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阴德要积得深且广,才能受用,才有力量转变我们的命运


   日期:2018/6/28 19: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阴德要积得深广,才能受用,才有力量转变命运。不积阴德,我们就会随着过去世所造的业力流转,这就是被命运限制住了。 广积阴德最好,因为遗留书本给儿孙,儿孙未必能读。留财富给子孙,常反而害了他们,使他们好吃懒做。

  我们必须深深体会到:我们人生总难免一死。一旦大限到来,一切东西都无法保留住。纵使自己的身体,仍然会舍弃,何况那些身外之物呢?一个人死了以后什么东西都不带走,而只有带走自己今生所做的善恶业,随着这善恶业去投胎受生(参见孛经抄)。所以古人说:

  ‘一日无常到,方知梦里人,

  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不要以为财富是你所拥有的。财物是‘五家’所共有的。那五家呢?盗贼、水灾(天灾)、火灾(人祸)、官府、败家子。告诉你,如果你没有广积阴德,当心这五家随时都可发生在你身上。你何不趁早利用这会朽坏的财物来做永恒的功德呢?财物太多别人看了会眼红嫉妒,肖小之徒知道了可能会做出对你不利的事情。可是阴德和智慧没人抢得走,最保险。而且阴德和智慧对于你的子孙和来世帮助太大了。不然,易经上怎么斩钉截铁地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为什么一般人大都‘富不过三代’,而范仲淹的家族竟能兴盛了八百年而不衰呢?因为一般人大都不懂得行善,而且无时无刻不在造恶念恶业,所以容易出败家子。一出了败家子,你再多的财富也完了。可是范仲淹不同,他积得阴德太多了。他当宰相,可是他死后,他家人却居然没有钱买棺材。因为他平时把所有的钱财都拿去救助贫困了。假如你也好像范仲淹先生这么做,你的子孙也一定会发达的!

  行善贵在及时努力。我们大家现在就开始积阴德吧!否则恐怕会太迟了。因为生命无常,我们并不知道死神何时会来临,所以应该趁早修善积福。

  ‘心田种德急修持,生死无常不可期。窗外日光弹指过,为人能有几多时?’

  —宋士元 ‘一年又一年,渐渐改容颜。始作儿童戏,看看白发全。

  莫造来生孽,回头种福田。休待无常到,修行早向前。’—缺名

  来看看这个“德”字,德从“ㄔ”字旁,“ㄔ”在象形文字里三笔划,分别是大腿(股)、小腿(胫)、足(脚),指人的步伐、行为,这部份是象征有形空间;右半部“十目一心”就体现出无形空间的景象,众多眼睛在看着人心。人心,肉眼是看不见的,所以十目指的是神的眼睛,就是“天”在看人。而人的心念符合神的特性下的行为就叫“德”,体现在人间就是人的真诚品性与善良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会为自己积下德份,将来会以福报体现,像当官、发财、长寿等。所以人的福报是按着每个人的德份来安排,人的命运是能被预知,这种预知命运的事迹,中外历史上数不胜数,许多**家都是个中高手。

  布施——获得幸福的秘密

  经常听到有人说愿意帮助他人,也就是布施,也有许多人想求佛菩萨保佑平安或发财。其实,什么是布施,什么是真正的布施呢?布施是不图回报的施舍,也就是说无所求的真心布施,才是真正的布施。

  真正的布施是不要求任何回报的。如果企望有所回报,就不是布施而是交易了。我们在祈求佛菩萨保佑的时候,我们又付出了什么呢?是否一心向善了呢?一个人布施后,而荫起控制受施者或受施团体,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布施不要企望别人的感激。人类是善忘的,但他们也一定会感激你的布施。真正的布施是不企望任何物质的回报:布施者和受施者,同样的不需要为布施而负责任何义务承担。

  佛教的布施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意义:布施让人接受和理解慷慨的真正意义。有些人布施是为了宗教的理由或信条,这种不正确的动机,不是真正的布施。

  佛教的布施是抑制个人物质的贪著,从而获得心的进长。一个人如果想获得心灵上的进长,就必须无我地布施;如果他有强烈的回报欲望,就无法生起正念,导致他更加的贪婪,一个人应该经常伸出援手,协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令他们获得利益,令他们快乐。

  当一个人在布施时,不仅仅是“身”的行动,“心”和“意”也一起行动。因此带来的是真正的快乐。慷慨和布施将使一个人获得提升。一个慷慨的人以慈悲心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他就是在布施。当一个人在布施时,生起的慈悲和善心,足够控制自己的自私和贪著。布施能生起智慧,布施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因此也成为第一波罗蜜;是佛陀在许多过去世中,寻求圆满觉悟的重要法门之一。—个人常做布施行,能获得自我的提升和三宝的加被和护持。

  人类布施的东西太多了,对饥饿者施予食物,对贫困者施予金钱。衣物、知识、技术、时间、精力,一切能利益他人的都可以布施。他可以专心聆听和祝福朋友;他可以不杀生,同时对那些生命垂危的众生伸出援手;他可以将身体的部份器官施予那些有需要者,如血液、眼角膜、肾脏等器官;有些人甚至以自己的生命作为布施。在佛陀觉悟前的许多过去世中,他不但布施部份的身体,有时连生命也布施出去,这显现了佛陀的慷慨和慈悲,也显现出人性的伟大。

  佛陀真正的无价之宝是他那大慈大悲的佛法。佛法让众生得乐。佛陀最大的布施是佛法上的布施(法布施)。法布施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当—个人以纯净的心接受佛法、实践真理,他的“心”与“意”获得无比的幸福、宁静和欢愉。实践佛法令残酷者生起慈悲心,令贪婪者变成慷慨,令嗔恚者懂得宽恕,令愚痴者获得智慧。实践佛法不仅于今世获得幸福,在证悟涅盘后,将获得更大的幸福。(转文)

 

 

a

  (转载)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一功德

  学佛为成佛,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力决定往生净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YIN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