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有福之人,具备的六种心态


   日期:2018/7/12 7: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

  谨言慎行,虚怀若谷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智慧的人从不多说话,到处说长论短的人也不是聪明人。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舌头本是最柔软的,但有时又会变成最锋利的武器。

  北周大将贺若敦为人口无遮拦,在临死前,他将自己儿子叫至床边,用锥子将儿子的舌头刺出血,以此告诫儿子说话要注意分寸。

  有福之人一定是谨言慎行的,有时候管住自己的嘴巴就等于守住了自己的福气。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谦虚的人总是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能体贴尊重他人,不会盛气凌人。

  当你怀有谦卑之心低调生活时,你的朋友都会成为你福气的来源。

  2

  活在当下,心无挂碍

  对于当下,我们有时过于执着,争名夺利之心炽盛,思前想后,太渴望于将事情办好,往往弄巧成拙。

  禅宗德山宣鉴禅师少年时去游历,路上饿了,要买点心。卖点心的老婆婆见他带着《金刚经》,于是说:“我有一个问题,你能回答得上,我就免费送点心给你。《金刚经》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知道你点的是哪个心?”他一时语塞。

  开悟以后,他对弟子说:“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则虚而灵,空而妙。”无事于心,是不被事所转,患得患失;无心于事,是就事论事,灵活处理。

  活在当下,心无挂碍。

  3

  少气多闲,身忙心闲

  忙中有闲、身忙心不忙的人,才是真正的潇洒。

  《文中子》有言曰:“上士闭心,中士闭口,下士闭门。”从下士至上士,指的是人的一段心境递进的过程,我觉得把“闭”改成“闲”字更好。从字面看来,就好比人为了寻求安静,有人只能选择关门关窗,以减弱环境噪音;而有人却能静坐不动,心静自然周遭静。

  毛泽东读书的时候,喜欢在人来人往的闹区看书。别人不理解,他说:“读书人应该在任何的环境之下都能字字入心,才算是读书”。

  伟人的光彩,折射出“存乎一心”的高度,如庄子所言:“唯止能止众止。”在这越是浮躁喧嚣的世界里越要保持内心的闲静。

  4

  遇事不计较

  做人,赢在格局,输在计较。

  曾国藩说:“士有三不斗:勿与君子斗名,勿与小人斗利,勿与天地斗巧。”

  不计较,就不会将自己拉入争斗的漩涡,不被尔虞我诈所累;不计较,就不会树立太多的敌人,不会时时遭人陷害;不计较,就能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充沛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因为事事不计较,一门心思做实事,曾国藩创下了九年内连升十级的官场奇迹,终成一代名臣。

  遇事不计较,强调的是气度和胸怀。所谓有容德乃大,有忍事乃济。遇事不计较,再棘手的难题,也不怕处理不好。

  5

  常存善念,与人为善

  人行善,福虽未至,但祸已远离。人行恶,祸虽未至,但福已远离。

  行善,不避小事,贵在坚持。它会慢慢改变你的心态、进而改变你的气质,甚至你的容貌。年岁渐长,那些温柔和善良刻在脸上。

  一个人修行到深处,才开始明白:行善,求的不是福报。作恶,也无需神明的惩罚。

  善,是神的恩赐,他赐予人类善良是为了让人的生活变得更好接受了这恩赐的人,从此过上了一种有价值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变得快乐而富有意义。拒绝这恩赐的人,心里始终是残酷而冰冷的,他们活了一世,却从来没有尝到温柔善良的滋味。

  6

  孝顺父母,懂得感恩

  古人说,“父母大如天,万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爱,那他还能去爱谁呢?

  一个孝顺父母的人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懂得别人的付出,也愿意为别人付出,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厚道的人。

  懂得感恩的人,会去努力。用辛勤的汗水筑就成长的阶梯,回报那一份深深的期冀。

  懂得感恩的人,知道珍惜。纵然山遥水远,深情也会牢记心间,任时光流转,温暖的爱永恒不变。

  懂得感恩的人总是怀着深情与期待,他们知足、惜福。他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拥抱未来、拥抱幸福。

  (转载)


  持续放生者,受佛菩萨、天地一切神仙赞叹护佑,必然有求必应。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一功德

  学佛为成佛,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力决定往生净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YIN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福报       心态)(五明学佛网:福报       心态)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禅坐者的心态 

 惟觉法师:福报与因缘 

 惟觉法师:如何累积福德、增长福报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四、善用钱财福报大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用功的境界与心态 

 净界法师:福报大的人怎么厌离娑婆? 

 净界法师:福报越大修学净土的障碍越大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真正的进步是心态的转变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有福报的生命 

 万行法师:心态决定结果 

 开愿法师:心态的稳定是参学的基础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修福报才能修得财源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