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是对女性至高无上的称谓


   日期:2019/8/21 12: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中国自古以来,丈夫尊称妻子为太太,这是对女性至高无上的称谓。太太这个称谓从何而来?是从周朝开国叁位妇女而来,因为她们的名字裡都有一个太字。周文王的祖母,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妻子太姜,即泰伯、仲雍、季歷叁兄弟之母。周文王的母亲,也就是季歷的妻子太任。周文王的妻子太姒,周武王、周公的母亲。太太这个词,是由这叁位伟大的母亲引申而来。

  文武周公这样的圣君贤臣不是天生的,是后天教育出来的。周文王的祖母太姜、母亲太任、妻子太姒,是孔子心目中敬仰的圣人,她们为家庭培养孝子,为国家培养明君,为社会培养圣人,对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她们尽到了做母亲的责任,尽到了做妻子的责任,千秋万代成为家庭教育的典範,所以太太是对圣贤母亲的尊称。

  中国传统教育没有别的,就是四个字,孝亲尊师,这是对人的终身教育。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是伦理。伦理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是一个「爱」字。五伦第一伦是父子有亲,亲是亲爱,婴孩刚出生时,父母与子女那种亲爱是天性,没人教的,无条件的爱。动物也是如此,动物母亲对牠的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儿女对父母的爱,一定是在婴孩时期最明显,婴孩虽然不会说话,你看他看母亲的眼神、他的表情、他的态度,那种天真的爱,纯净的爱,非常明显。这种亲爱是本性,是性德。什么是性德?性德不是人发明的、不是人建立的,是自然的。自性裡第一德,就是爱,爱是性德。中国老祖宗发现得很早,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建立在这种亲爱的基础上,父母与子女的亲爱一生都不会改变,这是教育第一个目标;第二个目标,是把这种自性的爱发扬光大,把这种亲爱提升,扩大到与我们一切有关係的人。第二伦君臣有义,义是体现了君臣之间的亲爱,君臣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係。第叁伦夫妇有别,别是差别,夫妇二人共同组成一个家庭,每个人分担一半职责,丈夫负责家庭经济,赚钱养家;太太负责教育子女,照顾丈夫,操持家务,所谓相夫教子,最重要的使命是把孩子教好。中国古代家庭这种合理明确的分工,能保持夫妇的恩爱,能稳定家庭的结构。第四伦长幼有序,所谓兄友弟恭;第五伦朋友有信,对人有诚信,守信用,这是把亲爱扩展到兄弟之间、朋友之间。

  五伦是讲关係,我们生到这个人世间,人与人是什么关係?父子关係、夫妇关係、君臣关係、长幼关係、朋友关係,不出这五大类,这五大类把我们的关係说尽了,全都包括在裡面。伦理的教育,就是这五个纲领,如果人人都懂得,都能做到、落实,这个世界绝对没有衝突。做人的德行,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孝悌忠信、仁爱和平,全是从父子有亲这个亲爱裡衍生出来的,所以五常是爱,四维八德都是爱。父子有亲这种亲爱,是一切爱心、善意的塬点。所以,中国传统教育是爱的教育,是把这种天伦之爱、自性之爱永远保持而不丧失,爱父母、爱祖父母、爱兄弟、爱家族,再扩大爱邻里、爱社会、爱国家、爱民族、爱世人。《弟子规》说的,「凡是人,皆须爱」,就是父子有亲那个亲爱发扬光大。佛法裡面範围就更大,把这个塬点扩展到遍法界虚空界。人学会爱人就不会害人,这个人就是圣贤君子,这个社会就安定和谐,这种教育多么重要!

