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六编(五)


   日期:2019/4/29 9: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六编净土资粮:信、愿、行

  第十七章愿门

  第二节厌离行

  当前位置:无量光明 > 净土宗 > 净土经论 > 净土宗教程第六编(五)

  净土宗教程第六编(五)

  净土经论 | 发表时间:2014-07-23

  二、佛教对减劫三灾的悬记

  释尊在大小佛典中,对宇宙的成住坏空的规律及情况,多有陈述。目前吾人所居的时间属住劫(又称贤劫,此劫有千尊佛出世),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四中劫为一大劫。八十小劫为一大劫(约有十三亿余年)。在成住坏空四劫中,吾人现处住劫,住劫有二十番增减之久。现在正是住劫减劫的第九小劫,后八劫没有佛出世,只有第八劫有四轮王出世。第九减劫之初,人寿八万四千岁,过一百年减一岁,减至六万岁时,有拘留孙佛出世,六万岁减至二万岁时,迦叶佛出世(其时即入劫浊),释迦本师出世时,人寿百岁。七千年后,人寿十岁,佛法灭尽。入第十增劫,过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后入减劫,减至八万岁时,弥勒佛出世,住世六万岁,正法像法各六万岁。第十减劫后,从第十一至第十四劫无佛出世,至第十五劫有九百九十四佛出世,从第十六至第十九劫无佛出世,第二十劫增到八万四千岁时,楼至佛出世,住劫圆满。

  如是凡经二十番,入于坏劫,则火水风大三灾,次第发现。(1)火灾,于坏劫时,有七个太阳出现,大地须弥山渐渐崩坏,四大海水渐渐消尽。大千世界及初禅天,皆悉洞然无有遗余。是名火灾。(2)水灾,初禅以下,七番火灾,坏于世界之后,世界复成。又于坏劫之时,渐降大雨,雨滴如车轴。更兼地下水轮,涌沸上腾,大千世界乃至二禅天,水皆弥满,一切坏灭,如水消盐,是名水灾。(3)风灾,二禅以下,七番水灾以后。世界复成,又于坏劫之时,从下风轮有猛风起,兼以众生业力尽故,处处生风,大千世界乃至三禅天,悉皆飘击,荡尽无余,是名风灾。大三灾中,火烧初禅有五十六番,水淹二禅有七番,风迁三禅有一番,合之共六十四番。三大灾亦是众生业力所感,瞋恚感火灾。贪欲感水灾,愚痴感风灾。

  坏劫中经火水风三大灾,二十番后,方入空劫,空二十番时,世界复成,亦二十番时,方入住劫,如是辗转,释迦本师应世正是住劫第九番减劫之时,亦是吾人所处的时间态。

  人寿、身量及福报呈正比例相关。劫初时,人寿八万四千岁,身高八百四十丈,福报也大,七宝为地,衣食应念而至,色相端庄,风调雨顺。弥勒下生成佛时,人寿皆八万岁,身长一十六丈,相貌端严,无复丑陋,女人配人五百岁方嫁,彼时无有灾患,亦无寒暑,门户不关,亦无盗贼,衣服化生,不须劳苦,金银七宝满藏,无人视之。其地平正,无有丘坑,地上有树形似金龙,龙上开华,故曰龙华胜会。人民受用境界犹如自在天宫。忉利天上,只有三病,不得幼受快乐,一者饮食,二者便利,三者衰老。若大小便时,其地自然裂开,过已还合,生赤莲华,蔽其秽气,人命将终,自诣冢间而死,神识生天上。

  即以我国上古史实为证。(1)人寿有古延今促之异。释尊人寿百岁时出,故成康之世,盈百者甚多,如周武王活到九三二岁,周文王活动九十七岁,唐虞之世,在周文王前千余年,又当增十余岁,故大禹寿一百有六,舜寿一百有十,尧寿一百十七,帝□在位七十年,寿数亦在百岁之上。颛顼在位七十八年,少昊在位八十四年,黄帝在位百年,炎帝在位一百四十年,伏羲前有因提纪、循蜚记、叙命等记,至人皇氏,不知几十万年,故人皇兄弟九人,合四万五千六百年,至地皇天皇,又不知若干万年,故兄弟各一万八千岁,垂于史册者,彰灼可考,足证佛语减劫寿减有验。

