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日期:2018/11/24 9: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礼”,德之范也。即“礼”是指规范,尊卑有序。《曲礼》曰:“毋不敬。”礼要表达恭敬,要如孔子所说的,“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荀子·修身》中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礼,都没有办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做一件事如果没有礼,则无法做成;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礼,则不得安宁。”

  中国上古有周公制礼作乐,移风易俗,孔子则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整理六经,奠定了中国几千年的礼乐文化基础。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无不与礼有关,而“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则是礼之专著,是非常详细的一个学问体系,它一切的礼仪仪式,都有甚深的道理。

  “礼”就像一个堤坝,把人性中的欲望之水,限制在堤坝里面,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如果没有这个“礼”的堤坝,欲望就会泛滥成灾了。因此,印光大师说:“人情如水,礼法如堤,去礼法之堤,能不人欲横流乎?”

  一个没有“礼”的社会是混乱的,是相互伤害的,最后会出大问题的。

  但关于这些,我们知道的太少了。就以家庭中夫妻之间的礼数来说,相敬如宾、女主内男主外、夫有义妻有顺,在“礼”上怎么体现?这都是有一套行为规范的!

  就拿婚礼而言,那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慎重的,是不能省掉的。有一个庄重的过程,婚姻才能保证长远。不像现在的闪婚,认识几天就住在一起了,很快就结婚了,但很快也离婚了。离了结,结了离,离了再结,结了再离……就像走马灯一样,根本不以为意。没有礼,都乱了。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是要有“礼”的。你看古人的书信、谈话,是那样地礼貌谦恭,恭敬他人,卑以自牧。

  这个礼数就是润滑剂啊,有了它,人和人之间相处才是和谐的,舒缓的。

  现在人动不动就是贬低他人,张扬自己,于是一讲起话来就起冲突,三句话讲不到可能就打起来。你看在公交车上,不小心踩了一下脚这样的小事,如果稍微懂一点礼貌,互相之间说声“对不起”“没关系”,不就过去了吗?

  如果没有“礼”,踩了别人的脚不道歉,对方也许就会骂起来了,“你为什么踩我脚?”“你脚就那么金贵,就踩不得了?”由于双方都没有礼貌,虽然是件小事,就可能先是动口,继而动手,搞不好还会造成血案惨,追悔莫及案。

  其实很多的冲突都是由于没有礼貌,不知道谦卑,不知道忍让所导致的。所以人活在这个世上,是多么可怜啊,一点小事,就有可能出人命啊!

  中国是礼仪之邦,但现在中国人到境外旅游,人家都说中国人没礼貌、没文化啊。这是很可悲的,大叫大嚷,乱写乱刻,乱扔乱丢乱吐乱拉,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小则丧失人格,大则丧失国格,这都是无“礼”造成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安法师       恭敬)(五明学佛网:大安法师       恭敬)  

 傅味琴居士:佛七谈恭敬 

 净界法师:正确听闻的三要素:专心、信心、恭敬心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四部分 结语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二部分 略述信愿行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蔡惠明居士:至诚恭敬 修习净业——纪念印光大师圆寂五十周 

 张秉全居士: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九 恭敬心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 

 大安法师:简单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