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曾文杰:心心之火20


   日期:2019/5/31 10: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心心之火

  一点感悟是心的一朵火花,一点之正见,是真心透过无始劫颠倒妄想崩出的一点心光,虽不起眼,连成片却也能成一片光明,照亮人生前行的一段路。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生让心光相续,慢慢总会化去包裹真心的迷障,由渐至顿,真心就会现前。(两个心,一个代表真心,一个代表妄心,妄心可说灵感,未必究竟正确,真心凡夫难现,所以依法不依人,文中观点大家自己用智慧判断,不当之处大家可以留言,感恩!)

  这是一些平时佛学群自己发的一些言论,多数是分享一文后发表的一点体会感想,收集一下看看也许大家能有自己的心得,上面日期,分享文章名(要看可以网上查),下面言论,大家随便看看就好。

  2019.5.31 佛教的五个五百年

  一般我们将佛教时期划分为正法,像法,末法三段,这个分五段也很形象。第一个五百年解脱坚固,就是正法时期。第二个五百年禅定坚固,是像法上半段,第三个五百年多闻坚固,是像法下半段,如中国禅宗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六祖后禅宗将佛法传播五湖四海,但学佛的多了,成就的少了,众生较多偏重多闻,佛法从重修证走向学术。第五个五百年塔寺坚固,就如寺写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盖寺普遍,天下风景名胜,佛寺居多,佛法修持不再侧重隐修苦修。第五个五百年斗诤坚固,现在已结束这个时期了,末法已过千年,现在仍在延续这种作风,正法不斗诤不能占领阵地。例如大家看到的双修邪法,为护正法,正邪相互争论辩驳。众生于正邪不能明辨,说明佛法已很衰落了,众生善根已很差了。后面还有七八千年佛法逐步消亡时期,大家想想会是什么样子,要当末班车想,现不超出三界,再得人身之时,再难遇正法可听闻了。

  2019.5.30 福报的“陷阱”

  我们常说信佛学佛要随缘而不攀缘,但你真的理解随缘与攀缘的含义吗。许多人讲随缘往往变味成随便,消极,则失去了精进。利益众生的事应该精进,才会说众善奉行,发广大愿,行普贤道,而不是做什么都等待因缘自己成熟,不努力再造善缘。而攀缘呢,看似很精进,却隐含着恶法,有我就是恶,就是轮回性。譬如布施,大家都会想到舍一得万报,假如有人跟你说,布施就是打水漂,不会有任何回报,只是利益别人,你还会尽力布施吗?我想不会有几个人会。再现实一点,工作是为养家糊口,若一个公司承诺给你一家管饭吃不会饿着,让你一家为公司干活到老,但不会发一分工资,大家还会去上班吗?我们就是没办法做到这点,做善事都有个利贪的心在里面,就是夹着毒,所以无始劫以来我们还在六道中轮回。真发菩提心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你看持地菩萨因地为众生平路,地藏菩萨为众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才是全心全意为一切众生而行。我们没办法那么容易放下自我,但这个道理要明白,行善不要再太在意回报,安乐时不要放逸耗福,要打破三世怨的循环,最后才能突破轮回的枷锁。

  2019.5.29 星云大师:正见般若

  《大智度论》云:「般若为导,五度为伴;若无般若,五度如盲。」世间法因般若才能成为出世法。因此,「布施无般若,为得一世荣,后受余殃在;持戒无般若,暂生上欲界,还堕泥犁中;忍辱无般若,报得端正形,不证寂灭忍;精进无般若,徒兴生灭功,不趣真常海;禅定无般若,但行色界禅,不入金刚定;万行无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无为果」。

  般若是音译,因为汉语中没有一个词很好的表达出这种意境。比较相似的是智慧,但我们平时使用的含义一般代表世智,般若侧重于慧。般若是引导你看清诸法实相的正见,让你破迷开悟,但不要认为有般若这么一个东西,这又是颠倒了。

