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星云大师: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日期:2018/10/26 11: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译文:

  阐发了究竟无我的义理之后,才能见万法如一,见众生心如我心。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肉眼吗?」

  须菩提答:「有的,佛陀,如来有肉眼。」

  佛陀又问:「如来有天眼吗?」

  「是的,佛陀!如来也有天眼。」

  「须菩提!如来有慧眼吗?」

  「是的,如来具有慧眼。」

  「如来有没有法眼?」

  「是的,如来具有法眼。」

  「须菩提!如来具有遍照一切十界的佛眼吗?」

  「是的,佛陀!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你认为,恒河中的所有沙粒,如来说是不是沙?」

  「是的,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如果一沙一世界,那么像一条恒河沙那么多的恒河,这河中每一粒沙都代表一个佛世界的话,如此,佛世界算不算多?」

  「很多的,佛陀!」

  佛陀又问:「须菩提!如你刚才所说,佛眼可摄一切眼,一沙可摄一切沙,在诸佛世界中的一切众生,所有种种不同的心,佛也是完全知晓的。为什么呢?因为众生的心源与佛如一,譬如水流歧脉,源头是一,心性同源,众生心即是佛心,所以,如来能悉知众生心性。但是,众生往还六道,随业逐流,遗失了本心,反被六尘的妄想心所蒙蔽,生出种种虚妄心念,这种种心皆不是真实不变的心性,只是一时假名为心而已。这过去之心、现在之心、未来之心,无非皆由六尘缘影而生,念念相续,事过则灭,这种种无常虚妄之心,是不可得的。

  讲话:

  前分说通达无我无法真是菩萨,又恐行者未识真如不变,而妙能随缘之义,执无我无法为究竟,又坐在俱空境上,不得出头。所以佛陀一番深意,以自己具备的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为例,将吾人之般若本体,平等真如,满盘托出,无半分隐藏。

  佛陀以五眼譬喻,一切众生,皆具五眼,但被迷心盖覆,不能自见。五眼说明五种平等:

  (一)肉眼──生佛平等。

  (二)天眼──诸天与佛平等。

  (三)慧眼──小圣与佛并无分隔,显小大平等。

  (四)法眼──菩萨亦具法眼,此明因果平等。

  (五)佛眼──此显佛佛道同。

  一、五眼遍观众生界

  五眼在凡同凡,在天同天,在圣同圣,在菩萨同菩萨,在诸佛同诸佛,乃平等真如之本体,在圣不增,处凡不减。在《五眼度世品经》说:

  佛随世间化,入于五道而净五眼。

  一、肉眼处,处于世间,现四大身,因此开化,度脱众生。

  二、天眼处,诸天在上,及在世间,未识至道,示以三乘。

  三、慧眼处,其不能解智度无极,皆开化之,并入大慧。

  四、法眼处,其在偏局,不能恢泰,悉开化之,解法身无来去,令平等三世。

  五、佛眼处,其迷惑者,不识正真,阴盖所覆,譬如睡眠,示以四摄六度之行,善权方便,进退随宜,不失一切,令发真正道意。

  佛陀能清净五眼,是入人、天、二乘、菩萨等处,令他们从睡眠中起,不再被梦想之阴盖障覆,能解自身本与佛身无异,遍充三界,放光普照。佛陀因彻知无我无法的至理,因此才能发起大行力,于六道随缘度化。佛陀恐行者闻无我,偏入俱空之网,才以自身的五眼,说明一切诸佛相如秋月,绀目如海,种种圆满和神通变化,是遍入众生界,周济一切含识。《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一:

  一切法胜唯有行,清净寂定不过心;

  染着恩爱最怨家,诸有恐怖是老死。

  再美丽的风景,只有亲自观赏以后,才有真正的感受,再高妙的法,听闻信受和思惟正观后,不去修证,不过如痴人画饼充饥,入海算沙。

  佛陀的五眼遍观众生界,此五眼神通,吾人原本无欠无余,只因念念被五阴所迷,不知同体共生,因缘相互依存的道理。

  过去有一个无恶不作的坏人叫作干达多,有一天他路过一个地方,定睛一看,脚下一团黑黑的东西,一脚踏下去,差点踏死一只蜘蛛,他忽然生起了一念慈悲:「蜘蛛虽然是小小的生命,但是我又何必把牠踩死呢?”于是提起了脚步,向前跨出了一步,终于救了蜘蛛一命。

