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佛教自称宗教是“宗门”和“教下”,万万不能够误会


   日期:2018/6/23 5: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修学唯以自悟心性为主,不重经教,谓之宗下,依文字,起观照,证实相者,谓之教下,此佛家自称宗教也。」这是先说明佛法修学法门无量无边,像四弘誓愿里面所说的「法门无量誓愿学」,经典上佛常常讲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说明修行方法途径之多。但是再多的法门,不外乎宗跟教两大类,佛家称为宗门、教下,这是佛教自己称宗教的意思,跟我们现在一般观念当中的宗教完全不相干,这个诸位要知道。宗门是特别指佛门里头禅宗这一派,除禅宗之外,在中国古时候十大宗派当中,其余的九宗都叫做教下。所以宗门单单指禅宗。为什么这样分?因为禅宗跟其他宗的教学有个很大的差别,就是下手不一样,但是诸位要晓得归宿相同,殊途同归。因此则说宗教不二,因为它的方向是一致的、目标是一致的,手段不一样。

宗门的修学是以自悟心性为主,这是禅宗达摩祖师到中国来所传,它标榜的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这在大乘确实是顿教,成就非常快速,不必按部就班,要用现代教育里面的名词来说,这是天才班,不是普通班,因此它不重经教。可是诸位要晓得,它不是不要经教,而是不在经教里去下功夫,只掌握到纲领。六祖惠能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在这部经里只抓住两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抓住了纲领,枝枝叶叶统统不管,都不理会,从这个地方真的去实践。不是说听这两句就开悟了,我们听的太多遍了,为什么不开悟,人家为什么听了开悟,我们听了不开悟?我们听是耳听到了,心没到,心里面还是妄想分别执著,还是有住,还是不生心。所以这两句话是听到了,不是自己境界。他为什么开悟?耳到心到,把佛的境界完全变成自己的境界,自己跟如来无二无别,他得到了。他一听到无住真的就无住,像前面讲的,空有、双亦、双非全放下。生心,生个什么心?度一切众生之心,他真的生心了。

所以我们凡夫看六祖在黄梅跟五祖见了一面之后,就派到槽房里面去做苦工,这个事情只有他自己跟五祖两个人清楚明了,别的人没有一个知道。他在槽房里八个月,做的什么?修行、实践,真正契入无住生心。他在那个里面修的是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波罗蜜就是菩萨万行。所以人家是在生活当中活活泼泼的显示出来,一般人做不到。这是宗门的教学,是非常的手段,但是一定要对上上根人,不是这种根性的人没用处,你要用这个手段对付他,那就太残忍了,那是不应该。所以,教学要观机施教,要看他的程度,六祖是这样的根性,五祖用这种方法教他。就好像这个世间教学,老师观察这些学生,学生程度不一样,根性不相同,还有生活环境背景不一样,都要了解、都要清楚。然后教导的方法、原则就恰恰好适合,教的人很轻松,学习的人很愉快,那才能成就,不懂得观机就没有法子教人。

所以宗门的班是天才班,这是惠能大师在《坛经》里讲得很清楚,他所接引的是上上根人;换句话说,上中以下都不是他教学的对象,他的对象是上上根人。什么样的人才是上上根人?妄想少、烦恼轻,这就是上上根人。他本来妄想就很少,烦恼就很轻,这个方法很好,一点他就能悟入;如果对於一个烦恼重、妄想重的人,这个方法一点效果都没有,这是我们一定要清楚的。所以禅门接引的人,古时候跟现在不相同,古时候禅德真的是善知识、好老师,你不是这个根性的人他不要你,他会介绍你到别的地方去。这正是所谓「佛氏门中,不舍一人」,看你在我这里不适合,我这里录取的标准不适合;比这个标准低的,别的地方有,他可以介绍你到其他的地方去。这就是真正的善知识。

教下入门的方法就不一样,它接引的是中下根性;换句话说,上中下根性都有,都行,不像宗门,专接上上根人。它「依文字,起观照」,文字是经典,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教科书,由浅而深,由小而大,循序渐进,这样来开班教学,好像从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顺序渐进,这是教下所说的,教下的方法。依照经典所讲的原理、原则起观照,要用功去实行,渐渐的证实相。宗门是自悟心性就是证实相,它下手目标就定在此地,所谓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就是证实相,见性就是生实相。这是说两种教学,手段不一样,佛教自称宗教是这个意思,万万不能够误会。

摘自 金刚经讲义节要 (第三集) 1995/02

美国圣荷西 档名:09-021-0003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佛教)(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佛教)  

 普献法师:佛教与人生哲学 

 普献法师:佛教徒的财富观 

 圣轮法师:有机农业保健康 有机佛法清心丹─ 佛教的「有机 

 洪启嵩居士:佛教的神通 

 其它:佛教中镜花水月的喻像(董良) 

 其它: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其它:论佛教的财富观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附:佛教三字经(全文)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余韵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叙述古德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劝学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器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