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星云大师:《金刚经》|究竟无我分第十七(下)


   日期:2018/7/20 3: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金刚经 第17品上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白话文

  三、一切法皆是佛法

  经文中所言「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此句是解释如来法身的,即是不随诸法生灭去来,如如不动之义。佛陀已证得此「不变异”之理,以离相无住之智,彻证真如,名为「如来”。因众生妄想执着,盖覆真如,不知法身不生不灭,遍一切诸法。

  真谓不妄,如为不变异,佛陀所得之真如菩提之法,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不可以色相见,不可以言说求,故为「无实”。但是不异色相外有平等真如,不离语言外,别有实相妙理,故为「无虚”。所谓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集经》卷第三:

  言菩提者,名为寂静;寂静者,名为一切法真如。问曰:「善男子!所言真如;真如者,于何法说?”答曰:「善男子!言真如,真如者,名为空;彼空不生不灭。”问曰:「若如是一切法空,是故一切法不生不灭。”无所发菩萨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说,一切法不生不灭。”问曰:「若如是,何故如来说有为法皆悉生灭?”无所发菩萨言:「善男子!为思痴凡夫着生灭法故;诸佛如来,以大慈悲,为护惊怖,随顺世谛,作如是说诸法生灭,而一切诸法不生不灭。是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应知诸佛,应知诸佛法,应知诸众生,应知诸法,应知自身,应知身法。”

  诸佛护念众生,免除惊怖,因此随顺世谛,而言生灭。如经文中的「一切法者”,佛依俗谛而立,世谛语言皆合道,絃歌瓦竹,无不传心。「即非一切法者”,佛依真谛而说,以一切法,体性空寂,本无有世界众生,因此不可执着一切法,是真如佛法也。「一切法,皆是佛法者”,此依即俗即真,为中道第一义谛而说。了知诸法性空的真谛,眼前的染净圣凡,情与无情,世出世间等等,无一不是佛法。能闻翠竹的呼吸,黄花的脉动,独坐高高大雄峰顶,与溶溶之水,奔湍于迤逦的人间行路。

  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公元一○四五~至一一○五年),号山谷道人,是一位好佛的居士,常出入禅门,而且还是临济宗黄龙派黄龙祖心禅师的法嗣。

  黄庭坚喜作艳词,常参谒圆通秀禅师。有一天,圆通秀禅师对黄庭坚叱喝道:「你的诗词书法之妙,甘心就与艳词为伍吗?”然后举当代李公麟画马精勤之事,黄庭坚幽默地说:「这岂不是把我复置于马腹中吗?”

  圆通秀禅师呵斥道:「你以华丽的词藻迷惑天下人的心,岂止是要把你复置于马腹中,恐怕是要把你变成牛去犁地。”

  黄庭坚悚然悔谢,因此绝笔,津津乐道于禅,并着《发愿文》,痛戒酒色,每天不食鱼肉,只是早上喝粥中午吃饭而已。

  黄庭坚有一天去参谒晦堂禅师,乞求指引参禅悟道的捷径。晦堂禅师问:「如孔子所说;两三个学子以我这里为隐适处么?我无隐适处与你”。太史(指黄庭坚)居俗家,如何谈论禅门中事呢?”黄庭坚正准备回答,晦堂禅师说:「不是,不是!”黄庭坚听后迷闷不已。

  有一天,黄庭坚陪同晦堂禅师游山,山岩桂花盛开,幽香远播。

  晦堂禅师问:「太史闻到花香没有?”

