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现观庄严论》讲记二十二


   日期:2018/9/24 19: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现观庄严智度窍诀论》。全论分四部分,

  甲三、论义分二(乙一、造论分支;乙二、所造正论)

  乙二、所造正论分三:

  丙一、针对欣乐广讲者之八现观分类分二

  丁二、广讲彼等之义分三

  戊一、广讲所抉择之三种智慧三个

  己二、(广讲能得之道智)可分为二 :一、道智之支分;二、道智之整体。

  庚二、(道智之整体或能依道智之特征)可分为三:一、声闻之道智;二、缘觉之道智;三、菩萨之道智。

  辛三、(菩萨之道智)可分为二个:一、见道之道智;二、修道之道智。

  壬二、(修道之道智)可分为二:一、修道功用;二、具作用之真实修道。

  癸二、(具作用之真实修)可分为二:一、后得有漏修道;二、入定之自体无漏修道。

  昨天我们讲了胜解修道、回向修道、随喜修道,这三个都属于有漏修道。为什么是有漏修道呢?因为三者均是后得位时,也就是菩萨出定时所修的道。虽然登地的菩萨,无论在出定还是入定时都不会离开修行,也不会离开见性的状态,但是他的入定和出定还是有区别。入定时没有分别,而出定时有分别,故而入定的时候叫无漏,出定的时候叫有漏。昨天讲的是有漏修道,今天讲无漏修道。

  子二、(入定之自体无漏修道)可分为二:一、现前功德的修行修道;二清除垢染的清净修道。

  二者其实是一个实体,这里是从两个侧面或者说从两个角度分类的。一个是现前功德的角度,一个是净除垢染、障碍的角度,从这两个侧面讲两个修道。

  丑一、(现前功德的修行修道):

  此自性殊胜 一切无作行

  立法不可得 是大义利性

  此处所谓“入定之自体无漏”的本性、本体是指现证离戏的智慧,现量证悟诸法的究竟实相。离戏是无分别的意思,即远离一切分别。现证离戏的智慧,远离一切戏论,远离一切分别,平等性。现证,现量证悟,这种智慧就是入定之自体无漏。菩萨入定的时候是远离能取所取,没有对立的,一切平等的状态。因为诸法的本体原本就没有任何分别。

  从道之诸法的主体或功德部分而言,它是极为殊胜的。一切道相智中,菩萨入定的状态,无漏的智慧,是极其殊胜的,是最主要的。从功德部分而言,其他功德都无法相比,所以也是极其殊胜的。

  下面也讲了一些极其殊胜的原因。如果不以该智慧来摄持,现证离戏之智慧,则依靠其他波罗蜜多也无法获证佛果;光靠布施、持戒、安忍、禅定是没有办法获得佛果的。

  我们以前讲《入行论·智慧品》也讲过,一切的布施等波罗蜜多都是为了智慧,以智慧波罗蜜多来摄持其他波罗蜜多,才可以到达彼岸,才可以获得究竟的佛果。否则,即使上供下施再多,仅靠布施也是不行的。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做慈善的,捐了很多很多钱,做了很多很多事,但大都是自私的,没有智慧波罗蜜多的摄持,所以这些人不可能获得解脱,也不可能到达彼岸,不可能获得佛果。

  持戒也是一样,社会上有很多戒律受持得非常清净、严格的人,别说根本戒,甚至连支分戒都不犯,都异常在乎。藏地有很多这样的人,包括我的同学,连法衣都寸步不离。但是如果没有智慧波罗蜜多的摄持,就不可能到达彼岸,也不可能获得佛果。

  还有安忍、精进、禅定等。汉地很多学佛人,受禅宗的影响,都特别重视禅定。现在也是,在汉地打坐修禅的人非常多,但是没有用。你真能入定,有禅定的功德,但是如果没有智慧波罗蜜多的摄持,也不可能获得解脱,不可能获得究竟的佛果。所以智慧波罗蜜多是很重要的,如果布施等没有其摄持,根本就谈不上波罗蜜多,仅仅是布施持戒而已。