  (2)人身有古大今小之殊。释尊出世时,人身皆长八尺(佛的化身一丈六尺),今已过三千余年,故今世之人大抵以五尺为上下。有人挖掘隋唐以前古墓,有骨粗大,比今时人骨长三尺左右。《天人感通记》载:蜀都旧址本在青城山上,今时成都在那时还是大海。昔迦叶佛时,有人从西耳河边回,舟过于此,见岸上有免,引弓则之。不知此兔乃海神,海神大怒,遂蹋翻其船,而壅沙成地。后至晋朝,有僧见地上有多处裂痕,掘之,得人骨船底,骨皆长三丈,以迦叶佛时,人寿皆二万岁故。《周礼》记载:柯长三尺,博三寸。证知昔人之手大于今人之手,甚至服物器皿,凡在千年前,必较大于今人。以证人的身形渐小,所用的物品亦随之而小。

  (3)人福有古重今轻之验,德与福有内在的因果关联。寿减之后,一切皆减,人心道德渐浇漓,其福报受用亦渐减损。略言之,如七宝渐隐没。我国上古三代之时,皆用黄金白璧,动以百双万镒为计,而夜光之壁,照乘之珠,小国皆有。到汉代,汉文帝云,百金(百锭金)乃十家中人之产。挖掘出土的古希腊城堡古埃及法老陵墓中,金银珍珠之多(公元前15000年到公元前11000),令人叹为观止。又五谷杂粮的质地、水果之甘美、花卉之香艳等,渐渐今不如昔。佛经记载:释迦本师住世时,水的美味营养超胜一百年后的牛奶。一阿罗汉因神通知晓此事,曾潸然泪下。又衣食渐艰难。古时,国无十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不足五年之蓄叫“国非其国”。秦始皇时,“仓廪充积赋入盈羡”,《史记》记载:秦始皇曾派遣方士徐福,率3000人的庞大船队,渡海求蓬莱,费以巨万计。可见当时国力强盛之程度。今时国家求五年之蓄,尚不可得也。至于容貌渐丑陋,资禀渐昏愚,精神渐衰弱,风俗渐骄慢,六亲渐不和,赋役渐繁重,水火盗贼渐炽昌,佛法渐凋废,善人渐衰残,真儒渐稀少,谤佛之人渐被人推崇,富人渐鄙吝等,皆是减劫福报日薄之相①。

  减劫中,又有小三灾次第发现。(1)饥馑灾。人寿减至三十岁时,人身量不满三尺,于时,人类的道德伦理因果观念,丧失殆尽,福报相继享尽,连粗劣的五谷杂粮也渐没,梯稗充饥,为食中第一;以发褐遮体,为衣中第一;以铁为至宝,为庄饰第一。相煎人皮朽骨为宴会,偶得一粒麦谷,如获摩尼宝珠,密藏守护。饥馑灾至,凡七年七月七日,天不降雨,大地寸草不生,白骨遍野。尽阎浮提,所存不过万人,留之以作当来人种。饥灾过后,众生共起下品厌离心。(2)疾疫灾,人寿减至二十岁时,身形由三尺减至二尺高,原来那一念下品厌离心也丧失,疾疫灾起,种种诸病齐发,死亡积野,过七月零七日,其灾方熄,此时尚无甘蔗糖盐之类,而况参苓桂附等药物。那时,没有国家组织,没有文化,国土空废,城镇毁败。只有一些小村落,遥寥散布。疾疫灾过,人们相共生起一念中品厌离心。(3)刀兵灾,过六千年后,人寿十岁时,彼时女子五个月即嫁,身高才一尺,有的人身高只有一拃手①,那时,原来那一念中品厌离心又失掉,惟有行十恶法者为人推敬。刀兵灾至,一切众让自相杀害。地所生草,利如锋刃,触之即死,过七日七夜,其患方除。有少量软心众生,避隐于山野,刀兵灾末,所剩人口仅一万,隐于山野的人,出山后,遇人相抱痛哭,共起上品厌离心,发誓断恶修善,由是寿命渐增,福报渐大。增劫开始,如是循环。

  三小灾亦是众生恶业所感,贪欲感饥馑灾,瞋恚感刀兵灾,愚痴感疾疫灾。佛言:从饥馑刀兵死者,皆入恶道;从疾疫死者,多生天上。何以故?以有疾病时,但相慰问,无有毒害屠杀,及相争相夺之心故。《婆沙论》云:人若能以一搏之食,发大悲心布施饿者,于当来世决不遇饥馑之灾。若以一阿梨勒果奉施病僧,于当来世中,决不遇疾疫灾。若一日一夜持不杀戒,当于来世决不遇刀兵灾。

