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谈天说地问自己之每周一经节目 |
||
|
||
列位朋友: 有身既是病患之身;痛苦之身;五蕴束缚之身,要想修习成就解脱之身要行八正道,由此引深提高到一个新的学习层次。 下面请听圣人如是说: 第69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有身、有身集、有身灭、有身灭道迹。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云何有身?谓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是名有身。云何有身集?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染着,是名有身集。云何有身灭?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着,无余断、吐尽、离欲、灭,是名有身灭。云何有身灭道迹?谓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有身灭道迹。是名当说有身、有身集、有身灭、有身灭道迹。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69经译文: 誠如我闻,一个时期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园中。一天世尊对诸比丘说,我今天应当对你们说一说有关①有身,②有身集,③有身灭,④有身灭道迹相关的道理。你们要认真听讲,仔细思考,我现在就开始说。 什么是有身呢?所谓五种受蘊组成的身体就是有身。什么叫有身集呢?即是对五蕴当前及未来有爱恋之心;欲贪不止;喜乐俱全,就是有身集。什么是有身灭呢?于五蕴的现前、当来的爱恋之心,欲贪不止,喜乐俱全。把所有一切处,一切时乐著,尽断无余,清除(吐尽)干净,离欲,欲贪越欲贪(灭尽)是名有身灭。什么是有身灭的道迹呢?通过对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的修习过程,即是有身灭的道路。 这就是我对你们要说的有身、有身集、有身灭、有身灭道迹的具体内容与作法。也就是苦、集、灭、道迹。 久見婆罗门,逮得般浧槃。 一切佈已过,永超世恩爱。 列位朋友:让我们沐浴在正法佛学的暖阳春风里,轻松愉快地渡过每一周,谢谢大家! 列位朋友: “智慧” 一词,人们常用来形容头脑机敏超过常人的人。熟不知这一词原本出自“正法佛学” ,是用来确定一个修习人是否已经超越“欲贪” 思想境界的标准。世间人把“小道” 聪明也说成是智慧显然是不妥。 下面,且看如来佛陀是怎样定义“智” 的吧: 第70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说所知法;智及智者。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云何所知法?谓五受阴。何等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是名所知法。 云何为智?调伏贪欲、断贪欲、越贪欲,是名为智。云何智者?阿罗汉是。阿罗汉者,非有他世死、非无他世死、非有无他世死、非非有无他世死,广说无量,诸数永灭。是名说所知法、智及智者。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70经译文: 如是我闻,一个时期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园中。一天世尊告诉诸位比丘,我应当对你们说说:所知法;智、及成为具备此智的人。你们要认真地听,仔细想,我为你们说。 什么叫做所知法呢?所谓五受蕴,即是色、受、想、行、识叫做所知法。什么叫智呢?能够调伏贪欲,并断除贪欲,超越贪欲境界,是名为智。只有阿罗汉能做得到,故称其为智者。 所说的阿罗汉是什么样的呢?没有他世的死,也不是没有他世死;没有无他世的死,也不是就没有无他世的死。所以根本上来说,压根就不存在他世、非他世;死与非死的问题,一但成就了阿罗汉就与死与非死毫无任何关系。任凭你说出再多的数量的时间也是这样,因为俱备此智的智者阿罗汉,是解脱了五受蕴束缚的永远寂灭者!不会再讨论什么五蕴之内的“死与非死的话题了。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久見婆罗门,逮得般浧槃。 一切佈已过,永超世恩爱。 列位朋友:让我们沐浴在正法佛学的暖阳春风里,轻松愉快地渡过每一周,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