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念佛住不退转(一)


   日期:2018/6/23 7: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念佛的胜妙】念佛住不退转(一)

  早上我们继续来探讨《念佛的胜妙》,前面我们已经将前言的部分介绍完了,底下又引用了三十九段的经文法语来说明念佛的胜妙。

  诸经之中讲到念佛实在很多,但是我们如果没有将整部的《大藏经》都研读过,有许多经文在阐述念佛的殊胜微妙,我们并不知道。所以从诸经之中,信愿把有关于念佛的法语在说明念佛的殊胜微妙道理一一摘出来,总共有三十九段的经文法语,透过这一些经文法语,让我们对念佛的道理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建立我们对阿弥陀佛名号的真实信心。让我们在念佛的菩提道上念的法喜充满,修得自在解脱。

  念佛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可是对部分的念佛人而言,虽然整天念佛,心里却是忐忑不安。这就是肇因于他对于名号的意义不够了解,也是因为对阿弥陀佛的认识不深,因此对于往生这一件事情总是不敢在心中确定。本来念佛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在他心中却有诸多的苦恼。这实在是很可惜的地方,也是非常的遗憾。所以我们透过经文的法语来对念佛深入的了解。请看讲义的中间,以下引用经文佐证念佛的胜妙,并于文前略标胜妙之由,表彰文意,并作大纲。

  底下三十九段的经文法语,通通是经文,没有任何一段文是祖师大德所说的,通通都是世尊所说的。佛所说的话是真理,因为佛已经断除所有一切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业尽情空、福慧圆满。十法界之中最尊最贵就是等觉菩萨,如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弥勒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这一些了不起的大菩萨还没有智慧圆满,还没有神通圆满,还没有道力圆满。如果用数字来做一譬喻佛的智慧就是一百分,已经满分了,等觉菩萨的智慧是九十九分。所以佛不论神通、智慧、慈悲、道力都已经是究竟圆满,所以佛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因此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告诉我们,修学佛法一个要领,就是唯信佛语。唯有信受佛所说的话,如果佛所说的话与菩萨所说的话不一样,请问你要听佛的话还是菩萨的话?听佛的话。

  当然这是一个譬喻比较,菩萨所说的话不会跟佛所说的话有所不同。这是为了要让大家建立起唯信佛语的观念,所以这样善巧譬喻。也就是世尊所说的依法不依人。人只要在凡夫地,可以说,所说的话与佛的话不相应,那当然不能采信。所以佛告诉我们四依止的:

  第一依法不依人。

  乃是因为佛所说的话不会错误,是真实的,与真相相应,佛说话不会多说也不会少说,佛说话不会绘声绘影,佛说话不会加油添醋,佛说话不会与事实不吻合。我们凡夫说话,通常话经过一个人的传述就变了质,跟原来说话人的本意会有所不同。所以如果你听到有人在跟你讲佛法的道理,你感觉好像他所说的道理并不是很正确,你可以问问他,你所说的这些道理出自于哪一本经?如果他讲不出来,不是经典上的法语,你可以不用相信。如果是佛经的道理,那你非信不可。

  底下所引用的三十九段经文法语通通是佛经的经文,那你就不能不相信了,因为这一些话不是我信愿所说的,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那你要不要听?当然要听。你要不要信?当然要信。所以在每一段经文的前面有一句话,这句话是表彰文意做为大纲,犹如一篇文章的题目一样。还没有看文章的内容,先看文章的题目,我们就可以大概的知道这篇文章在谈什么样的内容。

  譬如一篇文章的题目是「百善孝为先」。你还没有看文章的内容,你也一定可以知道这一篇文章在讲孝道,对不对?是。所以大纲是信愿所拟的,经文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段文,念佛住不退转。

  底下所引用的《无量寿经》这一段经文在告诉我们:念佛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安住于不退转的菩萨阶位。请看经文:

  「《无量寿经》云: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无量寿经》有两卷,上卷讲法藏菩萨发愿修行的因果;下卷讲众生往生的因果。这一段经文是在下卷的经文之初,下卷的经文一开始世尊讲了第十八愿的成就文意义,这是开显第十八愿的精神。

  再来讲三辈文,就是上辈、中辈与下辈。三辈文是彰显第十九愿临终接引愿的宗旨。当然在三辈文的经文内容里面也有在彰显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的宗旨。

  这一段文是上辈文的半段,上辈文还有后半段的经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以分为上辈、中辈与下辈前。如果以《无量寿经》及《观经》做一融合,《无量寿经》三辈文与《观经》的第十四观上辈观、第十五观中辈观、第十六观下辈观,这样合起来一起看,那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上辈有三品,中辈也有三品,下辈也有三品,也就是三辈九品。从上品上生一直到下品下生,从《观经》我们知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不在莲华苞之内,上品中生在莲华苞里一宿,也就是一夜。一直到下品下生在莲华苞里十二大劫。