  黄庭坚说:「闻到了。”

  晦堂禅师说:「我无隐适处与你。”

  黄庭坚明白其意,随即礼拜之,并说:「大师真是如此老婆心切。”

  晦堂禅师笑着说:「只要你到家就行了。”

  山岩的桂花盛开,香气四溢,无半分隐藏,只是吾人六根充塞华丽的声色,那里闻得到花开的馨香呢?参禅悟道,不被根尘、语言、文字所转,勘破见闻觉知的虚妄,洗净内心的铅华粉墨,六根门头不生幻象时,方知此时凉风习习,池中一片蛙鸣,袅袅的村花,早占尽满畦的嫣红姹紫。

  四、菩萨通达无我法

  什么才是「真菩萨”呢?即能通达无我的人。以真谛的立场,一切法都是不可得的,要破除我执(菩萨之相),法执(菩萨之法),因此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不执着「我等四相”,泯绝能度所度的法相,菩萨于修因上要无住离相,如此才是「真实菩萨”。

  佛陀以无我不着相的修行,告诫菩萨行者,不要被「能度所度”的法相障道,更不可落入二乘偏空的执着。经文中有三番「即非菩萨”。

  (一)约能发心: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二)约能度生:菩萨亦如是,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

  (三)约所严土: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佛陀以此发心、度生、严土再三嘱咐,菩萨要融通无我,如月行空不留不碍,不入世间妄情,不落出世圣解,方为真实发菩提心的真菩萨也。《大乘十法经》言:

  云何菩萨摩诃萨正观诸法?善男子!若菩萨作如是观:

  一切诸法如响声,生灭坏故。一切诸法性灭,离烦恼故。

  一切诸法离心境界,无体性故。一切诸法不可求,灭爱憎等心故。

  一切诸法无着,离烦恼境界故。一切诸法如芭蕉,无坚实故。

  善男子!菩萨如是观,名为正观诸法。

  菩萨正观诸法,通达无我法,才能远离颠倒梦想,发起无畏的真心,往还娑婆,如莲花出水,只取香味,不着烦恼泥尘。

  石头自回禅师世代都是石匠,人们都叫他「回石头”。

  石头目不识丁,却渴仰佛法,时常请和尚帮他读诵经书,经书听得多了,自然也能背诵不少。

  后来,回石头离家到大随禅师门下当杂工。寺中要他凿石做工,他手不离铁锤,口不停背经。大随禅师见他每日如此,就对他说:「你今日叮当,明日叮当,死生到来时怎么办?”回石头把手里的铁锤一扔,就跟着大随禅师进到方丈中。大随禅师要他停止背经,放下对文字的执着。

  有一天,回石头又在凿石,手中的石头十分坚硬,回石头使尽力气狠狠的锤下去,刹时火花四溅,他于火花中忽然省悟。

  回石头走到大随禅师的方丈中,顶礼说道:

  用尽功夫,浑无口鼻。

  火花迸散,原在这里。

  大随禅师一听,明白他已彻悟,于是就授给回石头一套僧衣。

  有一次,回石头上堂说法:「参禅学道,若不明自心,就像人在井里,还在叫渴一样。一天当中,行住坐卧,转动施为,有个什么是不动的?眼见耳闻,何处不是路头?若识得路头,便是大解脱路。你们看我老汉有什么比你们强的?你们又有什么比我差的?懂了吗?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波心说给谁听?”说罢下座而去。

  回石头禅师,放下经书的糟糠,回头凿取自性的火光,再没有口鼻的论议计量,火花迸散时,才知平日用尽功夫,不在别处,就在这里。《金刚经》不断地粉碎我们内外的妄想,像把铁铲要凿开我们自性的火苗,直至叮当一声,根尘迸落,口鼻俱丧,那时,吸尽三万六千顷湖水,眼见耳闻,皆是解脱路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金刚经       星云大师)(五明学佛网:金刚经       星云大师)  

 唐仲容居士:《金刚经要义》总结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金刚经义随说 

 傅味琴居士:《金刚经》四句偈的开示 

 陈兵教授:《金刚经》宗要释论 

 王雷泉教授:《金刚经》是怎样一部经典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白云禅师:金刚经集义 

 杨佛兴居士:如何参究金刚经妙旨 

 演培法师:金刚经概要 

 吕澄居士:金刚经三义 

 李利安教授:《金刚经》玄奘译本对罗什译本的补正作用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第十二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