  2019.5.28 《宗镜录》:真、妄行相

  “真心以灵知寂照为心,不空无住为体,实相为相;妄心以六尘缘影为心,无性为体,攀缘思虑为相。”也可以换一种说法,真心是觉悟的心,故能灵知寂照,真心现实相,方便名常乐我净。妄心是迷惑颠倒的心,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生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境来即生,境去即灭,皆无自性,唯是因缘,缘生之法,是为无常,苦,无我,不净。妄心无自性,乃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性,因缘生,因缘灭。故心不安,若觅心,却了不可得,而真心遍一切处,实乃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十法界无一处不是你真心能起用处。神秀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乃是尽力描述真心,让你去妄存真。六祖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则不是描述真心,而是指心性,故五祖知其明心见性。真心妄心皆是相,只不过一是觉悟的实相,一局限的妄相,若强把真心比喻成大海,妄心则如同海中一水泡,皆是水性的相,若了真心则成佛,若执妄心即成众生。真心了知实相是水,故能如意现江河湖海,冰雹雨雾等无量相,妄心只执水泡,只见水泡相,刹那生灭无常。

  2019.5.27 赶紧看看!担心也是一种诅咒!

  大家知道,水结晶实验证明文字的信息便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何况是活生生的人的意念。担心是一种负能量的念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接近慈悲的心,但若一味担心子女各种生活工作点点滴滴,就是好心办坏事,无形之中给子女添加负能量,最后可能越担心啥越出现啥。同样父母老了,子女往往非常担心父母,因为现在社会子女往往离开父母在外工作,很少能生活在一起。过分担心父母老了生活有什么不便,身体会不会又出什么不适,出门能不能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这同样对父母也是多添负能量,并不是真正的孝心,还不如心里祝福父母天天开心,信佛的多念佛念经回向父母,这才是真正给父母无形中增加正能量。再如夫妻之间,多数不会在一起工作,一早各奔各自的工作单位,甚至分居两地工作牵挂另一半是再正常不过的。但许多人一聚在一起往往争论另一半是否有外遇了,各处找证据证实自己的担心。不见时总担心这些不好的事情,而不是肯定信任对方,感恩对方,这才是正能量的念头。总担心不好的事可能发生,弄得双方都心不安,最后往往变成担心什么真出现什么,真是心想事成啊!诅咒与祝福有什么区别,诅咒是向对方发射负能量信息,祝福是向对方发射正能量助力。至于什么是正能量,感恩,祝愿对方心想事成,感谢,随喜,赞叹……什么是负能量,惊,恐,担心,忧愁,失落,烦,怨恨……这都不必我说了,大家都明白的。

  2019.5.20 慧律法师:广钦老和尚这句话太?管用了啊,做到一定得大福

  如何解决抱怨的问题,就回想一下广钦老和尚的话“不要讲别人用冷饭给你吃,你要说你没有福报吃热饭。”既然是自己的福报问题,哪有什么好抱怨的!我们自己是凡夫,又生在这五浊恶世,就不可能指望别人都如法,若你放眼只见世间过,又执着挂怀,则永远抱怨没完了,你就随境转,永远作不了主。

  2019.5.19 【南嶺禪寺晨语】: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生活即修行。但我想很多人都误会了,以为过生活就是在修行。其实不然,这至少不是佛教所说的修行。你经历过悲欢离合,这不是修行,只是经历;如果你在那悲欢离合间,体认无常、缘起、因果,这是修行。生病,本身不是修行,借由生病而认识到,与生俱来的脆弱、忧苦,由此生起出离心,或推己及人,由此生起悲悯之心,这是修行。

  ——早安吉祥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修行在生活,生活则不能等同修行,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不修正就不叫修行了。过觉悟的生活就是佛教的修行,就是由迷向觉悟的转变过程。再如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佛是心成的,心就不能叫佛,区别就是一个迷惑颠倒,一个完全觉悟。佛是完全觉悟了的心,心却不是迷惑了的佛,如同铁矿能提炼成铁,铁却不能回到铁矿。

  2019.5.16 俗话说,俗话又说,谁写的,笑死我了

  语言文字是意识分别的描述,即是分别,就有能所, 对立,所以语言有反义词,正反,阴阳,是非,对错……文中所谓俗话,是生活经验的总结,若是不讲场合,死执字义,自然是矛盾重重,这是没有智慧的体现。就是佛法,若死执文字,不管讲法的因缘,对象,也是难解真实义,误解佛意,三世佛怨。如佛法讲空,是为破众生之有见,讲有,是为破众生之空见。若只执空义,而成顽空,佛法度众生的意义就失去了,若只执有见,离苦得乐也是空谈。

  2019.5.15 龙树菩萨告诉你:人为什么会得精神病?

