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七编(二)03


   日期:2019/5/23 11: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七编 往生品位

  第二十一章三辈九品

  第三节九品往生的因行果报

  九品往生的因行果报,《观经》有详明的阐述。兹谨依经语,图示表出,用便观览对照。

  总览九品往生的因行果报,可概述如下几点特征:

  1.九品往生的共同条件有圆发三心与净业三福。《观经》云:“若有众生,愿生彼国,应起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至诚心,二深生,三回向发愿心。具足三心,必生彼国。”此段经语出在上品上生章,实则贯通九品,只是隐显互文,义无欠缺。圆发三心是净业修持成就的保证。而净业三福则是增上往生品位的基础。九品往生之行,是释尊随自意所说的散善之教法。末世众生障重心杂,道念微劣,今以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为执系之境,蒙阿弥陀佛光明愿力摄受,带业往生,深契圣心,称佛本怀。

  2.九品往生的因行果报,充分体现阿弥陀佛愿力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综观九品往生情状,前五品悉是修功德回向愿生净土者,依行因功德深浅,感得品位的高低。比如:圆教通经者得上品上生,顿教通禅者得上品中生,学大乘渐教而未透彻者得上品下生,二乘种性升进者得中品上生,二乘种性持戒者得中品中生。后四品中,中品下生者,但孝顺仁慈,并未修出世法;而下三品不仅未修善法,且多造恶业。若论此种行因,纵使孝顺仁慈,也只能算是世间善人,并不配生于佛国。何况后三品尚是逆恶之流,理合堕落恶道受报,安有往生佛国之福德。正是由于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以名号救度众生,能令此等罪恶众生,当地狱相见,性命在呼吸间时,急迫称名,即化地狱火为清凉风,感得天华化佛接引往生。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住金莲华往生彼土。此等殊胜奇特希有,唯净宗念佛法门方能达致。罪恶众生临终忏罪念佛往生,表明佛名深具忏除多劫恶业的功能。临终时,佛号现前,此心能引无始以来及一生所作善业,共相资助,真心如日,妄心如暗,佛念当前,成就往生。阿弥陀佛对十方众生的恩德之弘深,无能称说。

  3.善知识的重要性。九品临终情景中,突显善知识说法加持之力用者,占其四品。此末后四品人,生前不特对于佛法,毫未留意,并且对于极乐净土,尤为陌生。徒以临终时,众苦逼迫张惶之际,得善知识演说净宗,称赞持名功德之缘,便急迫念佛,如对敌破阵,一形之力一时尽用;以十念之力用,蒙佛接引往生。证知善知识助转法轮之功,至堪珍佩。即便久修净业行人,临终具助念之胜缘,仰赖善知识及众道友的佛号加持,亦能增大往生的把握。而凡夫(或恶人)临终得遇善友教示,亦非偶然侥幸之事。须知其人必于无量劫前,值佛闻法,种过善根,但有闻思,未曾修习,或亦曾修念佛法门,功行不深,未及往生。后为烦恼覆障,竟被沉埋,直至临终,为苦逼出,得遇善知识,说法启智,教令念佛,触动宿种,闻即信受,成就往生大事。

  4.九品因行果报,随其心力,互通无碍。凡修一切善,若能回向,皆净土因,一切恶若能忏悔,亦净土因。一一行因,皆通乎九品。种种善,修之浅深,例分九品;一一恶,忏功力故,亦皆九品。万法唯心,上上品善,或只下下品往生;下下品恶,或上上品往生。如犯五逆十恶的众生,临终十念,带业往生,属下下品。而阿阇世王,临终重悔心猛利故,得无根信,即上辈三品所摄。证知五逆十恶,随其忏罪功力的强弱,自分九品。善恶修忏,一一俱明于九品。

  5.九品因行果报的正相关,显示自力的效用;临终见佛接引,带业往生,又显他力的殊胜奇妙。证知净宗法门竖与一切法门浑同(修因证果,不差毫厘),横与一切法门迥异(蒙佛接引,十念得生,横超三界,究竟成佛)。九品行相浅深差异,略有三类。(1)临终接引异,上品上生者,阿弥陀佛与无数菩萨圣众来迎。上品中生者,阿弥陀佛与无量眷属来迎。上品下生者,阿弥陀佛与五百化佛及诸菩萨来迎。中品上生与中品中生者,佛与比丘众来迎,中品下生与下品三生者,或化佛或金莲华来迎。阿弥陀佛平等普接一切众生,而行人随其心量根性,所见各异。(2)所乘华座异。从上品上生的金刚台到下品下生的金莲华,亦与行人的功行、善根福德相关。(3)见佛闻法异。从上品上生往生彼土即华开见佛闻法到下品下生满十二大劫莲华始开,悬殊偌大,故净业修持虽有弥陀愿力仰赖,而在此土精进勤苦修持,断惑消业,功不唐捐。

  善导大师曾以偈颂形式,概述三辈九品之因行果报,文约义周,兹引如下 :”

  上辈

  上辈上行上根人求生净土断贪瞋

  就行差别分三品五门相续助三因

  一日七日专精进毕命乘台出六尘

  庆哉难逢今得遇永证无为法性身

  中辈

  中辈中行中根人一日斋戒处金莲

  孝养父母教回向为说西方快乐国

  佛与声闻众来取直到弥陀华座边

  百宝华笼经七日三品莲开证小真

  下辈

  下辈下行下根人十恶五逆等贪瞋

  四重偷僧谤正法未曾惭愧悔前愆

  终时苦相如云集地狱猛火罪人前

  忽遇往生善知识急劝专称彼佛名

  化佛菩萨寻声到一念倾心入宝莲

  三华障重开多劫于时始发菩提因

  从上述三辈九品的种性、内在关联、因行果报的讨论中,一方面体悟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净宗法门的奇妙殊胜;另一方面,在坚固信愿的前提下,调整自己的行业,与三辈九品的行因相符的保留,不符的遣去,欠缺的补偿之,力争以上辈三品的标准要求自己,彼即丈夫吾亦尔,当仁不让,取法于上,方称佛的本怀,得如来欢喜。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安法师       净土宗教程)(五明学佛网:大安法师       净土宗教程)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四部分 结语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二部分 略述信愿行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 

 大安法师:简单才美 

 大安法师:凡有愿者 终必能满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对国学推广志愿者的开示 

 大安法师:通途与净宗菩提心的异同 

 大安法师:庚寅年冬月大安法师与居士谈话 

 大安法师:十八高贤之刘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