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仁清法师:禅修是把一切功德集中和升华的最佳方法


   日期:2018/12/24 9: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很多经书都讲到,禅修是把一切功德集中和升华的最佳方法,几乎没有第二种方法。禅修非常重要。实际上这个禅修和坐禅不是完全一回事,坐禅仅仅是禅修的一种方式而已,坐禅就是双腿打坐坐在那里,以禅宗的外相形式进行的一种禅修。禅修,很多地方都可以。比方说当我们念佛的时候,边念着佛,边观想阿弥陀佛,你这个注意力不散失,这本来就是一种禅修,这是一种观修,注意力不散失。念着佛观想着阿弥陀佛的形象,没失去他,你那个念头一直在阿弥陀佛的形象上,就是在整个念佛过程中,你一直在观修,一直在禅修状态。

  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把粗的妄念都停灭下来之后,你还保持一种我们说的那个自己心识的觉性。觉性就是感知心,心里那个感知心还存在,不是睡觉,你那个觉知性还是存在的,还是清净的,还是很清楚的,还是很灵活的。这个觉知心,进入禅修的觉知心是细微的,我们再用细微的觉知心去思别:你这个禅修失去了没失去,妄念升起没升起,禅修的对境对不对。都是用微细的心识来识别它,不是啥也不想,啥也不想就相当于失去了观修对境。比方说我观想阿弥陀佛进入禅修,完全入定之后,你那个微细的心念还有,还在观想这个阿弥陀佛,如果啥也没了,你那个专注力已经失去了,已经不是叫入定了,算是出定状态了。

  你观想这一尊阿弥陀佛,慢慢的入了定,也就是说把粗的妄念停灭下来之后,进入了一种禅定的状态,在禅定状态下,这尊阿弥陀佛还是清清楚楚,明明朗朗的。此时有两个特点:第一是非常清楚明朗;第二个特点是不失。不失是什么意思呢,没有失去它,没有丢失。一丢失呢,你那个念头上别的地方去了,也就是说又出定了,从禅修对镜当中出定了,所以真正的禅修不是啥都不想。

  当你本来想着一尊阿弥陀佛入了定,后来你自认为入了定不观想这尊阿弥陀佛了,相当于昏沉了,相当于丢失了你观想的对镜了,这时候已经不是在禅修状态了,是在昏沉状态,在无明状态了。所以凡夫的啥也不想就是一种无明混沌,这个是肯定的。因为我们还未证空性,还未证得自己的光明自性,啥都不想必然是无明,只是念头没有,妄念不起而已,妄念不起并不代表自性开发。

  所以很多人学着禅宗的祖师大德说:“不思前不思后,安住当下”。是的,我们不思前不思后,安住当下就是无明。因为你那块无明之布还未打开,六祖慧能大师已经见自性了,当他啥也不想啥也不做的时候,刹那间入定,也不思前不思后了,安住当下就是一片光明,因为他已经见过自性了。所以我们学开悟的高僧大德说的话,咱是鹦鹉学舌,隔靴搔痒呀。

  大德的那个不思前不思后是开悟之后,开悟之后自性光明是永远有的,就是当他说话的时候,当他做饭的时候,他是在自性光明基础上升起的一种缘起,去说话、去做饭、去思维。他的自性光明永远不失,那是人的一种本性。所以当他停顿语言思维动作,马上回归他的自性光明,所以他的不思前不思后,安住当下就是光明。我们的不思前不思后,安住当下就是无明混沌。你睡着和人家入定,你啥都不想和人家啥都不想见自性,你啥都不想被无明遮住了,它是一个概念吗?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如果开始就不思什么是正法?什么是佛陀?什么是三宝的功德?不思轮回的痛苦?不升起自己的出离心,不发动自己修行的动力,你如何去引发那种善法欲?如何去努力修行善法?不通过去修行善法怎么去开悟?不通过开悟,你这个不思前不思后,肯定就得轮回了。

  我曾举过一个例子:一个人掉进陷井里去了,不思前不思后,哈哈……,在井里闷着吧,对吧?你本来在井里呢,你得尝试着向外爬,得找寻出来的方法,这个方法无论喊人也好,爬上来也好,还是请别人帮助你上来也好,通过努力爬上来了,等到了自己家里,洗了澡,换了衣服,钻进暖暖的被窝,这时你可以不思前不思后了。所以,高僧大德的一些话,我们如果错误地理解了,是非常危险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仁清法师       自性光明)(五明学佛网:仁清法师       自性光明)  

 仁清法师:金刚经的简单开示 

 仁清法师:为什么要皈依 

 仁清法师:应当发愿求生极乐 

 仁清法师:“性空”与“相空” 

 仁清法师:防“忽悠”妙招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仁清法师:今天打死一只蚊子因为它吃了我很多的血 是不是该 

 仁清法师:鬼和神的区别 

 仁清法师:给僧人提毛病算不算过错 

 仁清法师:受戒持戒的关系 

 仁清法师:呼吸念佛的好处 

 仁清法师:看到有人杀生受不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