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行善积德,给自己种下活得潇洒自在一切充足的善因


   日期:2018/10/25 14: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生死流转里,我们承受了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的。我们处在人道,对人道的种种遭遇和苦痛烦恼还是有理解的,佛陀说人道有很多苦难,其中有三种类型的苦和八大项的苦,三种类型是:行苦、坏苦、苦苦。

  我们在人世间活着,都希望自己得到自在,如天人一样潇洒自在一切充足。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太骨感,我们被生活捆绑着。在人世间行走,往往要被各种条件束缚着,有的时候被绑架着,有的时候被生活胁迫着,逼迫自己的形骸奔命于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中,这是一种非常无奈的痛苦,所以叫做行苦。

  生活压力就是这样,现在社会物质是非常丰富的,但是生活成本也高了,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辛劳。很多人被生活胁迫着,不去劳作就要担心眼下的饮食等等,去劳作又心里不甜,所以这种苦是非常大范围的。比如有人结婚了,就要操持家里的事物,虽然他非常不喜欢这些事情,但是还要去做。

  第二大类苦,是坏苦。穷苦人家要面临行苦,一日不做一日无食,而有钱富足的人却要面临坏苦。什么东西都是有成必然有坏,这坏苦,内在的是身体的败坏,外在的是物质宝贝的损坏。有钱了就会有些炫耀身份的物件,限量版的,豪华顶配版的,全中国就只有几个的,这类的东西坏了可怎么弄?但凡物质能不坏吗?

  有这样一句话:人寿百岁,纸寿千年。说的是人的寿命一百岁,说长吧也已经很长了,但是纸却可以保存千年。不过几百年的纸还是能见得到的,现在听说最新科技做出来的铜版纸也就是三百年的光景,还保存不了上千年。有形有相的生命形态,必然终将败坏,这就是坏苦。

  第三类苦叫做苦苦,这是最苦的了。漏屋偏遭连夜雨,破船更遇打头风。本来就已经很苦了,结果遭遇到的事情更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看到一则新闻:一位母亲卷走了儿子的救命钱,这已经很苦了。对于这个儿子来说还有更劲爆的——这个妈妈还想着把儿子的器官卖掉。

  这对于孩子来说,实在是苦不堪言,最亲近的人对自己下手却是最狠毒的,为什么呢?因为讨债来的。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本来繁花似锦了再添上一点什么,这都很容易,虽然看不出来做了什么,可这样的人就是多,反而那些真正危难的人,却很少有人去施以援手。

  人生三件事情不能等:一是行善;二是尽孝;三是学佛。这三者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机会成熟了不把握住,再想找到这个机会就很难了。行善算是比较容易遇到的,人生总可以遇到很多次可以行善的机会。相比之下尽孝就难了一点,亲人在堂,你可以承欢膝下;亲人故去,如秋风落叶,就只能来世再续了。相比之下学佛就更难了,因为这一生你学佛机缘成熟了,你不好好把握住,那么可能要经过很多生,都再也遇不到佛法了。

  所以你能把握住学习佛法的机会,这机会是不断行善,累生累世的行善,积累善缘才换得的。父母长伴健康安乐是果,能在这一生学佛也是果,这些果都是哪来的?是从一件又一件善事中堆积起来的,所以根源是因为我们行善,如果不去行善,这个机会不把握,你想孝顺父母,很遗憾,也不给你尽孝的机会。

  这也是业力使然了,如某人上一生在官宦家中,大富之人,很有福报。因为福报大,养成了懒惰和浪费的习惯,可是一转生,没那么大福报了,也就投生到一般的家庭中,还保持了懒惰和浪费的习惯,如果后天教育不能扭转,这个习气会以强大的惯性充斥于所到之处。福报消耗后,连中等家庭都不能去了,就会投生到条件更差的家庭中,而他的懒惰和浪费的习惯就会让他觉得这种生活全是煎熬,导致他以后的种种行为,种种遭遇都被懒惰和浪费的业力牵引着。

  在心理学测试题中,有个这样的题目:一个花园,从入口进入到花园的中心,有三条路可以选择,你选择哪一条?按正常逻辑应该是每一条都有三分之一的概率被选择,但是很奇怪,有的人他不会选择其他两条,而偏好其中一条路。他会在以后类似的选择项目中,做出相同的选择。这个选择对他来说是100%的选择,而非是三分之一的选择机率,这样一来他遭遇到的事情,就是必然遭遇的;他承受的结果,也是必然要承受的。

  因为你在遇到事情后就会这样选择,所以你必然面临这样的结果。这个必然的选择其实是宿世遗留下来的影响,选择本身没有善根分别,但是行事的结果分善恶,能行善这是累世善根生发,去做恶这是宿业牵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人间天       行善)(五明学佛网:人间天       行善)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仁焕法师:断恶行善念佛才有用 

 仁焕法师:行善积德之微妙 

 衍慈法师:护生行善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不念获罪无量、守此四法、终身及行善 

 卢志丹居士:行善改苦命,好命是修来的 

 药师山·紫虚居士:发爱心行善与佛教不能画等号 

 蔡礼旭老师:行善要敬重尊长 

 蔡礼旭老师:行善要爱敬存心 

 蔡礼旭老师: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只有做对了这件事,行善才有功德,可惜许多人却都不懂得 

 蔡礼旭老师:行善的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