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精华小语


   日期:2019/1/20 22: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 修行的最高境界即是利益一切众生,而自身的初级功课就是:对外,圆满一切人丶事丶物;对内,求得本身的清净自在。

  2. 修行的大忌是邪YIN和堕胎;邪YIN即「没有世间夫妻关系而行种种夫妻事」,许多人不知,以为男女朋友一对一,当下专情就可以,其实那是误解,修行人应谨慎之,中规中矩,凡事要以戒律为准则,莫被「开放」的思想所误导,破坏自己的法身慧命,尤以修行人自居者,更要小心,避免自己被误导後又误导他人;未婚怀孕丶堕胎会得天谴,因犯了邪YIN及杀业。

  3. 有在修行,口不出恶言,不跟人结怨。对外求取诸事圆融,对内要求自性之清净,莫起分别执着。

  4. 世间的东西都是借用而已,人与钱都一样,生不带来丶死不带去;修行人莫与人计较,莫起分别执着,有容乃大,面对没有修行的人,更要放宽心量;小时候比较没有被污染丶很纯洁,大多无忧无虑,但随着年纪增长烦恼越多,故,对世间的纷纷扰扰,应抱「船过水无痕,雁过湖无影」,方能保持心性的清宁。

  5. 不想六道轮回就要赶快修行。

  6. 念诵《金刚经》,不会「直接」改变心性,因改变心性绝非速成,而是当您长期薰习後,能够善用经文所说的方式去反省自己,找出盲点,进而改善;能辨别什麽可做,什麽不可做,渐渐产生智慧,而智慧与反省能力也是相辅相成的;盲点即是累世的贪嗔痴等恶习,有盲点就要改善并超越,才能提升心性。

  7. 有外来干扰来时,会让自己的盲点浮现,故修行人遇上考验,即是改正不良习气的好机会,要好好把握,并藉此训练提升自己的意志力。

  8. 若欲改善自己,可准备一本笔记本来记录自己每日的错误与过失,在每日晚上回顾每天的纪录,做为提醒自己的方法,也可在每天静坐前,沉淀丶反省并找出改善方案。

  9. 行事要看事理,但若得理不饶人,或事事要顾面子,是自己的执心重,我执丶我相未放下所致;人要有理智和智慧,被人家念,若能忍辱,虚心聆听并将对方好的意见收纳并改善,智慧就会在过程中增长,处事也能渐渐圆融。

  10.我执很重,就要多诵经,善用佛陀教导的智慧来让自己放下。

  11.有感应是一回事,修行是一回事;不要完全相信第六感,要用智慧去判断,若没有智慧,就多多诵经,把自己的智慧找回来。

  12.佛菩萨系无所不在,要不要现相,系因缘,不应执着於此相,避免落入外道的圈套;修行在内心,非在外相,佛来丶魔来都只是幻象而已,现佛相的可能是魔,而现魔相的也可能是佛,不论如何,应如如不动,佛来佛斩,魔来魔斩,莫贪求感应而与正法背道而驰。

  13.切莫沉迷执着在神通里面,否则容易精神错乱。

  14.修行要如如不动,不理会任何境界丶幻境丶幻影;若境界一来就被牵着走,则是意志不坚,十分容易陷入外道的圈套,离正法越来越远,伤害到自己的法身慧命丶如来本性。

  15.过去世有修行过,故念经时若有相应,会有想哭的感觉,是忏悔心的表现与灵识找到自己的根的缘故,切记要更努力的修行度众,做佛菩萨的好帮手。

  16.经者,径也,是指引人走向「如何看得开丶如何放得下丶如何离苦得乐」的一条明路。

  17.经要念,运动要做,「健康呒撇步,至少要走路,每天认真行,最少三千步」(台语)。

  18.修行,重在内修,不在外攀;有形,就有灵,若乱摆偶像丶石头而致外灵侵入,会障碍个人或是家中行运。

  19.人生就是一连串的超越,运要转好前,事情会较多,如欲俯视欣赏山下风景,需经过一连串的努力攀爬,直至登上高峰。

  20.修行系修正行为,人要学习忍辱丶学习与人相处丶与人家融入,而不是要人家迁就您丶以您为尊;与人融入有一个前提,以不伤害众生丶不利己为前题,若人家要您偷窃或说谎才叫做融入,那最好赶快远离。

  21.人生过程,愈执着的点,那方面的干扰会愈多,藉由种种不顺遂来磨炼心志,目的是要我们反省盲点丶修正盲点丶突破盲点;盲点即累世不良的习性,因为习以为常所以若无磨难,则难以发现问题所在。

  22.修行,就是提升心性和智慧;智慧,就是明辨是非。

  23.念佛丶念经很简单,但更重要的是提升心性,即去执心丶看开丶放下;人,双手空空地来,也势必将双手空空地回去,凡事生不带来丶死不带去,如此一想,还有什麽是看不开丶放不下的;心性有提升时,黑气会释出地更快,离自性清净又能更进一步。