  何为精神病,换个角度看,如果把心称为八识,就是第六意识出现问题了。再用大家熟悉的电脑比喻,眼耳鼻舌身,如电脑的摄像头,麦克风,键盘鼠标等采集数据的装置,意如电脑的软件,处理外境接收的各种信息,如同电脑软件按设计的逻辑程序处理各种输入数据。第七末那识如同电脑存取系统,第八识阿赖耶识如同电脑处理后的各种数据记录存储。若电脑中病毒了,就不能按正常设计的程序方式去正常处理数据,而形成各种乱码异常。我们讲贪嗔痴慢疑等无量烦恼就是心毒。电脑中了 病毒未必马上就瘫痪,杀毒发现已中好些病毒,但尚且能正常运行,人生亦多少感染各种心毒,但我们还感觉正常生活。但若某种毒发作起来,就会异常,如嗔心起,就会丧失理智,小事化大,大打出手,但还不叫作精神病。所谓理智就是做人的正常逻辑思维程序,如同电脑正常软件运行,单纯一两种普通毒发作还不至死机,只是不正常而已,若严重发作,电脑就会直接不能运转处理数据甚至死机。人亦如此,各种心毒或其它恶业一起成熟,软硬件一起作用,整个第六意识混乱,丧失心智,就是大家认为的精神病了。至于文中说的因邪知邪见自裸其身的,则不同一般精神病的意识混乱状态,而是如同电脑软件本身设计的异常。所以邪知邪见之人,本身意识并非迷糊混乱,但表现出来的行为不符合正常的人伦体现。此种人若有佛的正法对治,尚比较容易恢复。而第一种精神病,意识混乱,得有大威德之人如佛能转境,如电脑有杀毒软件杀毒,方能使混乱的心智得以宁静恢复过来。

  普通精神病不会有什么神通,因为其心乱成一锅粥,而邪见之人却是可以修得神通的。佛法讲戒定慧三无漏学,戒很关键,必须是正确的戒。如外道也同样有各种戒律,但未必是正确的,譬如持牛戒猪戒,持戒之人自认为自己所持戒是正确的,也会持得心安理得,心安则得定,由定而出神通,但因不是正知的戒,故不会产生正知的慧。

  2019.5.14 一个阴灵转世前与阎王的对话!

  这故事没几个人会当真,但却有很深的启发意义。人的寿命由什么决定?主要是此生能成熟的福报而定。一个人能成熟的福报并不代表过去已累积多少功德福德,一要看共业环境土壤,二要看别业于此时因缘。如我们现在的娑婆世界南洲,共业是人寿百岁少出多减,所以不管你宿福多深,功德多大,能活一百五的都非常少见。本师释尊亦才示现八十岁,高僧示现长寿的如虚云老和尚住世120岁,一般人八九十岁算高寿了。几千年来能活几百岁的都是特殊因缘示现,或者仙道之类,不属正常人道的特别情况,这就是共业,不像极乐可无量寿。二者在共业中的因缘 诸法因缘生,因缘深福报成熟大的寿也就相对长寿。无智空活百岁,若不明人生之意义,长寿未必是幸福。如虚构的吸血鬼故事,似有不死之躯一般,对他们来说,长寿亦是诅咒。人生若迷茫痛苦,活得越久,折磨越重。鬼道地狱道众生也长寿,若堕阿鼻地狱,寿够长了吧,谁又愿入呢!

  有句话,享福就是消福,受苦就是消业。所以福祸本没有什么好坏,都是循业因果报而已,执着枉受罪,看破心坦然,但人都喜享福,怕受罪。人生能成熟福报是有限的,故寿命亦是有限的。要过富裕的生活,人人想发财,不会凭空而来,福报兑现而已,要想健康少病,要想相貌出众,要想满足虚荣,要想儿女优秀……这些都是世间福报的表现,都要靠命里的福报兑现出来。福报成熟是要因缘和合的,所以每个人命运很难如意,不能作主。倘若此生福报兑现方式如文中能自己作主,恐怕多数人都会如文中主人公般选择,宁愿万事如意,少活几十年,也不会宁愿孤寡贫穷,福报一点点耗,多活几十年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心得       体会)(五明学佛网:心得       体会)  

 唐仲容居士:谈谈学禅的体会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禅七心得 

 其它:心得解脱(吕芳民)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学佛应该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蔡惠明居士:信愿行是净业三资粮——学习梦东大师语录的体会 

 陈星桥居士:《维摩经》教学心得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8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7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6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5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4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