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要有警觉性,不要再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日期:2018/10/27 6: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诫。无行所悔。】

  这句话在《群书治要》里面,有一整段原话,是孔子到周天子的京城去参观的时候,门口立了一个铜铸的人像,他是要敬周朝的始祖后稷,就是农神。他专门管农业的叫后稷,积了厚福,所以后代出了周朝。在这个庙堂的右阶前面,阶梯的右边树了这一个铜铸的人像。而且它的嘴巴贴了三个封口,我们有一个成语叫“三缄其口”,就是这个典故来的。而且它不只嘴巴贴了三个封条,它的身体后面刻在这个铜上面的铭文,就有一段非常好的教诲。所以古人真的是用心良苦,在每个这些艺术品当中都在教化。这段文比较长,我们就直接看,我们选出来这一句,也表达出来言语要谨慎。

  “戒之哉”,要引以为戒,“无多言,多言多败”,不要话太多,太多了,会说错话,坏了事,或者得罪人。你说真的会这样吗?我们很冷静看,当一个人话很多,他是会比较讲话不谨慎;因为你假如很慎重讲话,你不会话很多的。所以话很多同时就提醒,比较轻慢不谨慎,想讲什么就讲什么。你看我们小时候,“囝仔人有耳无嘴”,小孩子不要乱讲话。就提醒我们,言语要出去的时候要慎重,不可以想讲什么就讲什么,乱插嘴不行的。你看现在,我们这些都没学,很浮躁,听人家讲话,就把人家话插进去,那不都是浮躁轻慢,不恭敬人家。一不恭敬了,一不谨慎了,哪有说不讲错话的道理?而且言语不谨慎,粗心大意最后变成什么?得罪人、伤了人自己都没感觉。所以从行为当中,再去洞察到心性上面的不足,我们就会觉得这些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勿多事,多事多患”,刚刚讲到人不可以多言多事,因为人要能耐烦。话都急著要讲,这都是急躁的表现,所以不耐烦的人做不成一件事业。人在讲话、做事当中得要心平气和,千祥云集,心浮气躁了一事无成。不可以好管事,或者不可以去轻易的答应别人事情,你得要衡量清楚。因为你太多事,容易去攀缘;太多事,容易超出自己的能力,你就寡信,这些都要很慎重去应对。而且你太多事,做事就不安稳,你记很多事情,最后就漏东漏西的。所以人其实要量力而行,一个人在同一个时间,最多能专注做一、二件事情。再多其实是做不好事情的,最后是什么?打肿脸充胖子,所以“勿多事,多事多患”。你真的是“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就进退错了,反而造成祸患,没把人家的事办好。

  这个教诲给我们满多的提醒,包含缘分不具足的事,你不要就去答应,最后你真的很冷静去评估,不成熟,人家说你早就答应我了,怎么可以后悔?你就进退两难。我讲到这里,这些事都是我最常犯的,为什么?一高兴了:好,没问题包在我身上。而且现在这个时代,成就一件事情得要有众人的力量,得要大家的认知能统一,得要有福报才能把事做好。所以你们要跟人家合作,要看他有没有福报?他的耳垂大不大,他的脸圆不圆,像长我这个样子,你要考虑清楚。当然我现在还在修福报,以后脸比较大了,你们再找我合作。真的,那个福是修来的,有福的人做什么很顺,常遇人相助,遇贵人,那是他修来的。没有福报再有能力,常常出状况,奇怪了,怎么这些别人都不会发生的情况,都发生在我身上?没有福会这样。所以人要多修福、多修智慧。

  “安乐必戒”,处于安乐当中还是要常常,这个“戒”就是提高警觉。为什么?处在顺境当中特别容易安逸,特别容易堕落,一安逸了以后,就觉得我们的享受都是应该给我的,就不会感恩;或者这一安逸,斗志就没有了。大家看我们民族文化的这种断层,已经很长的时间了,我们想想成长过程当中,我们都在想礼拜天到哪里喝咖啡?礼拜六到哪里看电影?这整个民族的文化都快要崩了。我们有福报才可以去享受,“安乐必戒”,所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最危险的就是温水煮青蛙,那个青蛙很舒服三温暖,慢慢给你加热就把你给烤死了。大家有没有看到现在烤死多少?我的意思是说,现在的草莓族有多少?动不动我要自杀了,他没有承受挫折的能力。所以生于忧患,古人的智慧很高。你再看看现在家庭、社会的问题,就知道这些话的分量。“无行所悔”,不要再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要有警觉性不贰过。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后悔)(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后悔)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