  24.有修行的人不用太在意犯太岁,因持续有在诵经消解业障与行善布施。

  25.若所遇是善缘,要善缘相续;若所遇是恶缘,则要努力转为善缘。

  26.「德」观於忍,一个人的德性,取决於是否能忍,忍受不平丶忍受诱惑丶忍受艰苦;培养忍耐力,不与人计较,心量宽大,德行自然好。

  27.家人障碍学佛因缘,很多时候系佛菩萨的考验,考验您对修行是否意志坚定。

  (业障篇)

  1. 好好地做善事,修心养性,过去所造的业障才能渐渐消解,并且心性提升後可避免再造新殃。

  2. 业障来讨报时会干扰自身脆弱之处,譬如使自身免疫力下降,导致容易生病,或生病了即便看医生也很难好转,因这是灵病,并非纯粹的肉体生病。

  3. 过去世恣意行YIN,造下邪YIN堕胎的业力,故本世求子不顺,或感情路不顺遂,一个人嫁娶一次就好,任何人都一样。

  4. 过去世只顾赚钱,没有奉养父母,会造成今世家庭不美满丶孤独的命格,要忏悔并诵经消解因果,方能有改善的机会。

  5. 业障较重的人,对於别人的规劝,通常会比较听不进去,或者容易听了就忘,此是因习气与障碍重的缘故,导致性格容易刚愎,或者无法接受对自己真正好的意见。

  (福报/补功德/祖德篇)

  1. 有钱没什麽了不起;有钱能够持善丶能够救济贫穷,那才了不起。人死留名,虎死留皮,要经营一个企业或工厂,要多持善布施,作一个企业主,要办学校,心系苍生丶百姓的福祉,企业家最值得人敬佩的,非口袋进了多少钱,而是为了造福众生而付出的美名。

  (家庭/感情篇)

  1. 若现与家人有关的预知相,尤其是身体或是安全类的,则要多多注意;但若是所见的是自己会有多好多发达的预知相,则不要理它。

  2. 人生是个磨錬的过程,要乐观;儿孙自有儿孙福,对事不要太执着,否则会快乐不起来;执心如压住胸口的一块大石,使自己呼吸困难丶浑身不对劲,若要过得快乐,必须将执心放下,方能神清气爽,自在安详。

  3. 怀孕期间,要注意营养的摄取,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多注意胎教,夫妻不要吵架。

  4. 无论对错,只要不是伤天害理之事,对父母都要多忍让。

  5. 就中国历史演变来看,战乱频仍,因律法不周延,故有很多因果业由的发生;阎罗王会依每个人的因缘,将相欠愈深的人红线牵在一起,两人磁性会很强进而成为夫妻,待结婚後,因果讨报机制启动,讨报者与被讨报者都会很痛苦。若欲改善,可因果债丶功德还并补善缘圆满後,夫妻彼此再努力经营并互相包容,家庭能愈趋美满。

  6. 小朋友从小养成的心态与心理建设,系父母的责任;父母要以身作则,要修身养性,多做善事。

  7. 能成为一家人,无论善缘丶恶缘,都是莫大的缘分。家庭要努力经营,如经营公司一样;公司不用心经营会倒,家庭不用心维护会散。

  (社会环境/其它篇)

  1. 其实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

  2. 人生是个磨练的过程,遇事要乐观,不要执着丶操烦,保持正向的心态,尽力过後一切随缘,去学习放下自己的得失心。

  3. 合理的要求是训练,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炼。人要成为圣神仙佛都是要经历诸多磨炼,不是只有训练而已;若自己做错,被念是正常的;若自己做对,被念是修炼忍辱。要学技术,更要学忍辱。

  4. 人生要多去训练丶历炼,以後才能独当一面;刚出社会,重心不要放在赚大钱,要放在历炼与经验的累积。

  5. 工作与学历能对应是很好,但若觅得的工作与所学不同时,也可活到老,学到老,可以多去历炼丶多涉猎不同领域,培养自己的能力,以後方能承担重责大任。

  6. 人因梦想而伟大,有梦则希望相随,无梦,希望就不随;有梦要筑梦,但也要脚踏实地丶一步一脚印的去实现。

  7. 对於工作的态度,有时候要沈潜,尤其是刚进入一间职场,切莫光芒尽露,要虚心受教培养自己的实力与累积经验,静待时机的到来。

  8. 人缘不好,表示自身心性要转;修行,系修正行为,凡事要融入别人,不是自己想怎麽做,就要怎样。若对方受干扰,对你不好,系在考您的忍辱,也是要反求诸己。

  9. 人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要往上看丶向上爬,不要小看自己,要提升自己,时时学习,时时改进,时时超越,日後方能有所作为,利益大众。

  10.谣言止於智者,切莫人云亦云。

  11.自造善恶,自受因果,人都要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完全的责任。

  12.做好事跟修行是两回事,做好事是增加福报,修行系修正行为,心性要提升,我相要放下,这需要有智慧,智慧要从《金刚经》里面找。修行不是只有念佛,而是要提升心性,智慧才会显露。修行要从基础打起,了解什麽是因果,可常看因果济世集,此是契入修行的第一步,万丈高楼平地起。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精华小语       修行)(五明学佛网:精华小语       修行)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