我们一天佛号念十万声,也还不够我们打妄想。因为我们的妄想,一天一夜有八亿四千万,你一天念十万的佛号,以一天二十四小时来说,你一天能念佛十万声,已经是非常非常的精进。但是纵然你一天念佛十万声,妄想是八亿四千万,佛号正念多还是妄念多?妄念多。何况很多人,可能一天不是念十万声,一天可能念一百声、两百声,说不定念了十天才念十万声,甚至有的是一个月才念十万声。所以念佛要精进还是要懈怠?精进。

  阿弥陀佛的悲愿功德,湛然常寂,所以无去无来。因为佛已经成就了法身,在性体来说没有来去之相。但是在相上来说,当然就有来去之相。所以讲无去无来是在讲性体,讲阿弥陀佛有现前来迎接,也有回到西方极乐世界,来去之相,这是在相上来说。

  底下众生的识心,托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力,有来有去之相,当然是我们众生在相上有来去,阿弥陀佛在相上也有来去。众生识心就是,我们凡夫的意识心。因为我们念佛,我们念佛还是用意识心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你不是用真如心念佛,你是用意识心念佛,你是用生灭心念佛。你不是用清净心念佛,因为我们清净心没显露,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心才显露。

  所以我们众生的意识心,依托阿弥陀佛本愿功德胜力,也就是依托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讲佛本愿功德胜力,讲本愿力,讲愿力,都是一样的意思。自心的变化就是,我们凡夫自心的变化有来有去,佛在相上的佛心变化,也有来有去。所以有来迎接我们行人,回归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怀感大师这一段话就是说,从性体来说佛没有来去,从相上来说佛有来去。我们众生的往生也有来去,所以最重要的,你念佛一定要去,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所以当阿弥陀佛来了,你就一定要去知道吗?所以我们跟阿弥陀佛都有来去,阿弥陀佛来了你要去哪里?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一心的念佛,阿弥陀佛就会接引你去西方极乐世界。

  曾经有一位著名的日本武士,叫做织田信茂,他是一个了不起的武士,对佛法也有兴趣,他也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织田信茂在学习佛法的时候,无法悟道,仍然为种种烦恼所苦恼。他知道有一位禅师,叫做白隐禅师,很有道德,很有名声,因此织田信茂便去拜访他。织田信茂见了白隐禅师,就向他请益,禅师请您告诉我,地狱和极乐世界在哪里?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地狱在哪里?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白隐禅师没有马上回答,反问织田信茂:你是谁?织田信茂回答:我是一名武士。白隐禅师说:既然你是一名武士,就应该具备勇气和胆识。如果你想要探寻地狱和极乐世界,就表示你是一个懦弱的武士。织田信茂本来没有办法悟道,就已经很苦恼了,被眼前的这一位名声很高的禅师这一讲,非常的气愤。他腰间佩了一把刀,所以手就按着刀柄,对着白隐禅师很生气的说:你实在太藐视我了。虽然你很有名声,但是你如果不跟我道歉,我就杀死你。白隐禅师并不是被吓长大的,毫无畏惧,仍然继续刺激织田信茂:你就是一个懦弱的武士。这时候织田信茂非常生气,怒不可遏就抽出大刀出来,准备要杀向白隐禅师。如果是师父,我不敢触怒他。这时候白隐禅师大喝一声:且慢!这就是地狱。你仔细想一想,这时候织田信茂恍然大悟,坐下来沉思了一番,对呀!我那么生气,人家讲我两句懦弱的武士,我就气得要把他杀死,而且还是一位禅师,我实在是太不对了。所以沉思了一番之后,心情沉淀了,毕恭毕敬地对着白隐禅师行礼,真谢谢禅师您,我差一点为了我一时的气愤,而杀害了你,也害了我自己。现在我知道地狱在哪里了。这时候白隐禅师含笑着,对织田信茂说:好极了,你现在就在极乐世界的门口了。有没有道理?有道理。

  诸位菩萨,你每天念南无阿弥陀佛,你是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门口,还是到了地狱的门口?西方极乐世界的门口。

  有一个妈妈每天很认真的念佛,但是是在地狱的门口。这个妈妈每天早上起来,刷牙洗脸不做早饭早餐,给先生、给孩子吃,就很认真的去做早课,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还拿着键锤敲木鱼,叩叩叩,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她的儿子要上学校了,妈妈没有煮早餐,妈妈我要吃饭。这个妈妈听师父的开示说,念佛要专心不可以打闲岔,所以继续叩叩叩叩,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儿子要赶着去上学,妈妈不理他,妈妈我肚子饿了,您要煮早餐给我吃。妈妈这时候稍微有一点火气了,这个小子在我念佛的时候,在打扰我真不识相,管他的继续念我的佛,叩叩叩,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妈妈您到底有没有听到我讲话?您不煮早餐给我吃,您要给我钱,这个儿子讲话的态度很不客气,妈妈就把木鱼的键锤放下,你这个死孩子(闽南话),你是没有看到你老妈在念佛?这用闽南话讲才会传神,你们听不懂,我就翻译国语让你们听得懂。你这个死孩子,你没有看到你老妈在念佛吗?这样那时候这个妈妈她念佛,是在西方极乐世界的门口,还是在地狱的门口?在地狱的门口。

  从白隐禅师与织田信茂的对话,这一则故事可以让我们觉得说,我们的念佛,当然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是你如果经常在起烦恼,虽然阿弥陀佛对你的救度是无碍的,但是你烦恼如果起得很大,退了道心就不共修,不来了,在家放逸看电视,久了道心就会退。有的不到寺院道场共修,就是因为在寺院道场,因为莲友之间相处不来。一个真正念佛人,要有大众化的个性,要人人好知道吗?跟张三也要合得来,跟李四也要合得来,跟王五也要合得来,跟毛六也要合得来。有的莲友跑来跟师父讲:师父我跟某某人合不来,我一看到他就讨厌。你这一种心来念佛,那是在地狱的门口,还是在极乐世界的门口?在地狱的门口。所以要好好的反省,修行修心,口念心不行,嘴里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妳烦恼习气都不改。孩子看妳这个妈妈不会敬仰,也不会认同妳的修行。莲友看到妳也对妳退避三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众生识心,托佛本愿功德胜力,迎接行人       怀感大师)(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众生识心,托佛本愿功德胜力,迎接行人       怀感大师)  

 怀感大师:暗室厉声念佛 

 信愿法师:众生识心,托佛本愿功德胜力,迎接行人(三) 

 信愿法师:众生识心,托佛本愿功德胜力,迎接行人(一) 

 信愿法师:怀感大师开示阿弥陀佛托本愿功德胜力临终迎接凡夫 

 信愿法师:怀感大师开示阿弥陀佛托本愿功德胜力临终迎接凡夫 

 信愿法师:怀感大师开示阿弥陀佛托本愿功德胜力临终迎接凡夫 

 信愿法师:怀感大师开示命终之人,偏教念佛不教余善(三) 

 信愿法师:怀感大师开示命终之人,偏教念佛不教余善(二) 

 信愿法师:怀感大师开示命终之人,偏教念佛不教余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