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印光大师开示(二)


   日期:2019/3/13 7: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往生仗佛力】印光大师开示:净土法门,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决定往生(二)

  「《印光大师文钞正编》复岳仙峤居士书:若欲此生,亲得实益,当依净土法门,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则可决定了生脱死。若不依念佛法门,且莫说未得佛教之真传者不能了,即得亦不能了。何以故?以得真传,乃大彻大悟,非是实证,证则可了,悟则未了。修余法门,皆须断惑证真,方了生死。

  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正助合行,不但决定往生,而且品位优胜。不但精粹纯笃之人决定往生,即五逆十恶之流,临终能生大惭愧、生大怖畏,至心念佛数声,随即命终者,亦得决定往生。以佛慈广大,专以度生为事,一念回光,即蒙摄受,所谓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也。

  末世众生,不依净土,修余法门,但得人天福报,及作未来得度之因缘而已。以无力断惑,则生死根尚在,何能不发生死之苗芽乎哉?」

  「若不依念佛法门,且莫说未得佛教之真传者不能了,即得亦不能了。」

  这是在说禅宗代代相传,因为禅宗的修行,禅宗的祖师大德,要将衣钵传给传承的人,会找一个得意的弟子衣钵传人,把衣钵传给下一代,这是和净土宗不同的地方。那不依据净土法门念佛,别说未得真传的人不能了生脱死,就算得到真传,也不能了生脱死。印光大师为什么这种说法呢?下面就说出理由。

  「何以故?以得真传乃大彻大悟,非是实证,证则可了,悟则未了。」

  这一段话实在讲得太好了,有很多参禅的行者,乃至于修学念佛法门以外的其他法门的行者,还不晓得这样的道理。印光大师很慈悲,将能了生死、不能了生死的真相说出来。如果得到真传,没有断惑证真是不能了生死,得到真传是大彻大悟,大彻大悟不是实证,印光大师说得非常明白。实证就是你断见思二惑了,证悟阿罗汉,你才能出离生死苦海。

  禅宗的修行第一步当然要先开悟,开悟是悟到不是证到,所以还要进一步修道。开悟是悟道,悟道还未了生死,要进一步修道,修道之后断惑证真了,才是证道。要说是很简单,但是要做是很困难,坐在蒲团上色身不动,但是内心不晓得已经跑到哪里了,那这样有没有禅?当然没有禅!不是你坐的身体都不动,这样就是坐禅了,内心如如不动,不会被外境所摇动,那你才真正做到禅定。但是你我能做到这样的地步吗?

  印光大师说「证则可了,悟则未了」,生死的标准印光大师讲的已经很清楚了。证悟了就可以了生脱死,如果只是悟道而没有证道,还未了生脱死。

  「修余法门,皆须断惑证真方了生死。」

  这一段话你一定要牢记在心,如果你念阿弥陀佛,念得很没有味道,想要放弃了,要改修其他的法门了,你再将印光大师所开示的这段话读一遍:「修余法门,皆须断惑证真方了生死。」

  修念佛以外的法门,都必须要断惑证真,才能了办生死。断见思惑证悟阿罗汉,断尘沙惑证悟辟支佛,分断无明分证法身分证菩萨,满断无明满证法身成就佛道。

  诸位菩萨,要证悟阿罗汉要断除见思二惑,你能做得到吗?很难!所以不修净土法门,想要当生解脱生死,实在是大难大难。修行的真相你不能不知道,读了《印光大师文钞》这一段法语我们才知道,原来修念佛法门以外的任何法门,都必须断惑证真,才能够了办生死。

  刚才说过了,了办生死是非常的困难,因为我们抵抗不了死神,所以当然要修念佛法门。阿弥陀佛的愿力,才能够打败死神。下面就是在说净土法门的道理:

  「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正助合行,不但决定往生,而且品位优胜。」

  看到这个地方,这一段话我们可以理解,印光大师是讲化土的往生,但也可以理解,印光大师是讲报土的往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观经》十四观上辈观、十五观中辈观、十六观下辈观。上辈观所说的上品上生,往生的行者不在莲华苞里面;上品中生的行者,在莲华苞里面还要再经过一夜的时间;下品下生的行者,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在莲华苞里面十二大劫。

  就化土而言,九品的往生在莲苞里面时间久与不久的差别,也就是华开见佛的时间是快与慢的差别。如果第十八愿的行者,明信佛智一心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清净报土,没有品位的差别,没有在莲华苞里面。诸位菩萨如果是你,同样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莲华苞里面,还是不在莲华苞里面?不在莲华苞里面。如果下品下生在莲华苞里面,还要经过十二大劫那么长远的时间。那在报土的行者,他早就每天可以到他方世界,上供诸佛下化众生,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清净报土,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方便化土,是成就佛道的时间快与慢的差别而已。

  现在下面信愿要来请问诸位菩萨一个问题,请你好好回答我好不好?好。对成佛度众生这件事,你认为是越快越好,还是慢慢的来?越快越好。越快越好的人请鼓掌!越快越好,而且越快越好这份心,和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因为在《大乘无量寿庄严经》,阿弥陀佛所发的誓愿,几乎每一愿阿弥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萨,都希望十方的众生赶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愿文经常有这句话「不久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没有?有。法藏菩萨希望我们赶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希望我们赶快成佛。

  所以如果你认为成佛度众生这件事,何必要那么着急慢慢的来,这样你这种心和阿弥陀佛的愿心不相应。如果你一心一意就是要赶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度众生,这样这份心和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应。诸位菩萨,早去早来知不知道?知道。早去哪里?早去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就对,如果早去轮回六道就不好。早来人间做什么?广度众生,这样就对了,如果早来人间受苦受难,这样就不好了。所以早去早回知道吗?知道。

  「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

  同样的话印光大师又讲了一遍,前面第四十九段文,印光大师这样说,第五十段文印光大师也这样说。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正助合行,不但决定往生,而且品位优胜。」

  印光大师只要说到往生三法,通常都会兼说这样的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七佛通偈的其中两句话,七佛通偈就是: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通常印光大师说到往生三法,也会说:

  「闲邪存诚、敦伦尽分。」

  所以印光大师的《文钞》可说世法、出世法,说的非常圆满。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出世法说的很多,但是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闲邪存诚、敦伦尽分」这样的人天善法,善导大师就说的比较少。

  印光大师所处的时代是民国初年,民国初年的当时,无论台湾或者中国大陆,在政治上还是动荡不安。所以印光大师的《文钞》诸多开示鼓励要断恶修善。事实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和我们信受阿弥陀佛的本愿念佛有违背吗?不但没有违背而且是相应的,所以不要误解阿弥陀佛的本愿。阿弥陀佛的本愿会被少数人一听到就排斥、就反感,这是因为误解了阿弥陀佛的本愿。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印光大师)(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印光大师)  

 净界法师:净界法师:印光大师说佛号的功能 

 楼宇烈教授:略论印光大师的念佛法门 

 蔡惠明居士: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法缘 

 蔡惠明居士:至诚恭敬 修习净业——纪念印光大师圆寂五十周 

 正如法师:印光大师的佛学思想 

 陈星桥居士:印光大师与佛教自身建设--纪念印光大师圆寂六 

 张秉全居士: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印光大师殊胜开示之六 

 张秉全居士:发大菩提,生真信愿。竭诚尽敬,唯佛是念——印 

 张秉全居士:八句名言,往生津梁——印光大师殊胜开示之三 

 张秉全居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张秉全居士:印光大师殊胜开示的句解之一 

 大安法师:印光大师由儒入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