  由于他穷凶极恶,做尽坏事,因此死后就堕入无间地狱。正在受苦的时候,突然从空中飘下一条银光闪闪细如钢针的蜘蛛丝,他仿佛身陷大海见到船只一船,赶忙攀着蜘蛛丝,奋力地往上爬,想要脱离无间炼狱的痛苦。当他低头一看,许多的地狱众生也跟在他后面攀爬上来。他转念一想:这么细小的蜘蛛丝怎么负荷得了众人的重量,万一蜘蛛丝折断了,我不就万劫不复,永无解脱之期了吗?于是伸脚把尾随而来的同伴,一个一个踢了下去。当干达多用力踩踢同伴的时候,突然蜘蛛丝从空断裂,干达多和所有的地狱众生,一起掉入黑暗无底的地狱之中,再度接受地狱无尽的刀剐火炼之苦。

  众生的肉眼,只看到自己的痛苦,把人我隔绝二边,那条银光闪闪的蜘蛛丝,是吾人一念慈悲救度自己,超脱无间地狱的丝绳,当念头昏昧时,刹那又堕入地狱的猛火中。《金刚经》要我们不要被肉眼蒙蔽,要借助无我的般若智力,展开行树重重,宝阁莲池的天眼;五蕴云消,如碧潭映月,澹然自足的慧眼;不住涅槃寂乐,不着世间诸有,自在游化的法眼;见无烦恼可断,无圣果可成,念念清净的佛眼。

  二、佛世界如恒河沙

  佛陀在印度说法,大多的地点都于恒河两岸,因此常举恒河或恒河沙作譬喻,让大众容易了解。前文已明佛能见之眼,接下来说明佛的世界到底有多少呢?如经文所说的:「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

  恒河中所有的沙数,已不可计量,以其中的粒沙比作一恒河,再以其中一粒沙都是一尊佛教化的世界,如此佛世界早就胜过恒河沙数。佛陀从五眼遍观众生界,再用恒河沙数的佛世界,告诉我们遍一切处都是佛世界,只是昧于质碍形色的肉眼,与诸佛菩萨迎面相逢不相识。如《观无量寿经》: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正遍知海,从心想。

  我们的妄心,如猿马奔跃不已!这颗心朝夕与我们眠起,生死和我们依存,心想佛时,即现圆光普照,心住魔境,枉受啼哭忧悲,沉沦之苦。

  有一个比丘很欢喜打坐,这几天在打坐时,遇到一件怪事,心里很苦恼,于是向寺里的老和尚请教。

  「我一入定,眼前就看见一只大蜘蛛爬在我腿上,怎么赶也赶不走它。”

  老和尚:「下次入定时,你就拿支笔在手里,如果大蜘蛛再出来捣乱,你就在它的肚皮上画个圈,看看是何方的妖怪?”

  得到老和尚的传授,那比丘准备了一支笔。一次入定,果然大蜘蛛又出现了。他马上拿起笔来,在蜘蛛的肚子上画了个圈圈作为标记。谁知刚一画好,大蜘蛛就销声匿迹了。因为没了大蜘蛛,所以比丘便安然入定。

  过了一段时间,比丘出定。傍晚时,准备沐浴净身,才猛然发现,画在大蜘蛛肚皮上的圈圈,赫然就在自己的肚子上。

  这时,比丘才省悟到,扰乱自己入定的大蜘蛛,不是来自外界,而是发自自身──心思的妄想幻境所现。

  当我们在怪罪外境带给我们苦恼和不安,要返归自心,检点善念恶念有几分?不先洗净心地,以空慧为清池,慈悲为芽种,忍辱为枝干,信进为花叶,如何生诸大法果?学佛者,要明自心与佛感应道交,修行才有根本,而不是无根的浮萍。布施供养,拜佛礼忏等等,是逐渐止息吾人的妄想分别,从中观照念头,再更进一步「行佛”,于日常生活中,与诸佛打成一片。

  观众生苦与佛眼感应,

  闻善妙语与佛口感应;

  做不请友与佛身感应,

  行利生事与佛心感应。

  心意明洁,六根齐修,即是入三世诸佛家室,自然独具五眼神通,遍观生佛平等,溪山风月,刹尘恒沙,无一不是香云宝盖,罗网珠光,炽然相摄的千亿佛土。

  明朝的憨山大师常常坐在木桥的桥墩上,听着溪水的声音。有一天,他坐下以后,顿忘身心。念头一动就听见流水声,不动即不闻,最后众响皆寂,根尘俱泯。又有一次,在打坐时,又进入坐忘的境界。直到听到耳边数十声磐,才微微觉醒,睁开眼睛一看,竟不知身在何处。信徒对他说:「我离开的时候,师父就闭门打坐,今天已经第五天了。”

  憨山大师回答:「我感觉只有呼吸一下的时间而已!”