  那这样信愿要请问诸位菩萨,如果可以让你选择你要往生上品上生还是要往生下品下生?上品上生。对了,我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往生最高的品位—上品上生,不在莲华苞里面。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之后,直接拜见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随时可以进入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讲堂,聆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跟随阿弥陀佛学习佛法。法门无量誓愿学,就是这个时候在西方极乐世界学。因为当你念佛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你有无量的寿命,也就是永生不死,你可以天天到七宝讲堂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八万四千法门,你有无量的寿命,还有最高明最会讲经的大慈悲父阿弥陀佛的教导,你一定能够学成无量的法门,对不对?那信愿非常希望,我们南宣寺的诸位出家菩萨跟在家菩萨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上品上生之后,每天一定要到七宝讲堂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好不好?好,好的人请鼓掌!

  其上辈者,就是底下要讲上辈的行者所要修行的内容,舍家弃欲而作沙门,这就是舍俗出家第一种修因;发菩提心,第二种修因;一向专念无量寿佛,第三种修因;修诸功德,第四种修因;愿生彼国,第五种修因。所以你要往生上辈,也就是你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你这五点修因一定要好好的去做,一点一点如实的做到。

  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就是舍俗出家,舍弃了俗家。这个「舍」不是不要,舍就是内心里不执着于五欲俗家。事实上诸位在家菩萨,你们结了婚之后生了孩子,一家大小每天都为了工作,为了三餐,为了家庭忙得很。如果夫妻两人结了婚,过去世是因缘不好,而这一世结婚,夫妻在一起了经常会吵架,夫妻的关系可以说是一切人际关系最错综复杂的。「家」这一个字就是猪关在猪舍里,也就是过着很艰困的生活。所以我们如果没有跳脱这个框框,生生世世都在搞这一些。出生了之后,每天就吃喝拉撒睡,长大了要求学,再来上班,到了适婚年龄就要找一个异性对象结婚,结了婚之后有了孩子,全部的心血时间都为了养育照料孩子。每天工作拼的像一头牛一样,然后年纪慢慢的长大,孩子也到了成家立业,结了婚,又生了孩子,那你就升格当为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老来多病,而且子女各有家庭事业,各人忙各人的,老来也容易孤独,说不定子女不孝不奉养你,你就每天牵着一条狗在街上溜搭游荡,到公园去唱歌消遣。说不定还让子女把你送到赡养院,然后把你一生的积蓄用来供养医生,因为你生了病看医生需要钱。所以人生到了最后,就非常孤独、无奈、遗憾的走向尽头。死了之后当要躺下棺材叹了长长的一口气,唉,我就这样过了一生。请问你要这样过一辈子吗?不要。我想人生除了这样还有其它的路可以走,人生的方向百千万不是非走这个方向不可。为什么人人都一定要这样呢?不一定。当父母的都是希望子女到了适婚年龄,能够成家立业,对不对?你们当父母的是不是这样想法?总是以为把儿子结了婚,把女儿嫁出去了,你当父母的责任就了了。我告诉你,你的苦难就是从你的子女结婚开始,因为很多人甘于沉沦在人的所谓家庭美好天伦之乐。想一想,纵然一家人在一起很快乐,人生还有太多的痛苦、灾难等着你去受。尤其法身慧命,如果没有透过学佛修行你怎么解脱?不解脱那一定在三界六道轮转不已,无止尽的未来大苦等着你去受。想到这一点,你难道不觉得恐怖吗?难道你不应该害怕吗?

  所以我们的未来充满了大苦,我们没有智慧也没有远见,所以一个觉性很高的人看到落叶了,他就觉悟无常了。世尊当年住世的常随众这一些一千二百五十五位大阿罗汉当中,悟性最高的就是迦叶尊者,所以迦叶尊者是禅宗的第一代祖师。

  世尊在灵山会上讲经说法,这一天世尊拿着一朵金色波罗蜜华,也没说任何一句话就拈华微笑。这里没有华可以让我拈,譬如你们观想师父手上有一株金色的波罗蜜华。世尊就这样表演微笑着,什么话都没有说,迦叶尊者就会心一笑,所以世尊入灭前把佛法付嘱迦叶尊者,传承世尊的衣钵。并且把世尊的衣钵留在经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传给以后会在娑婆人间成佛的弥勒菩萨。当弥勒菩萨下降人世八相成道成为弥勒佛的时候,把世尊的衣钵传给弥勒佛。迦叶尊者的悟性很高,世尊赞叹迦叶尊者没有佛的教导,迦叶尊者看到落叶飞花,他就可以觉悟无常,就会好好修道。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不退转)(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不退转)  

 其它法师:实践亲证方不退转(海山老和尚)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后记:敬请深思 本愿名号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结语:闻佛誓愿 深思起行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十、恶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九、悲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八、念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七、弃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六、本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五、病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四、本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三、往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