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二十二章)03


   日期:2019/8/12 10: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二十二章张口辟洞庭03

  ‘于心外取法’,不要随便骂人家外道。以佛的眼光看,声闻、缘觉、四禅八定、四果罗汉都还是外道。心外求法,没有回转来,不知这一切威力、智慧功能,都是一心所造。因此,一般修行的人‘以生灭为因,以生灭为果。’凡夫眼睛看到所谓有因果是生灭法,不识因果的体,只看到因果的用。

  譬如大家常用的比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世间法的现象,生灭的因果。瓜种下去之后慢慢成长,最后又结成一个瓜,当种子种下去,到后来结成瓜时,那种子的功能,亦即现象、作用早就空掉,前因已经过去,只看到新结的瓜的后果。而且新结的瓜中有种子,已经产生另一个前因在其中,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同时,这个因果现象是生灭的因果。我们这么一反省,晓得平常了解的因果是生灭的因果,不生不灭的是‘非因果、非因缘、非自然性’,此所以佛法的道理既高深又简易。

  凡夫以生灭为因,以生灭为果,譬如念佛,一天念十万遍,一个月念三百万遍,不得了,功德积在那里好像做生意赚钱一样,这是以生灭心来计算生灭法。又如打坐,一天坐天次,比别人多加中午一次,坐在那里以生灭心修,一下观肚脐,一下搞这里弄那里,不打坐当然没有,以生灭心修行。以生灭的因,所得是生灭的果,有生就有灭有灭就有生。佛法以无生为因,所得为无生之果,没有在正念、正心、正道的因地上下手,搞得全是错误的路子,所以说一切众生‘以生灭为因,以生灭为果’。

  永明寿禅师说,本来众生为了跳出生死而修行,然而不学佛修道还好,一学佛修道‘重增生死’,跳不出生死。换句话说,自性本来无生灭、无生也无死,用不著去了它,因为我们提了一个观念要去了生死,因此‘重增生死’。

  诸佛菩萨‘为是等故’,为众生有这样多的错误而起大悲心。所有佛的讲经说法、八万四千法门为了什么?为了‘拔其妄苦,以生死是众苦之本’。拔去众生根本妄想、生灭妄生的痛苦。众生本来没有痛苦,都是自寻烦恼,自寻烦恼的根拔除,是诸佛菩萨教化的用心。

  百年刹那间

  虽年百岁,犹若刹那,如东逝之长波,似西垂之残照,击石之星火,骤隙之迅驹,风里之微灯。草头之悬露。临崖之朽树,烁目之电光。

  永明寿禅师的才气横溢,文采风流,一写文章,好像控制不住笔下才情,文字光芒四射,真是美极了!都形容尽了,他为段提出生死的问题,生死是一切众生痛苦的根本,生死乃众苦之本,所以说‘死生之事大矣!’生死是个大问题,人活著固然苦,如果叫你忘了痛,否则下一分钟就要死,你一定马上忘,因为最大的痛苦就是死,死的问题太恐怖。人虽有百年寿命,回头一看,刹那之间过去,我加一句,要‘回头一看’。我经常体会到,现在老了,回头一看当年,好像俱在目前,向前面一看,自己还觉得前途无量呢!老年人不要有心灵空虚、前途有限的心境,这种心境受衰老之威胁,很要命,算不定活它三千年,要有这个志气,心里不受威胁,就算明天要死,你当还有一万年,多舒服,虽然不是生死,这也是唯心所造。

  我经常跟年轻人一起跑步、做事,逗他们说,自己老了拿不动了,实际上我的心里没有这个观念,要拿就拿,我从来没有年老与年轻的观念,年轻不觉得年轻,老也不必觉得老。这些劝告的话,我称之为劝世文,年轻人应该听,老年人可以不必听。虽百年犹若刹那,滚滚长江东逝水。‘似西垂之残照’,太阳下山,一下子就天黑了。接下来都是形容的文辞,不需再解释。

  若不遇正法广大修行,则万劫沉沦,虚生浪死。

  这是警告之语。他说我们学佛法一定要求得真正的菩提正法。得了正法之后,还要‘广大修行’,这个很严重。据我个人经验发现,大多数学宗教、学佛的人,心境变得不广大。搞上这玩意儿,心如浅洼小地,是要命的!学佛修行是发广大心,换句话说,慈悲就是爱一切众生,虽然做不到,心向往之,才是广大的修行;一切难行能行,虽然做不到,心向往之,才是广大的修行;一切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是菩萨道。

  不过,据我所接触的经验,一搞这玩意,变得‘狭小修行’,而且有一个最大的毛病,一搞修行,看别人都不对,因为别人不修行,就觉得不对,这非广大修行,千万要注意!尤其中国人喜欢念观音,观音菩萨是‘大慈大悲广大灵感’,要注意‘广大’二字,心量胸襟不广大,不能发大心,不是学佛的正路。这话不是我说的,现在手边就有‘若不遇正法广大修行,则万劫沉沦,虚生浪死。’跳不出生死。

  得了正法,没有广大修行都不行,况且我们还未得正法!假定有人得了正法,就像具备竞选美国总统的资格条件,然而你的‘功德’不圆满,声望不够,对社会没有贡献、功劳,别人不知道你,就不是广大修行。福德与智慧必须双重圆满,福德由广大修行来,尤其青年同学学佛的特别注意!广大修行几年来没有人做到,更可怕的是越来越狭小,这是我深深感觉到的,今天特别提出来,希望诸位与我共同勉励。不向广大心的道上走,那不是修行,要想跳出生死,是不可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南怀瑾       宗镜录)(五明学佛网:南怀瑾       宗镜录)  

 南怀瑾居士:驳《楞严》伪造说 

 南怀瑾居士:开悟的十个标准 

 王雷泉教授: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 

 王雷泉教授:《宗镜录》提要 

 杨维中教授:以《宗镜录》为例论永明延寿对唯识思想的摄取 

 杨笑天教授:举一心为宗 照万法如镜——《宗镜录》“标宗章 

 韩廷杰教授:《宗镜录》与唯识三境 

 刘元春教授:延寿《宗镜录·标宗章》读解 

 肖永明居士:唯心与唯识关系论辩—— 从《宗镜录》说起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四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三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