  憨山大师心静寂故,顿失根尘,万籁隐没!人的一念岂止坐忘五个昼夜,一念更可以坐断三际妄想,但闻自性净土的水鸟说法,花雨纭落!任他刀兵水火,我且日日醉卧野水春风。

  三、如来悉知众生心

  佛陀以恒河沙数喻佛世界的无可计数,接下来再以那么多的佛世界中的众生,所有众生,他们的起心动念,佛陀悉能知晓。前文中佛所具肉眼能知恒河沙数,虽然示同凡夫,而凡夫不可及也。佛陀以事证前文所言之五眼。

  佛陀以五事证信五眼:

  (一)肉眼──知一河之沙,数有多少。

  (二)天眼──知诸恒河沙所有沙数佛世界。

  (三)慧眼──知无量无边沙世界,每一世界,所有众生的心念。

  (四)法眼──尽知尽见生心皆妄,诸法本空。

  (五)佛眼──知三世妄心,原无实体,皆不可得,心不有处妄缘无,妄缘无处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

  佛陀示现的肉眼,凡夫所不能及,诸天之眼界无与伦比,二乘慧眼,纵有他心神通,亦不及此,菩萨所具法眼,未能彻见知晓。佛眼如大圆镜智,沙等恒河的所有众生,种种心念,如来悉知,如镜映现诸象。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金刚经》常常有如此的句子──如来说……即非……是名……

  诸心,指众生心行动念虽多,不过以颠倒妄识为心。

  皆为非心,此妄心皆非真实常住之心。

  是名为心,妄识本无实体,徒有心名而已。

  禅门中有名的公案,德山买油糊点心,遇一灵俐婆子诘难道:「三心不可得,汝点哪一心?”德山无语以对,直至龙潭处,吹灭纸灯,始悟得自家大光明藏。

  《如来藏经》说:

  善男子!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善男子!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

  又善男子!譬如天眼之人,观未敷花,见诸花内,有如来身,结跏趺坐,除去萎花,便得显现。如是善男子!佛见众生如来藏已,欲令开敷,为说经法,除灭烦恼,显现佛性。

  善男子!诸佛法尔。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

  一切众生在贪恚愚痴中,内有如来智身,常无染污,恒常不变,只是众生不能听受信解,于根尘境上心迷狂乱,盲聋无知。

  汝南邵南顿县有一个人叫张助,在田里种庄稼的时候,发现了一枚李子核,想拣回去。后来看到一棵枯烂的桑树洞里有土,于是一时兴起,便把李子核种植在里面,并把自己喝剩的汤水浇在上面。经过一段时间,人们看见桑树上长出一棵李子树,叹为希有,于是便辗转传告。有一个人眼睛痛,在树荫下休息,祈祷说:「假如李子君让我的眼好了,我一定用一头猪作为祭品供献在您的面前。”眼痛本来是一种小病,也可以自行痊愈。过了几天,这个人的眼痛消失了,消息便传播出来,像火蔓延一样快速,说有一个瞎眼的人因为向李君神祈祷,眼睛就能重见光明。远远近近的人齐来树下祭奠祷告,坐车的、骑马的,经常一聚就是几千人,几百人,酒肉像雨点儿似的落到树下,十分热闹。

  隔了一年了,张助出远门回来,见到这种情景,大惊说:「那里有什么神,是我当初随手种的李子核呀!”

  崇拜信奉一枚李子核,具有神奇的力量,却不相信,诸佛经教,人人顶上有把狮子宝剑,能截断迷悟的分际,劈尽千岁缠绵的冰川,还至香草遍布,满排繁花,饥来吃饭倦来眠,做个两耳闲闲的无事人。

  大梅法常禅师知道自己即将离开人间,有一天,他对弟子说:「即将来到的,我们无法拒绝它;已成过去的,我们也无法留住片刻啊!”

  大梅从容无惧,正当要闭眼离去时,听到窗外鼯鼠的叫声,他含笑说道:「修行人追求一生的,就是眼前这个了,不是别的,你们要善自护念,我要离开了!”

  鼯鼠的叫声,森罗万象尽在其中,我们的内心充塞对未来的恐惧,过去的懊恨,不知未来不可排拒,过去无法停留,如此驰想纷杳的妄心,当下哪里听得到鼯鼠的叫声呢?

  四、三际妄心不可得

  前文说过,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众生以颠倒妄识为心,此心当然不是常住真实之心,妄识原无实体,只是徒有个心名而已。而此三际心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都不可得,了彻颠倒妄想的心相了不可得,刹那即显露不落三际的真心,此真心本源,众生平等无异,只是众生随逐三际妄心,轮转不已。《圆觉经》说: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

  我们明白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法,如梦幻影像,没有永远不变性,如此佛之真心当下显发,由心清净故,六根、六识、六尘、四大皆悉清净。我们的心执不实为实,视危脆为坚固,在虚妄的根尘,滋生见闻觉知的重重幻象。

  有个师父向弟子说:「世间是个幻影,唯有以自己为依靠,你还是随我一起出家修行。”

  弟子说:「师父!可是我的家人,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的妻子,他们非常爱我。我怎能抛下他们呢?”