  这种教育从哪裡开始?从胎教开始。五千年前中国人就懂得胎教,这在世界上是很稀有的,所以中国人最懂教育。教育从母亲怀孕的时候开始,眼不看恶色,耳不听YIN声,口不出傲言,母亲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德行。为什么?她的喜怒哀乐会产生不同的生理激素,会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小孩出生之后,谁最先教他?母亲。母亲不离开婴儿,婴儿离不开母亲,这种母子间的亲情是人类的天性,所谓母子连心。尤其是叁岁之前的小孩,不能离开母亲的怀抱,不能离开母亲的视线,母亲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母亲的言行举止应当合乎规矩。规矩是什么?是《弟子规》,《弟子规》是中国家教的集大成。《弟子规》不仅用来教导、规範小孩子,更需要母亲、父亲身体力行给孩子做出表率。我们看到婴儿出生后,他会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倾听,这就是在学习。等他到叁岁时,已经学了一千天。这一千天的时间不算长,但是作用非常大,根深蒂固,是真正的扎根教育,如果这一千天把德行的根扎好了,一生都不会动摇。也就是说,不要轻看叁岁之前的孩子,其实他很懂事,他有辨别是非、邪正、善恶的能力。古谚云:「叁岁看八十」,这句话很有道理,叁岁之前的教育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因此教育必须从胎教开始,这是人生成败得失的起点。

  现在的小孩是谁在扎根?电视和网络在扎根。电视网络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们的生活和人们的思惟。现在电视网络裡都是什么?离不开色欲暴力、杀盗YIN妄、恩怨情仇。这些负面的东西,孩子们看在眼裡,记在心上,他全学会了。因此,电视网络在给人们生活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一旦失去道德的制约,必将对社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危害,成为人类的梦魇,它确实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电视网络的特点是传播速度特别快,受众面特别广,信息量特别大,因此电视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和作用绝对不容低估。近年来,校园暴力犯罪低龄化,以及自残自杀是节节攀升,与网络密切相关。许多青少年陷于网瘾不能自拔,心灵受到摧残毒害,甚至为了筹集网资,发展到杀人、抢劫、奸YIN、绑票的地步。这些社会负效应的产生,电视网络等媒体难辞其咎。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个新名词,孩子十四岁左右被称为「叛逆期」,这个词在中国古籍裡查不到,没有这个词。父母辛辛苦苦抚育儿女,到头来却一个个成为父母的仇敌,哪有这种道理?这说明世道的确是变了,是在朝着不好的方向变化。过去中国人非常注重培养孝子贤孙,能涵养道德,成就圣贤,光宗耀祖,所以从小就对孩子进行忠孝仁义的德行教育,他们知道德行教育关係到个人、家庭、宗族的兴衰,关係到国家的兴亡;一旦教育失败,人就会沦落到禽兽不如的境地,还会给家庭、给社会酿成大祸,后果非常严重,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

  教育小孩,关键是在婴儿时期。中国古谚云:「教儿婴孩」,如果等到叁、四岁后再教就来不及了,他已经学坏了。现在人们常说小孩难教、真难教!为什么?该教的时候疏忽了,失去了最佳时机。所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他叁岁时已经学坏了,天天看电视,他所接触的东西善的太少,恶的太多,于是他就善恶颠倒了,以恶为能,自私自利,你再想把他的观念重新改变,可难了,可费事了,这就叫教育失败。现在这种情形普遍到全世界,果报是什么?果报就是今天整个人类所面临的灾难。一切天灾人祸,你要问是什么塬因?全是教育出了问题,东方人疏忽了圣贤教育,西方人疏忽了宗教教育。如果我们今天能省悟过来,亡羊补牢还来得及,不过难度会超过歷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而且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我们要认真努力的去做,从哪裡做起?从我做起,从我家做起,以点带面,影响周边。要使这个影响自然扩大,从一个家庭扩大到一个县、一个市、一个省,乃至整个国家、整个世界。

  我们希望媒体朋友们要多报导,通过媒体让全世界知道,知道什么?知道母教、家教的重要性,知道圣贤教育的重要性;知道这两者相辅相成,关係到个人的成就、家庭的兴旺、社会的安定、世界的和平;知道它对稳定社会有不可思议的力量。我们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来扩大圣贤教育的理念,弘扬伦理、道德、因果教育,拯救世道人心。心好一切都好,这样世界就有救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女性)(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女性)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