  其他波罗蜜多若以现证离戏之智慧来摄持,就能获证无上菩提,可以到达彼岸,所以该智慧是极其殊胜的。佛经当中也曾说过:“如是般若波罗多,能作照明,可以遣除无明,究竟净故。”可以说这是一个依据。麦彭仁波切在此引用了佛陀在经中的教言。

  它的特征:对从色法直至一切种智(佛的智慧)之间的一切法无有实执与相执,以证悟离戏的方式来进行修持,无有所作之行。一切法,指轮涅一切法,即清净不清净的一切事物。无有实执是外境上肯定没有,无有相执是内心中浮现的相也是不存在,不存在是无有自性的意思。所作也是分别念,不会有分别念。

  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暂时的结果,一种是究竟的结果,暂时的结果是将住于诸法了不可得之法义,置入并安立于修行者相续。即证悟了不可得的现观,使修行者的相续当中产生。

  究竟的结果是能成就巨大的意义或利益——无上遍知佛果。修到这个时候,才不会有欠缺,我们的福德、功德都可以圆满。好比十五的月亮无有欠缺,之前有欠缺,功德、福德方面都不会达到最究竟的圆满。利益巨大,因为自利他利二利圆满,这样不仅自己可以获得永恒快乐,还可以让有缘众生也获得永恒快乐。

  上述讲的是修道,主要是从获得功德境界这个角度讲的。

  丑二、清除垢染的清净修道(一、清净修道之因;二、清净修道之自性。)

  寅一、清净修道之因(一、生起之因;二、旁说不生之因。)

  一个是在相续当中能生起的因,一个是不能生起的因。

  先讲生起之因:

  依佛及施等 善巧诸方便

  此是胜解因

  讲了三种因。

  作为清净修道之因,其外缘为依靠生生世世令诸多佛陀生起欢喜;

  生生世世当中都行持了善法,亲近了诸佛,使诸佛生欢喜。这是第一。意思是宿世中学修佛法,且比较如法,令诸佛生欢喜。如果修学佛法,却处处不如法,不可能令诸佛生欢喜。也可以这样理解。宿世中如法修行,我们只靠今生今世是不可能成就的!密宗,尤其是无上密法,都是即身成佛的方法,在一生一世中就可以获得究竟的佛果。今生我们遇到了大乘佛法,遇到了无上密法,遇到即是对大乘佛法,对无上密法生起了信心。以此可以证明我们曾经在宿世中精进地修行过。真的,我们很有幸,很有福报,大家应该珍惜。

  其内缘为在多生累劫中圆满行持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等波罗蜜多。现在有些人直接想一步登天,直接想见性成佛,此事难于上青天。你需要在宿世中先行持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等波罗蜜多,最后对智慧波罗蜜多产生了信解,也可以说是获得了智慧波罗蜜多,没有一蹴而就的。

  第三,并修持无缘离戏寂灭的善巧诸方便,这便是对清净修道生起胜解之因。

  无缘、离戏、寂灭。智慧波罗蜜多,通过各种善巧方便去行持智慧波罗蜜多。

  共讲了三个因。可以理解为生起之因。在什么样众生的相续中可以产生修道之功德?宿世中亲近佛陀,令佛生欢喜;宿世中行持布施等波罗蜜多;宿世中串习过智慧波罗蜜多、离戏智慧的人,最后才可以在相续中产生清净修道之功德。

  卯二、(旁说不生之因):

  诸法衰损因 谓魔所魅著

  不信解深法 执著五蕴等

  恶友所摄持

  这里共讲了四种。

  清净修道的违缘[非因],是令诸般若甚深法义衰损的遮障,也即所弃之因。包括:

  (一)因福报浅陋而被魔众之迷雾所笼罩,能力因遭受魅著而被压服与毁损,也就是用能导致僵化顽固、愚昧不化、极其愚昧不化、昏迷闷绝、愚钝无知的五种花箭,而令修道者五毒炽盛。

  魔王波旬每天给众生射五种花箭,为什么说是花箭?比如一朵花非常美,但它是有毒的,我们不能亲近它,否则会丧失性命。魔王波旬向众生射的花剑看似很美,很不错,众生都很难发觉。若中了这些箭,嗔恨、贪心、嫉妒、傲慢等五毒就会炽盛。贪心,觉得很美、很好。嗔恨心,以牙还牙。傲慢心,我比他强、我比她好……各种烦恼不断涌现。这些都是魔王波旬的化现。

  魔王波旬一刻不停地向众生射五种花箭。五种花箭代表很多箭,无明众生都中了这些箭,然后烦恼、造业,不得自由,无有快乐。所以,对修行人来说,魔力是非常可怕的。

  魔有外魔、内魔、密魔三种魔。外魔,稍微有点正知正见的人容易发觉。有人诱惑你,你会提起不净观;有人害你,了知因果,明白自己曾经伤害过他。内魔是自己内心的邪念邪见,对于有点修行的人也容易发觉。还有一种是密魔,很难发觉,很难分辨。认为是正确的、好的,是佛的摄受或上师的窍诀,其实不是。

  修行人中有很多这样的人遇到这种魔力,我们的团队中也出现过这种情况,觉得是上师的化现或是上师的意思,其实不是。还有些道友、弟子着魔了。我们以佛法来衡量,明明是错误的,但是却觉得是正确的。我觉得这些才是密魔。这是最可怕的,也是最难对治的。无法发觉、认知,更不可能去对治。第一,魔力非常可怕,如果有魔力的牵引,在你的相续中不可能产生智慧波罗蜜,不可能生起证悟离戏之智慧。

  (二)不信解修持大乘道的甚深离戏法门;

  不相信佛法,尤其是不相信大乘佛法,不相信空性之义理。

  (三)因法无我尚未串习,故而对五蕴等世俗法具有实执与耽著;

  有的人稍微有一点点觉悟,但是不串习,不串习就没有对治力。我也有亲身体会,串习是很重要的。即使你明白了,即使有了一些觉悟,但是你没有持续地串习,不可能有对治力,在你的相续中也不可能产生离戏之智慧。

  串习很重要。比如在你的相续中有一点闻慧、思慧,还没有达到修慧,如果不串习,永远不可能在你的相续中产生修慧。闻慧、思慧即不断再看、再观察。有的看一遍就满足了,观察一遍,就认为OK了。这样是不行的。要不断地去听闻,依量去观察,你相续中的智慧才能逐渐稳固,越稳定越有力量,才会把你往上推,你才会有提升。

  有些人即使学佛已经很多年了,甚至也明白了一些道理,有一些闻慧和思慧,但是他没有去串习,所以还在原地,没有一点提升。修慧有真实和相似的,通过相似生起真实的,在你的相续中有了修慧之后,还要打坐,不断地串习,提起正念,最后就可以现证诸法的究竟实相。但境界还需要提升。比如见性,一地好比初一的月亮,月亮是出现了,但月亮还要不断地增上,到十五时才会圆满,境界的提升也要靠串习的。

  现在在讲修道要靠串习。真正见性了之后,现证诸法的究竟实相之后还要不断地串习。你的境界、功德才能圆满。串习很重要。

  (四)因尚未亲近善知识,亲近善知识很重要,而被能使修道者背离无缘般若波罗蜜多的恶友所摄持。

  亲近上师善知识即经常听上师讲的法,不断地以上师的教言来调伏自己的内心。否则,即使天天在上师身边,也不叫亲近上师善知识。我们这些学佛人或弟子当中,天天听我讲的法,天天看我的微博。从微博里的一段话,就能找到所有的答案。仅仅靠微博的一段话,内心就能清净一天。早上看一看微博,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如果不断地去听闻上师所讲的法,以这些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相当于天天亲近善知识,时时不离上师的摄受,在你的相续中自然能产生无漏的智慧,自然就不会被恶友所摄持。

