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太虚大师:中国人的这八种通病,可以用佛法来改变


   日期:2019/7/20 9: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null

  以下内容,为太虚大师开示:

  中国的佛教文化传承近两千年,许多古德贤师的智慧结晶为后人牟福甚多,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学宝库。就如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太虚大师。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文宝财富。

  太虚大师曾在文中说道:“佛如一个大医生,能善知一切的方药,遍医一切的病症;又如一个医剂师,能采集一切的药材,配成一切的药品。佛法如一部大医书,种种的病理医方无不载明。又如一爿大药铺,种种的药材药品无不备蓄。”把佛法的大意说的如尽善美,并一针见血。

  就如佛陀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对治众生的八万四千烦恼。太虚大师曾这样讲述中国人的八种通病都靠佛法来改变人生,以此警言来告后人。

  那是哪八种通病呢?本文大茶经就来简易的分享太虚大师所言的中国人的八种通病。

  第一种大病:乃在混沌。

  “混沌”意思如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简单的说就是人人对佛法不识,佛家讲正信,以信为第一义,但许多人以为佛法就是迷信,也有人以迷信的思想。就如佛家的“缘起”,又有多少人认知,只有这些年来佛家的革新思想,网络的传播,科学医学的证明,才逐步的让更多人认识。

  第二种通病:乃在侥幸。

  此由根本的心理混沌恍惚之故,不究其所以然之本因,但著其当然之结果,迷为自然,昧由天命,于是只问运气之如何,不论行业之如何,常乘机取巧以贪便宜,祈福禳祸以工趋避,但冀不为而得、不作而获,以图一旦之侥幸。

  很多人种种无明的烦恼,总有混沌的心理。不懂得去实践,而习惯以运气来概述蒙蔽自己,以图侥幸的心理。对治此病,如果懂得“缘起”,懂得因果,就能破除种种无明,就不会总有侥幸的心理,就会懂得一份收获一份耕耘。

  第三种通病:乃在懒惰。

  既专望侥幸而获,则懒惰乃势所必至,种种取名弋利之法殆无一实事求是、精益求精者。诸业废弛,百工枯窳,惟以坐享游食、端拱无事为高贵,皆懒惰之征也。现今世界诸国民,无有能及中国人之懒惰者。欲对治此病,则须修佛法之精进行,然若能确知正因果之理,当不期然而自能精进矣。

  心理学家认为,人人都有懒得的心理,只是有的人有目标,懂得精进求实,而有所获。如果想对治懒得,如果有人懂得佛法,对佛法有精进之修,懂得因果之理,时间长了自然就能对治。

  第四种通病:乃在怯懦。

  懒惰沿习,不惟于德能无所增进,必将损其本能本德而怯懦成性,亦属势所必至。欲对治此病,须修佛法之勇猛行,但若能精进勤行,则怯懦之习不难自除矣。

  因为懒得的习性,本性之中就会有胆怯的心,怯懦之心。如果能够精进勤修佛法,对于怯懦之心理必能根治。

  第五种通病:乃在顽傲。

  由混沌、侥幸、懒惰而至于怯懦成性,纵有胜善,亦不能勤勇求益、改造创作,则势必至于顽劣弇陋,而对于其余之优越者强以色厉内荏之虚骄傲气临之,此皆中国人之老病根。佛法来中国数千年所以不能沾实益者,亦由乎此。当修佛法之惭愧行以对治之,但混沌、侥幸、懒惰、怯懦之病去,则此顽傲之病亦自除矣。

  很多人由于混沌、侥幸、懒惰而至于怯懦成性,所以些许人对比有了一点成绩,就傲气满满。没有时时忏悔当下,没有惭愧心,就容易傲气凛然,没有时时观照自己。如果修持精进修持佛法,就可以把这种傲气并除。

  第六种通病:乃在昏乱。

  人人总是在遇到困惑难题的时候,就开始昏头转向,殊不知所有一切都是自己的混沌、侥幸、懒惰而至于怯懦或顽傲成性。

  欲去此病,当医之以佛法之慧定,由昏而乱,亦须由慧而定,必须以大慧照破一切环境而不为摇惑,乃能泰然安定、择善而行,成真正之进化,而治本之法仍从破除混沌心理做起也。

  佛法有“戒定慧”三学为解脱之道,如果能勤修精进佛法,只有定慧所能对治,只有大智慧的人破除一切无明,生有智慧,并能安定。

  第七种通病:乃在厌倦。

  此由昏眩中乱碰、乱撞、乱取、乱舍、乱迎、乱拒之既久,如白云苍狗一般,刻刻变换,不可执捉,徙奋勤劳,空无实效。入世求冶,不胜烦恼之困;出世学道,又为邪见所误。于是吃吃困困、游游荡荡,一切厌倦,毫无远志!此当修佛法之深远心以对治之,所谓甚深心、广大心、长远心、坚久心,处处存深忧远虑之心,而进求常安永善之道,庶可挽救也,然此非先事由慧而定之定慧不为功。

  所谓厌倦之心,就如平常我们生活工作中,总是不精进,不专注,总是半途而废。时间久了,恍恍惚惚,混混嚯嚯习以为常,毫无远志之心。所以应当修学佛法对治,所以太虚大师说所谓甚深心、广大心、长远心、坚久心,处处存深忧远虑之心,而进求常安永善之道,庶可挽救也。意思就是教导人们,要懂得专注,不要事事半途而废,空过一生。

  第八种通病:乃在贪狠

  此由厌倦所生反果。盖人皆厌倦,无复深心远志,一部分流于颓丧,一部分激变为贪狠,只图目前之快意,以遂财色权荣之欲,不管如何害民、害国、害家、害友,甚至不顾体面、不恤名誉,皆能下得狠心以为之,此以近三四年来为最甚。非发平等大慈、同体大悲之心不足以救矣,然若能稍存深意远志,贪狠之焰自戢,层溯其本,必先治混沌之病乃可。

  因为种种厌倦的缘故,没有了远大志向,人就会变得颓废不堪,起了贪念、贪狠之心,只会图眼前的利益。就不懂得顾全大局,如家庭、亲戚朋友乃至国家的利益,只有害处,没有好处。如果能修持佛法,懂得同体大悲之心,慈悲之心,方可对治。

  太虚大师所言的八种通病,更是一种警语,所谓“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就是同样道理。让人们懂得时时刻刻要保持正念的思想。佛有八万四千法门,种种法门都是对治人们的无明。如果我们生活中能够以此八种通病时时刻刻观照当下,时时惭愧当下,相信生活工作中方能进步,得以安乐。

  (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虚法师       八种通病)(五明学佛网:太虚法师       八种通病)  

 方立天教授:重“禅”与重“性”——学习太虚法师“中国佛学 

 董群教授:太虚法师与毗卢寺 

 吕有祥教授:太虚法师与武昌佛学院 

 肖永明居士:试论太虚法师“真现实”思想的现代意义 

 太虚法师:学佛先从做人起 

 太虚法师:学佛先从做人起 

 太虚法师:中国信愿行净土与日本教行信证真宗 

 太虚法师与印光大师之缘 

 太虚法师:经商与学佛 

 太虚法师:中国人口头上心头上的阿弥陀佛 

 太虚法师:凡夫俗子不明佛法,八大误会首当其冲 

 太虚法师:对治中国人通病的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