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惟贤长老:孔子所说的“知天命”是指的什么?


   日期:2018/10/26 17: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孔子说自己“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那个“知天命”知什么天命,“从心所欲不逾矩”,他达到一个什么境界?

  惟贤长老答:他那个境界是世间法的境界。‘‘三十而立”立事业嘛,离不开功名利禄,这不是佛法的基本思想。佛法是要淡于世俗,主要是为众生救苦难,不在功名利禄上讲,这是有区别的。

  “四十而不惑”是对于人世道理建立起认识,晓得这个道理了。

  “五十而知天命”呢?所谓“天命就是天道的循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万物能够生长离不开天道,而天道的中心就是仁爱,这是儒家主讲的。尽管说仁爱,但它是有范围的,佛法那个慈悲好了不起啊!目标不同。《金刚经》头一段就说明了佛家的慈悲,比这个就高得多。

  “六十而耳顺”,耳顺是什么?就是眼睛很清亮,耳朵很通达一些道理,就是自然的了。耳顺就是自然对于这些道理不再迷惑了。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到了七十岁就更进一步了,就是由勉强到自然,自然的行动都不超越规矩了,这个就像我们佛家修行次第说到那个七地菩萨、八地菩萨时一样,七地观空,他还勉强;到了八地观空,他就是自然的了。无功用行,是一样的道理,但是这个观空与有的道理,不是儒家讲的。也就是说,他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就是很自然的,有规矩,有方圆,把人格提高了,是这个意思。

  所以,这个道理与佛家道理比较啊,是在世间法里面。以《瑜伽师地论》中所讲之“四种真实”来衡量,属于世间真实,同时也通道理真实,虽然包括这两个真实,但进一步要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那就办不到。烦恼障要达到我空、人空,所知障要达到法空。烦恼障净智是趣声闻缘觉到解脱境界,所知障净智是菩萨到佛的境界,他就办不到这个,恰恰是两码子事。

  摘自《惟贤长老答疑三百问》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惟贤长老       知天命)(五明学佛网:惟贤长老       知天命)  

 金易明教授:惟贤长老的世纪人生随想 僧品高韬垂范千秋 

 黄夏年教授:怀念惟贤长老 

 温金玉教授:人间佛教一使臣——悼念惟贤长老 

 其它:缙云桃李艳狮峰——缅怀惟贤长老(李弘学) 

 万行法师:而立不惑知天命 

 惟贤法师:太虚大师的教导与当今佛学院教育——惟贤长老生前 

 惟贤长老:人是上升下堕的关键 

 惟贤长老:求生净土往生时是否还有中阴身? 

 惟贤长老:怎样做一名真​正的佛弟子? 

 惟贤长老:《楞严经》究竟有多重要 

 惟贤长老:佛弟子要严格遵守这五条戒律一条都不能少 

 尽本分知天命你就是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