  现在我们的同修、弟子中也有这样的人,有的平时也不闻法,很容易退失道心。还有的人即使在山上、在上师身边,但现在是互联网的世界,整天不好好听课,不好好依教言调伏自己的内心,整天看网络上乱七八糟的东西,歪门邪道特别多。有些人被恶友摄受,退失了道心,进入了魔道、邪道。所以恒时亲近善知识,在你的相续中自然就能产生般若波罗蜜多智慧,你也不会遇到恶友。

  现在的恶友是非常可怕的。尤其是在汉地,歪门邪道特别多,很多居士都像发疯了一样,给你推荐各种,硬拉着你去接受这些,你随顺了,就落入邪道了。这种情况特别多。汉地的学佛人有个毛病,都不经过观察。比如说法门或上师,都是首先要观察的。佛讲过,龙钦巴大士也说过,不了解的时候不赞不谤。无论法门还是上师,都不要赞叹,不要诽谤,就不会造业,也不会伤害到其他人。但是很多居士根本不观察,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宣传、推荐,认为是好事,实际都是害己害他的。所以大家应该慎重,先观察,不要太着急。先观察、了解,观察、了解了之后,再去亲近、再去学,也不迟。

  以上所述,便是清净修道的不生之因。有这些障碍,在你的相续中就不会产生清净修道,不会产生菩萨的智慧。

  寅二、(清净修道之自性)可分为二:一、总说清净修道;二、别说清净修道。

  卯一、(总说清净修道):

  先讲了出处,即佛经里是怎么讲的。有总说和别说。

  关于清净修道的佛经,其中总说的有:“复次善现,色清净即是果清净”等等;除了色等法的自性清净之外,并没有什么果清净,最终我们获得的果位,也是彻底清净。

  下面是别说声闻、独觉、菩萨。

  别说声闻的有:“贪嗔痴三毒清净与色等清净无二”等等;关于独觉的有:“所知障清净之色法清净即是果清净;果清净即是般若波罗蜜多清净”等等,直至“无明清净即是行清净”;关于菩萨的有:“布施清净即是持戒清净、布施清净即是安忍清净”等等,直至“一切道清净”。

  果法清净性 即色等清净

  以彼二无异 不可分故净

  清净修道的本体:作为有境(内心)的所证沙门果法(修行人要获得的果位),也即将解脱道阶段之所断——实有耽著等铲除的智慧之清净性,也即是作为对境的色法等等的清净性。

  其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以证悟瓶、柱的谛实(真正的状态——自性),即可清净实有之耽执。实有耽执的清净与对境瓶、柱上面的谛实本来清净的清净是一味一体的。在证悟此等清净之后,也就不会再存在其他瓶、柱自身上面不清净的可能性,就像在清除眼翳之后,明见色法一般。

  因为有境照见对境真正的状态——清净自性,所以是一体的。就像患有眼翳之后,看不见物质的本面,但是眼病治好后,眼睛明亮了,就可以看到物质的本面了。

  这并不是以一种各自分别所断的清净,来尽除诸佛之不净,因为彼等境与有境的清净二者,并不存在两种能取所取,没有能取所取的分别;以心也无法分为两种;因其自性没有不同,所以无有种类的差异;又由于不存在众多的局部支分,因而以心也不可分为不同的异类,所以说,一切万法本来清净。

  以能取的智慧去照见,见到的是诸法的本性。从小乘的角度讲,还是有能取所取,是有分别的。但是从大乘的角度讲,都是一味一体的,不清净的是自己的心。当心清净时,就能看到原本清净的事物,看的清净,这时跟事物自性清净是一味一体的,没有能取所取的分别。小乘有能取所取的分别,但是大乘没有。当心有分别、染污的时候,看到的境也是染污的。当心没有分别、染污的时候,真正现见了诸法的究竟实相,此时一切都是清净的。分别念、染污心没有了之后,清净的心、清净的境就是一味一体的。

