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柏霖:九世同居,只一忍字


   日期:2018/6/11 17: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张公艺』是隋唐时候的人,经历过北齐、北周、隋朝、唐朝四个年代、四个朝代。经文讲『九世同居』,这个非常不容易,也就是九代同堂,「九世同居」。唐高宗封泰山,曾经亲临到他们家,问他们家族之间和睦之道,就睦族之道。张公艺先生写了一个忍字,一幅挂轴就写一百个忍字,都是写一个忍、忍、忍,写一百个字。唐高宗很称赞他,并且赐给他缣帛,缣就是绢类的那种丝织品,多用在赏赐酬谢之物,也可以做为货币,这个是「张公艺」。

  那在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有编辑一本《佛学入门》,这一本《佛学入门》是由基金会的创办人简丰文居士编辑的。末学曾经也在佛陀教育基金会开这个《佛学入门》课程,这本编得很好。这个《佛学入门》里面有提到张公艺这个人,叫「百忍成金」,它是说张公艺是五世同居,但是我们这一段经文是讲,九代同居,「九世同居」。张公艺他们的家是百忍家道兴,据说他发愿,他在他一生当中,他要行一百件大忍辱的事情。

  我们知道要成道,最难修的就是忍辱。六度里面,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到要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时候,都是要修忍辱的。你看六祖大师,在弘忍大师他的道场,他先到舂米房去舂米,事实上他已经开悟了,但是他在舂米房待了八个月,没有上法堂,那个就是在修忍辱。他师父给他用《金刚经》印证以后,用《金刚经》印证,然后袈裟遮围。他师父弘忍大师亲自到舂米房跟他印证,因为当六祖大师在见五祖弘忍大师的时候就跟他师父报告,他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即是福田,那为什么还要叫到舂米房去修福田呢?开智慧就是最大的福田。这个福田,最大的福田是什么?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证得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灭这个真如自性。

  结果五祖弘忍大师到舂米房去跟他印证的时候,六祖大师就讲他的开悟偈,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前面这四个是讲它的体,本体,我们这个心性的本体,是本来清净、本来具足、本无动摇、本不生灭,就是真如自性。但是它从体起用会产生无量无边的妙用,那就是「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你看你现在你每天,你眼睛一张开,眼见色、耳闻声都是真如自性的妙用,但是你迷而不觉,你日用而不知,这六祖大师说的。你天天跟佛在一起你也不知道,那就是你的佛性,你这个佛性跟释迦牟尼佛都一样的,生佛不二。

  后来五祖弘忍大师给他印证以后,决定把衣钵传给他。那他的师父亲自摇橹划船,六祖大师说,师父我来摇船就我来摇橹就好了。他师父说,不用,这个地方你地形不熟,我来摇。那六祖大师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迷惑的时候师父你度我,悟的时候自己度自己。所以六祖大师比较强调自修、自悟、自度,只有你自己度自己,佛菩萨只是跟你讲方法。六祖大师离开他的师父以后,到猎人堆待了十五年,做什么?帮猎人服务,帮猎人煮饭、煮菜。猎人把那个猎物抓回来以后,活的他就把牠偷偷放走,那他还要吃锅边菜,我们现在一般讲肉边菜,一锅里面都是肉,那他吃锅边菜,十五年。

  现在老和尚说,弟子跟老师学教,最少也要五年学戒。像净空老法师跟他的恩师李炳南老师是学戒五年,后来他自己自动再加一期五年,就十年。净空老法师跟着李老师十年,才有今天这个成就。所以净空老法师十年到了以后离开,开始弘法。有人问李老师说,这些学生里面这么多跟着你学教理、学讲经,有没有人得到?他说,有,得到的已经走了。净土法门法师已经走了,跟六祖大师一样。

  弟子问他说,你的衣钵传给谁?他说,「能者得之」,他说,开悟的人得到嘛,那惠能大师也叫能嘛,名字叫能这样,「能者得之」就开悟的人得到嘛。所以你看,一个明心见性的,大彻大悟的人,都还要在舂米房修八个月的福跟众生结缘,还要到猎人堆待了十五年帮猎人煮饭。换成是你,你愿意做吗?你说不定就早一点赶快出名,赶快讲经说法。六祖大师那时候还是居士,他一直到十五年以后,他认为因缘成熟了,三十九岁那一年,他去听印宗大师讲《涅槃经》。他是二十四岁开悟的嘛,待了十五年,就等于三十九岁,你看看二十四岁就开悟,就拿到衣钵了。那还是唐朝一千三百年前,那他还要待十五年,再等到三十九岁,还要看时节因缘。所以可见这也是在什么?在修忍辱。

  每一尊佛都要修这个忍辱,老和尚也是。他说,他跟韩馆长在一起,韩馆长护持他三十二年,管钱、管人、管事。老和尚说,他三个都不管,不管钱、不管人、不管事。老和尚说,刚好韩馆长当护法。所以老和尚说,护法是佛,弘法者是菩萨,韩馆长等于护持老法师,所以老法师说,没有韩馆长护持三十二年,就没有今天的净土法门法师,护法功德不可思议。你没有人护持,你很会讲经,也没有办法弘法利生。所以你看韩馆长,管钱、管人、管事,老和尚三个不管,统统把这个习气断掉。管钱、管人、管事,很烦,领众非常辛苦。