  三小灾的次第发现,虽然远在四千年后,然任何事物皆有一个由始微到渐盛的过程,所谓“履霜坚冰至”。冷静地观察,三小灾的萌芽乃至局部灾变在现代亦有程度不同的表现。一者饥馑灾,本世纪饥荒频仍,比较大的饥灾前:前苏联大饥荒、孟加拉邦大饥荒、中国大饥荒、印度大饥荒、撒哈拉沙漠饥荒、非州大饥荒等。死亡人数少则数百万,多则数亿。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耕地面积渐少,人口急增,预料粮食短缺是人类目前与今后的一大难题。二者疾疫灾,本世纪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表现为生态外环境的破坏与人的机体内环境的失调,引起许多前所未闻的奇异疾病,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巨大的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1996年世界卫生报告》称:在过去20年里,已出现了至少30种新的传染性疾病,其中包括艾滋病和爱博拉病毒,1995年全球死于传染性疾病的人数高达1700万人。据专家预测,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到2000年会达到l亿2千万,而亚州将占感染人数的最大比例。艾滋病的出现是对现代纵欲文化的沉重打击,它远远超出了单纯的疾病范畴,仿佛一个从天而降的报应之神,激起人们持久的恐慌与反思,而五千年后的疾疫灾或是一个总清算。三者刀兵灾,世界历史几乎是一部战争史。众生恶业所感,瞋毒肆虐,怨怨相报,兵连祸结,了无尽期。仅本世纪短短的100年间,世界各地就发生了大大小小300多次战争。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20世纪,死伤人数巨大。当今的核弹头与杀人于无形的生物武器(又称非核核武器)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基本安全。而六千年后的刀兵灾,或是对人类杀业的总报应。

  《俱舍论》云:三灾起时,由二种因:一耽着美味,二者懒惰。随着三小灾的次第发现,佛教法运也相应地渐趋衰微,直至灭尽。世尊悬记:“五十二岁《首楞严经》,《般舟三昧》先化灭法,十二部经寻后复灭,尽不复现,不见文字,沙门袈裟自然变白。”①尔时,16罗汉尽收世间一切经法,贮于铜塔,此塔沉至金刚际。佛法灭尽,犹如漫漫长夜失去灯炬,众生受苦痛煎熬。释尊怜愍众生,特留《无量寿经》住世一百年,为末法众生作最后的救度。

  或有人怀疑:刀兵劫中的众生,智慧福德极为暗钝,怎能受持这部义理境界甚深的《无量寿经》呢?释尊的一段法语圆满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吾法灭时,譬如油灯临欲灭时,光明更盛,于是便灭;吾法灭时,亦如灯灭。”②在回光返照之际,众生的根机尤显猛利,加之苦痛的逼迫,于时便能信解受持念佛法门。据《大集经》记载:《无量寿经》灭后,释尊仍然悲心不舍众生,惟余阿弥陀佛四字,广度群生。劫尽之时,阿弥陀佛四字,世间众生没有能念全者,或能念一字,或能念二字。若有能念全四字者,即为天上师。证知法灭之时,念佛一门乃末法罪浊众生最后的津梁,六字洪名即诸佛相传之慧命,众生出世之本源,吾人对净土法门应生殷重恭敬心,依教奉行。若不修净土,即在四生六道之中,大小三灾之内,头出头没,苦不堪言。

  了知现代人生境况与末世劫运,吾人应从内心生起深切的出离心,生起如救头燃的紧迫感。火宅炎炎,众苦充满,不求生西方净土,将何以堪?元朝白云法师词云:“娑婆苦,光影急如流,宠辱悲欢何日了,是非人我几时休,生死路悠悠。三界里水面一浮沤,纵使英雄功盖世,只留白骨掩荒丘,何似早回头。”①吾人应反复咏吟,以佛祖古德的教示,增上出离心,并力跃上阿弥陀佛大愿之船,横截生死苦海,圆成佛道,还入生死,普济众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宗教程       大安法师)(五明学佛网:净土宗教程       大安法师)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四部分 结语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二部分 略述信愿行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 

 大安法师:简单才美 

 大安法师:凡有愿者 终必能满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对国学推广志愿者的开示 

 大安法师:通途与净宗菩提心的异同 

 大安法师:庚寅年冬月大安法师与居士谈话 

 大安法师:十八高贤之刘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