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之定散门(五)


   日期:2018/9/23 7: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观经四贴疏讲义】《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之定散门(五)

  上回我们说到七门料简第五门定散门的第二个问答,这第二个问答:

  【问:未审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备不虚,何机得受? 答:解有二义。】

  前面已经将第一义说完,今天来说第二义。

  【二、出在何文者,即有通有别。】

  “出在何文”,就是说定善与散善的经文出在什么地方。善导大师在解答这个问题,用通与别两方面来解释。首先信愿将疏文读一遍,然后再来简要解释。

  【言“通”者,即有三义不同,何者:

  一、从“韦提白佛,唯愿为我广说无忧恼处”者,即是韦提标心,自为通请所求。

  二、从“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者,即是韦提自为通请去行。

  三、从“世尊光台现国”,即是酬前通请“为我广说”之言。虽有三义不同,答前通竟。

  言“别”者,则有二义:

  一、从“韦提白佛,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者,即是韦提自为别选所求。

  二、从“唯愿教我思惟,教我正受”者,即是韦提自为请修别行。

  虽有二义不同,答上别竟。】

  首先来说通义。言“通”者,这个“通”字,就是韦提希夫人通愿十方净土、通请去行。如来光台现国,通现十方佛国,答韦提希夫人之通请。

  “一、从‘韦提白佛,唯愿为我广说无忧恼处’者,”这就是欣净缘的经文“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

  韦提希夫人受到逆子阿阇世太子的苦恼,希望释迦世尊为她广说无忧愁苦恼的地方。“广说”就是广说十方清净的佛国。十方清净的佛国与西方佛国同样无忧愁、无苦恼,因为十方清净的国土与西方极乐世界同样是涅槃界,永离忧愁与苦恼,韦提希夫人说我当往生。“往生”这二字是出自《观经》,现在一般佛弟子所说的往生,与世尊在《观经》所说的往生,实在有一段距离。现在人说往生就是指死亡,其实死亡是不是往生?不一定!因为若死到三涂六道,就不叫做往生,就叫做往死。于娑婆人间死后,神识前往西方极乐世界,才叫做“往生”。所以“往生”这二字有三层的道理,我们念佛的人常常说往生,一定要明白:

  第一、往生的地方是清净的佛国。如果到三涂六道轮回受苦,就不叫做往生。

  第二、往生的方法是莲花化生。我们念佛到西方极乐世界,不像在娑婆人间出生,待在妈妈的肚子中十个月胎生,不是!是莲花化生。

  第三、往生的果报是得到永生无量寿。如果在三界六道就不是永生无量寿。所以我们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能够得到与阿弥陀佛同样无量的光明、无量的寿命。所以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若翻译汉语就是“皈命无量寿佛”,我们每天念无量寿佛的圣号,当然目的就是要得到永生无量寿。

  可是我们若没有往生到西方佛国,什么人在六道里面能够永生无量寿呢?在人间纵然长命百岁,百年的光阴也非常的短暂,一弹指顷就过去了,一眨眼就是一辈子,所以人世间没有什么好留恋,不值得去追求。一个真实体解六字南无阿弥陀佛的行者,必然是一心一意求愿往生西方净土。所以前面的疏文,善导大师跟我们说:

  【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为什么在这一段疏文,我们要详尽一再重复的说?因为很多人,虽然念南无阿弥陀佛,但不是一心信乐的称念,不是信心欢喜的称念,内心充满疑惑、苦恼、担心、惊慌、不安。念南无阿弥陀佛,内心有这么多的无明烦恼,这种心就不是一心信乐了。甚至所谓皈依三宝的佛弟子,很多人念佛也未必是要求愿往生西方佛国。有的人想下辈子再来人间出生,当有钱人的孩子,这样不是求愿往生哦!是求人天的福报而已。所以没有信、没有愿,虽行念佛,也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回,信愿有引印光大师的开示,印光大师在《文钞》一再开示,净土法门注重信愿,有真信、有切愿,才是如理如法与六字南无阿弥陀佛相应。印光祖师在《文钞》开示说:

  【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虽具足惑业之博地凡夫,但能信、愿、念佛,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虽然我们是充满烦恼惑业的博地凡夫,但是我们若能真信、切愿,即可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往生西方佛国。

  印光大师这段话的开示,刚好与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一样的意思。文字虽然不同,意义一样。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信愿法师:《观经四帖疏》)(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信愿法师:《观经四帖疏》)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后记:敬请深思 本愿名号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结语:闻佛誓愿 深思起行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十、恶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九、悲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八、念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七、弃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六、本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五、病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四、本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三、往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二、玉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