  师父回答:「现在你有我和我的妄想,所以会贪恋不舍,我要教你一个方法,你就会知道世间的真相。”他交给弟子一颗药丸,吩咐他说:「回到家里服下这颗药,你不久以后,会像一具尸体,但是脑筋清醒,你将听到家人一切言行。然后我会到你家里,再让你恢复清醒。”

  弟子依照师父的指示,吃了药,躺在床上就像个死人,顿时家中一片哀号。母亲、妻子、和其他亲人都伏在地上恸哭。

  就在这时候他的师父走进屋里,向他们说:「发生什么事情?”

  「这孩子死了。”家人哀伤的回答。

  他把一把脉,故作讶异的说:「不!他还没有死。我有药能够救活他。”家人一听,个个喜出望外,欢喜不已。

  他的师父继续说:「我先说明,要救活他,必须有一个人先服这药的一部分,这孩子再将其余服下。不过这个人会死,这里有这么多爱他的亲眷,像他的妻子、他的母亲这么伤心,当中一定有人愿意为他的复活,服下这药。”

  哭声马上停下来,众人都不说话了。母亲说:「我们是个大家庭,要是我死了,谁来照顾这个家呢?”说完便低头沉思不语。

  哀叹命苦的妻子说:「我两三个孩子年纪又小,如果我死了谁会照顾他们呢?”

  弟子听见亲人的回答,一跃而起,向师父说:「我们走吧!”

  生死无常谁也不肯替代,亲眷爱侣,权势财利,都带不走,终日营营扰扰,费尽心机,不过是沙上建楼,一场黄粱梦。就像《红楼梦》所说: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吾人被过去、现在、未来的妄心所枷锁,三世流落街头乞讨,不知己身宝冠缨络披戴,原是光明熠熠,蒙尘的本尊,三身具足,福慧圆满。

  有个庵主念佛已经二十年,一直盼望能亲见阿弥陀佛,验证自己的修行。终于有一天晚上,梦见一位极乐世界的菩萨告诉他:「你对阿弥陀佛的虔诚已胜过一般人,因此,阿弥陀佛托我转告你,明天祂会亲自拜访你。”

  醒来后,庵主更欢喜虔诚的念佛。他端坐在佛殿前,口中佛号不断恭候阿弥陀佛圣驾的来临。

  等了一天,太阳都下山了,阿弥陀佛始终没有出现。他开始怀疑,难道阿弥陀佛也会不守信用吗?

  这天晚上,他又见到昨夜梦中的菩萨。他正准备抱怨阿弥陀佛不讲信用时,菩萨先开口说道:

  「你是怎么了?阿弥陀佛今天见了你三次,你都不肯见祂!”

  庵主又惊又疑的回答:「我没听到阿弥陀佛驾到的通报啊!”

  菩萨说:「你真是有眼如盲!阿弥陀佛第一次在早上出现,扮成乞丐,才走到门口,你就叫侍者赶走他。”

  「到了中午,阿弥陀佛又来了,祂扮成一名女人,来到大殿,你连正眼都不瞧她一眼,她跟侍者通报说要见你,侍者说你从不接见女人!”

  「到了傍晚,阿弥陀佛还是不死心,这次祂扮成一条流浪狗,结果,一走近门口,就被知客僧用棒子吓走了!”

  庵主说:「我真的不知道,那就是阿弥陀佛……”

  我们有眼如盲,不识诸佛八十随形好,皆从救济厄难的众生,平等护念一切有情。佛心,大悲心也,乞丐、女人、狗子,形色虽殊,佛性同体不二,诸佛学处,切忌从他觅,行者密行,当下即是,口和无诤,毁誉不动,护众如己,忍辱承担。

  佛的五眼神通,我们原是无欠无余,只是不肯听受信解如来所教,于五欲生渴爱,就像盛风猛火,沸腾的热水,扰乱了本质的实相,怎能照见五蕴皆空,度尽一切苦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星云大师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五明学佛网:星云大师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谈管理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谈环保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谈素食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揭示自杀秘密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坛经讲话精华录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解“贪官拜佛” 

 净慧法师:应机施教与时代精神——星云大师率团回大陆弘法探 

 昭慧法师:侠情正气,沛乎苍冥——记述几段与星云大师的深厚 

 慧律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其它法师:星云大师的生死禅观(妙功) 

 传喜法师:将此身心奉尘刹——看《天涯共此时——星云大师》 

 星云法师:环球人物专访星云大师:先把我们的心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