  以清净耽执内心与二取相执诸遮障之理,便可安立三乘证悟境界诸果法。因为在此等有境清净之际,如同摘除眼翳则可明见一般,而能如实现见外境之自性。

  能取上有染污,去除染污的程度不同,按染污清净的不同程度来安立三乘菩提果位。染污彻底清净了,此时分别念也就没有了。诸法的本体是清净的,显现的也如是。此时是一味一体的,只有一个清净的本面。

  对于外境的真实显现,能证悟其果法与色法的两种清净毫无差异,是以内心清净从而现见外境自性所带来的,而并不是以外境清净的自性,从而使安住于外境清净自性的内心通过造作而清净的。外境本净,心被染污。

  从真正意义上来说,虽然一切万法的原始是大清净的,为住于远离遮障的本体所摄持,但如同本是白色海螺,而在患有黄疸病的人看来却是黄色的现象一样。以颠倒心的染污,只能缘于颠倒之法,只有通过真实道的修持,才能逐步现见诸法的清净实相,这便是个中之关键要领。

  卯二、(别说清净修道)可分为二部分:一、清净果法之分类;二、此分类合理之因。

  辰一、(清净果法之分类):

  惑所知三道 断故为弟子

  麟喻佛子净 佛一切最净

  因为三乘的清净,是以作为能取的所断贪欲等烦恼障,执著三轮为实有的所知障(断除对外境的执着,但是内心的执着还是没有断),建立在能取之上的所取分别,以及各种道障来安立三道障垢的断除或者清净的,所以分别为弟子声闻乘、以麟喻所代表的独觉,以及诸菩萨佛子的清净。另外,由于佛陀出有坏彻底清净了一切二障习气,所以是最究竟的清净。

  声闻断除了对自我的执着,缘觉在此基础上断除了对外境的执着,菩萨又断除了对内境的执着。诸法的自性是大清净,轮涅一切法都是一个自性,都是清净的,好比灿烂的天空。灿烂的天空被云遮挡了,声闻把东方天空上的云驱散了,现见了一部分灿烂的天空,但是南西北方的天空上的云还在。缘觉在此基础上把南方的天空上的云驱散了,同时又现见了一部分灿烂的天空。菩萨在此基础上把西方的天空上的云也驱散了,现前了大部分的灿烂天空,但是还有一点云彩。佛把北方天空上的云彩也吹散了,整个虚空的云彩都吹散了,现前了整个灿烂的天空,就是佛了。天空是不可分割的,但是可以产生一部分云,这样就安立了声闻缘觉菩萨乘,当云彩彻底被吹散、消失了,灿烂的天空现前了,就是佛了。

  辰二、(此分类合理之因)可分为二:一、真实之因;二、遣除于此之疑。

  巳一、(真实之因):

  对治九地中 上上等诸垢

  谓由下下等 诸道能清净

  如果有人认为:为什么说诸佛是究竟清净,而声闻缘觉却是片面清净呢?

  因为,作为针对欲界、四色界与四无色界自身,也即三界九地中修道所断的上上等诸种障垢的对治——大乘下下品入定修道智慧等诸九道,是能够清净诸障垢之因。由于声缘阿罗汉不具备如此殊胜之修道,唯有佛陀才获得了以大乘九种修道分别清除九品障垢的果位,因而诸佛是最清净的。

  所断有见道、修道之所断,分成九品。三界的障垢分为九个,三界的修道所断也分九品,以九品修道作为能断,九品障垢作为所断。所断是上上,所证智慧是下下,这样相应的。

  所断也有九品,能断也有九品。所断是二障、障碍,能断是修道智慧。比如所断之障碍是上等的,相对应的能断之修道就是下等的,以下等的能断,断除上等的所断。上品粗大的二障,以下品修道的智慧就能对治。二障越细,障碍越细,能断的智慧越要上等的才能对治。

