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谈天说地问自己之每周一经节目


   日期:2018/7/2 9: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列位朋友:

  于佛陀正法不知不闻者,是为无闻凡夫;已有听闻而眷恋不捨五藴喜乐者,是为痴迷众生。

  无闻凡夫、痴迷众生为色物驱使,色物欲望即是魔,所以凡夫众生亦即是魔子魔孙。隨魔系缚流转生死、永无宁日,无量悲凉者矣!

  若能回头解脱者,是为智慧!且听如来圣人如是说吧:

  第72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愚痴无闻凡夫,不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故,于色所乐、赞叹、系着住,色缚所缚,内缚所缚。不知根本,不知边际,不知出离,是名愚痴无闻凡夫。以缚生、以缚死,以缚从此世至他世;于彼亦复以缚生,以缚死,是名愚痴无闻凡夫。随魔自在,入魔网中,随魔所化,魔缚所缚,为魔所牵;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多闻圣弟子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故,不贪喜色,不赞叹,不系着住。非色缚所缚,非内缚所缚;知根本,知津济,知出离。是名多闻圣弟子,不随缚生,不随缚死;不随缚从此世至他世;不随魔自在,不入魔手,不随魔所作;非魔所缚,解脱魔缚,离魔所牵,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72经译文:

  注:津济:津者:渡口,水陆要冲。济:渡水,渡所。即:出离通行的关键出口,出处。

  感悟:杂阿含经自始至今第72经,都是在向人们揭示一个道理,即小至人身,大至宇宙,其小无内,其大无外,都是生存在色、受、想、行、识五蕴物质世界的蕴含之中。从中生息繁衍,变易不止;演化万物,刹那不停;周而复始,亦无终止。

  佛陀远离、超越之上,旁观五蕴,历历在目。而生存在其中的生命,愚痴无知,苦乐其中,不能自拨。

  佛陀慈悲,晓之以理,首先剖析人身、世界是由五蕴组合而成的道理,以及生存在其中的生命,从中的感受。从而启发有智慧的生命,觉悟其中。指出奋然自拨,努力超出的道路。指出人们感知的苦因,是贪恋世俗喜乐,招感纯大苦(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聚。

  若要摆脱,就应正确认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特点。佛陀反复的启发、教导、训示人们,目的在于使无量愚痴无闻凡夫,逐渐成为多闻圣弟子,从而实现自我解脱。在客观上讲,人们的身心都是物质构成的,在由五蕴组成的物质世界里,看到物质利益,就是心在之处,追逐不舍。在五蕴面前深著“我”,“異我”,“相在”,深深地打上“我”的烙印,心物一元。

  佛陀智慧,英明,正是看到众生的生死轮回的关键,桎固。就如何改变对五蕴的看法?捨弃物质追求;即是捨弃苦累;解除障碍;任运自由,得大自在这个问题上。佛陀苦口婆心,用尽各式方法,就是要达到苦边这个目的。他奋斗终身,大愿不止!我们只有学习、研讨到这样程度,标示接近了佛陀的真实心意、境界,也算是多少懂得一些佛心了!

  译文:正如我所闻知的一样,一个时期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园中。一天世尊告诉诸位比丘说,有五受蕴,即色、受、想、行、识。愚痴无闻凡夫,没有能做到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所以他们对色产生快乐、赞叹,乐著常住其中为色所束缚,各种活动均受五蕴所制约。在内受、想、行、识束缚思想;在外束缚形体活动。虽终日为所束缚,却从来不知道束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也不知道这个束缚什么时候能到头,它的边际又在哪里?也从来没有想过出离。这样的人即是愚痴无闻的凡夫,从束缚中得以生,又从束缚中得以死,生生死死从此世至他世,从此生至他生。还是在被束缚中展转生死,从无知觉。这样的愚痴凡夫,轻轻意意,随随便便地随魔所转;自入魔网,为魔所训化;为魔的束缚力所束缚,为魔力所牵引,受、想、行、识也是这样情景。

  而多闻圣弟子,能做到客观、公正、真实地体悟到色、色集、色味、色患、色灭、色离,所以他们不贪喜色;不赞叹色;不系著于色,于色无住。不是色的束缚所能束缚了的;也不是受、想、行、识内在精神上束缚所能束缚了的。识破了此束缚的根本是什么;知道从什么地方(处口、津济)得以出离,走什么样的解脱道路,能超越五蕴的束缚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能做到自觉从中出离的人,即是多闻圣弟子。他们是不会随束缚而生,随束缚而死的。也不会随束缚所转,从此世至他世,从此生至他生。更不随魔所转,入魔手;非魔所能束缚,不随魔所作;解脱魔缚,永不为魔所牵(什么是魔呢?你所喜欢的;你所爱恋不舍的事物、利益,即是魔),内心精神境界的受、想、行、识也是这样。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久見婆罗门,逮得般浧槃。

  一切佈已过,永超世恩爱。

  列位朋友:让我们沐浴在正法佛学的暖阳春风里,轻松愉快地渡过每一周,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修行)(五明学佛网:学佛       修行)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