  智者大师说,他要不领众,他的品位会更高,他因为领众,所以外凡五品位,他还在观行即,观行即佛,外凡五品位,他是很谦卑的。印光大师说,智者大师他是谦虚,他说,他岂只是外凡五品位?他是东方小释迦,释迦牟尼佛的化身再来的,怎么会是外凡五品位呢?他观行即,他还没有进入相似即,相似即是圆教初信位到十信位,破见思惑、破尘沙惑才是相似即。智者大师很谦卑的说,我还没有破见思惑,我也没有破尘沙惑,他是外凡五品位,就是领众很辛苦。

  所以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当时在山中禅坐的时候,歌利王带着他的嫔妃到山上去游玩,歌利王就是累了,就睡着。他的嫔妃看到佛陀这么庄严,法相庄严,就过去跟佛陀请法。佛陀跟她们开示,要远离五欲之乐,要积功累德,所以她们那些嫔妃听了非常法喜。后来歌利王醒过来,认为佛陀动了欲望之心。佛陀说,我没有动了欲望的念头。他说,五通仙人都会有,还有欲望,你怎么可能没有欲望呢?佛陀说,我没有YIN欲之心。后来歌利王不相信,就拿刀割他,佛陀的耳朵啦、手脚啦、鼻子啦。佛陀说,我没有起瞋恨心,一如我刚才跟你讲的,我没有欲望之心。后来四大天王,四大金刚护法飞沙走石,让歌利王吓到了,向佛陀忏悔。佛陀就跟他讲,我没有起瞋恨之心,所以完全可以恢复。

  你看佛陀要到成道,还要修忍辱波罗蜜,这个就是忍辱成金,各位不要把它小看说,我修一百件忍辱可以得很多的黄金,我的体悟不是这样。「百忍成金」就是百忍成道,道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清净心。「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为什么叫「身金色」呢?阿弥陀佛的身是金色的吗?在表法上来讲的话,在相上讲是金色的,我们现在看都是金色佛,极乐世界黄金铺地。阿弥陀佛身是什么?是清净法身,是毗卢遮那佛、清净法身佛,是圆满报身佛、卢舍那佛,是百千亿化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是俱足一体三身佛,我们也是俱足一体三身佛,可是我们现在清净法身佛隐而不显,卢舍那佛也隐而不显,更不要讲百千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了。那我们的一体三身佛到哪去呢?也没有离开我们当下这念觉性,就像我们的三德祕藏,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也没有失去。哪一天你明心见性了,见性成佛,它又恢复了。

  所以「阿弥陀佛身金色」那个「金」是指清净的意思。老法师说,比如说,用金块、用黄金去做戒指、做首饰、做项鍊、做手表,这个金也可以做成阿弥陀佛的金佛,也可以做成菩萨的佛,像雕成观世音菩萨金色的。但是这个金也可以雕成,可以雕成饿鬼道的形状、畜生道的形状、地狱道的形状。那你不管是变成饿鬼、变成地狱众生、变成畜生,它还是金。所以这个「金」,佛经上的表法是代表清净,就是我们的自性,以金成器,器器皆金。

  张公艺讲,他就是说,他要在这一生里面,他要完成一百件忍辱的事情。那他已经完成多少?他已经完成九十九件了,剩下一件而已。剩下最后一次,第一百次的时候,刚好是他孙子娶妻子那一天,结婚那一天。突然来一个道人,那个修道人,就要试验张公艺先生是不是真的有忍辱功夫,就跟他讲了,我想借你家住一晚,而且跟他指定说,我要住在你孙媳妇的房间,就孙子娶媳妇的新娘房。这一件事情,张公艺很为难,他左想右想,但是他后来想宽大一点,他说,我什么忍辱都忍过了,这最后一次有什么不能忍呢?于是就劝他的孙儿,完成他百忍大愿,忍辱一下。

  我们老师讲到这个,我的老师是简丰文老师,在教我们《佛学入门》的时候说,诶,张公艺这样不行,怎么可以牺牲孙儿,然后完成他的百忍大事呢?他说,诶,菩萨道不能这样,对不对?菩萨道应该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你怎么还有一个一百件的忍辱呢?而再牺牲孙子呢?诶,我们老师说,这样好像不圆满。但这是一个记载的故事,我们就参考它的精神。

  后来这位道人就在新娘房中,他也没有睡觉,他就整个晚上跳不停,嘴里不停的讲说,看得破、跳得过,看得破、跳得过。这看得破、放得下,好像同样一个意思。你看得破,你就可以跳出情关;你看得破,你就可以跳出名利关;你看得破,你就可以跳过病苦关。你怎么样才有办法看得破?你要放下,有智慧,你有智慧才可以看得破,能够看得破才能放下。所以看得破就可以跳得过,跳得过五欲六尘,跳得过名闻利养,跳得过财色名食睡,跳得过贪瞋痴慢疑。所以这个道人整个晚上,就在房间一直跳啊、跳啊,然后一直嘴巴不停的说,看得破、跳得过,结果跳到天亮,忽然间倒在地上死了。新娘就惊叫起来了,等到家人,众人赶过来看了,已经变成一个金人,就变成一堆黄金了,那么张家因此致富。所以张公「百忍成金」,这个典故是这样来的。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四O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黄柏霖       修行)(五明学佛网:黄柏霖       修行)  

 耕云先生:唱禅歌就是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