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不显金刚之怒,不知菩萨慈悲!


   日期:2018/10/14 18: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知是空华·即无轮转

  欢迎关注祖道影

  来源:京博国学

  一、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有一则寓言小故事,叫《得寸进尺的骆驼》。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像这只骆驼,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利用别人的善良,给自己汲取最大的利益,满足自己的私欲,但对施善者不仅不感恩,反而理直气壮地将施善者置于困境。

  而我们自己呢?总想着用自己的大度和宽容,面对那些寻求帮助或者伤害过我们的人,以德服人,别人欺负你时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想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感动他,古人曰“以德报怨”。

  显然,这句话被曲解了。过分的善良其实是在破坏善良,这样不仅会伤害到自己,还会让一些没有底线,没有良知的人得寸进尺。“升米恩,斗米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摆摆手说:“没事,要坐的人多着呢,还是让别人坐吧。”

  老爷爷看着有点不高兴了:“你给别人让座,别人却得寸进尺,你反倒还纵容,这样做好事还有啥意义?要是大家都这样,以后还有谁会让座?你不坐,我干脆不下车了!

  面对这局面,我只好坐下了。

  老爷爷才露出了笑容,说 “这就对了嘛,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论语·宪问》: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一个学生问孔子,如果别人打我了,我用道德和教养感悟他,好不好?

  孔子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

  如果宽容伤害我们的人,甚至以恩德回报他们,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对待那些待我们友善的人呢?

  宽容那些伤害者,是对我们友善的人,最大的不公!

  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这个社会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着“善”的本质,有些人伤害了别人,他们内心不会感到内疚不安,他们只会笑你傻,说一切都是你自找的。这个时候你还选择宽容?那到底该怎么办呢?

  孔子曰:以直报怨。

  何谓“直”呢?《周易》坤卦说:“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直”是说正直,“方”是说事物处置的适宜。君子用恭敬以使内心正直,用处事之宜来方正外物,敬与义已确立而道德就不孤立了。“直方大,不熟习没有不利的”。(这样)则没有人怀疑他的行为了。

  《奇葩说》有一期柏邦妮说过一句话:善良是很珍贵的,但善良没有长出牙齿来,那就是软弱。所以我们要以德报德,以直处事。别人打你,你该“以直抱怨”,以直道而行,而不是一味盲目宽容,施以菩萨慈悲之心。

  正如爱默生所言: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二、不显金刚之怒,不见菩萨慈悲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有一位半神英雄,叫阿喀琉斯,是希腊联军第一勇士。阿喀琉斯的母亲是海神忒提斯,父亲珀琉斯却有凡人血统。

  母亲为了让阿喀琉斯拥有神一样的不老之躯,在他刚出生的时候,每天晚上用天火对其烤炼。可是这一行为被善良的人类,阿喀琉斯的父亲珀琉斯发现了,他不忍心年幼的儿子承受这种痛苦。母亲也就只好作罢。

  结果,阿喀琉斯凡是被天火烤过的地方,都成了刀枪不入的精钢不坏之身,唯独剩下了脚踵。

  后来,特洛伊战争爆发。阿喀琉斯作为希腊联军第一勇士,以一己之力,使希腊军转败为胜。然而,在一次战役中,阿喀琉斯被敌人射中了脚踵。

  一代战神,就因为父亲的一念之“仁”,葬送了性命。善良,有时候甚至是冷酷无情的,然而那可能才是真正的大善。

  太平广记中有个小故事,隋朝吏部侍郎薛道衡曾经游览钟山开善寺。

  途中,他看见一位小和尚从大殿走了出来,薛道卫便问他:“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金刚怒目圆睁,其他菩萨却低眉善目啊?”

  小和尚不假思索,立即回答:

  “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金刚和菩萨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背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 雾满拦江说过,慈悲犹如玫瑰,玫瑰最大的特点并非美丽,而是带刺。没有刺的,不是玫瑰。失去惩戒,不是慈悲。慈悲善良不是无脑无底线,不显金刚之怒,不见菩萨慈悲。

  XC法师说:菩萨见众生一切苦,心生悲悯,外相上则不拘一格,“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相”,有慈眉善目,也有金刚怒目。

  慈眉善目的菩萨是菩萨,“怒目金刚”何尝不是慈悲无量的菩萨呢?

  《法华经安乐行义》有云:若有菩萨行世俗忍。不治恶人。令其长恶败坏正法。此菩萨即是恶魔非菩萨也。亦复不得名声闻也。何以故。求世俗忍不能护法。外虽似忍,纯行魔业。

  意思是说,如果菩萨不惩罚恶人,令恶人败坏正法,这时菩萨也成了恶魔。为什么呢?为了世俗忍辱而不能维护正法,看上去是忍辱,但实际是行魔业!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中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为一商人,名善御,为救五百珠宝商人的生命和财产,杀死一个强盗。

  当时如果善御不管,立时就有五百人丧生失财,同时强盗也造下了谋财害命的重大恶业。如果告诉商人们,仗着人数多,商人们定将强盗杀死。那强盗也终有一死,商人也造了杀业。

  最后,善御选择了自己杀死强盗,救下了500个商人。他宁愿自己犯杀业,承受堕地狱的果报,但这救众生之心非但没有使他堕地狱,反而在来世成佛。

  不杀生,是慈悲;杀生,也是慈悲。这是杀生,但这更是慈悲。

  一时恻隐,包庇恶人,看似小善,实则大恶;

  惩处罪犯,看似冷酷,实则大善。

  对于恐怖分子,普京说:“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情。而我们的责任就是送他们去见上帝。”

  正义得以伸张,恶魔得以正法,就是最大的慈悲。

  面对一个饥饿的人,有人给他一条鱼,有人给他一根鱼竿,教会他钓鱼。前者看似善良,却只能解决他一餐之饥;后者看似无情,却能保他从此一生免于饥饿之苦。

  不显金刚之怒,不知菩萨慈悲。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看似严酷无情,其实有着仁者之心,它的存在,保护了善良的人,降低和约束了恶徒的恶行,并维护了人性天平。“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才是慈悲的最高境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金刚之怒       菩萨慈悲)(五明学佛网:金刚之怒       菩萨慈悲)  

 传喜法师:菩萨慈悲勇担众生业 

 传喜法师:弘扬观音菩萨慈悲救度众生的精神——观音菩萨法会 

 邪YIN害人又害己,菩萨慈悲度迷童 

 佛菩萨慈悲加持我考上了教师资格证! 

 透露获得观世音菩萨慈悲感应的神秘之法 

 文殊菩萨慈悲天下莘莘学子,启慧增智,富贵腾达 

 多次堕胎流产后导致不孕,菩萨慈悲加持闭经4月奇迹怀孕 

 地藏菩萨感应实录:全仗地藏菩萨慈悲力儿子祛病增福增慧 

 恭迎观音菩萨出家日,弘扬观音菩萨慈悲精神 

 恭迎观音菩萨成道日,弘扬观音​菩萨慈悲精神 

 菩萨慈悲保佑我断除YIN邪,恢复功名之身! 

 刘素云:《无量寿经》专题讲座第9集 三菩萨慈悲大权示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