  巳二、(遣除于此之疑):

  关于断除于此之争,以经书中的“此般若波罗蜜多不可为药、永不执著、无有所获”等内容,就能依次扫除视般若波罗蜜多为断除之对治、勤作而生以及所获等谬误。

  如果有人提出疑问:如前所述,针对从上品开始的依次九种修断,而有从下品开始的依次九种对治,这个能断智慧就是大乘的九种修道。但这并不是以使障垢最清净的能净之因[上品对治],而产生最清净的结果[断除上品所断]是不应理的;另外,以一界所有之对治来遣除三界的障垢,也是不合理的。

  大乘小乘断除所断时都是同一断除的,此处有两个疑问。

  由断诤门中 道能量所量

  由是平等性 遍对治三界

  刚才所说的“针对上品所断而安立下品对治”等内容,并不是不合理的(这个是合理的)。

  因为,在胜义当中,所断与对治,上品与下品都是不可成立的。即远离一切边戏,没有对立法;但世俗中是有对立的。

  而在世俗中,如同在清洗衣服上的污垢时,去除细微污渍,洗衣人需要付出巨大的劳动才能洗干净;而洗涤粗大的尘垢,洗衣人却只需稍费功夫便可令其干净的比喻一样。将大乘的第九种修道成立为障垢最清净之对治,是周密合理、天衣无缝的,由此便可以作为断除诤论的方法。

  越粗大的污垢,越容易洗干净;越细微的污垢,越不易清净,需要费很大的功夫,反复搓洗,才能清净。同样,对治粗大的烦恼,用如初一的月亮一样不够圆满的下品智慧也可以对治、清净。但是,对治细微的垢染,就需要用上等的智慧,比如十地末的究竟智慧,才可以对治。所以,以下等的修道对治上品的烦恼、以上等的修道对治下品的烦恼,是非常应理的。以上遣除了第一种疑惑。

  作为大乘修行者,尤其是已经见性的圣者菩萨,作为修道入定离戏之智慧,在胜义当中,能量之智与所量二谛并不能分别为异体的对境与有境。以证悟平等之性,就可以成为普遍摧毁三界所断的对治,这便是我们所承许的大乘所证的殊胜之处。

  有关宣说此理的经文包括,以“清净不可寻……”来阐明平等之理;以“清净欲、色、无色三界不可生……”来彰显摧毁三界所摄之所断的对治。

  诸法的究竟实相只有一个,也叫一真法界,是不能分别的。大乘菩萨照见诸法的自性时,从对境、有境的角度也没有分别,是一起见,统一断。如果所见、所证是这样,那么所断也是同时的,所以是应理的。

  修道分有漏和无漏两种,今天讲的无漏,即清净修道。是从两个角度分,一个是所证的角度,一个是所断的角度,但其实一个实体。

  《现观庄严智度窍诀论释》中道智品第二宣说完毕。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上师仁波切宣讲于2018年7月15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真堪布       现观庄严论)(五明学佛网:达真堪布       现观庄严论)  

 任杰居士:《般若经》与《现观庄严论》之注疏 

 金易明教授:弥勒菩萨《现观庄严论》思想体系略述 

 达真堪布:末法时期的众生有两个特点 

 达真堪布:六度新解(二)疫情期间如何修持安忍、静虑、智慧 

 达真堪布:若是你有智慧到处都是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 

 达真堪布:疫情期间如何修持佛法? 

 达真堪布:让隐身的化身佛切换到在线状态 

 达真堪布:拜财神灵验的关键是什么? 

 达真堪布:透过无常找到永恒 

 达真堪布:认真不是执着,放下不是放弃 

 达真堪布:为了平安幸福,不要吝惜你的祈祷 

 达真堪布:今年,你要集的福都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