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刘素云:什么是妄语?什么是方便语?


   日期:2018/6/9 16: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这里,我想重点说说“戒”和“精进”两个问题。

  先来说说“戒”。

  什么是戒?简单通俗点说,戒就是规矩,守戒就是守规矩。

  我们佛门的根本戒是五戒。很多同修受五戒多年了,有的到现在还不知道五戒的具体内容。大家想一想,连五戒的具体内容都不知道,何谈守五戒?

  还有一种受五戒的人,五戒的内容他知道,而且是背得滚瓜烂熟,就是做不到。就拿不打妄语来说吧,我们有多少同修做到了不打妄语?严重者,妄语是随口便来,还美其名曰这是方便语。

  针对这个问题,我曾经和有的同修探讨过,什么是妄语?什么是方便语?二者有何区别?打妄语有什么害处?我就把我们探讨的结果跟同修们说一说,供大家参考。

  妄语是什么呢?

  妄语就是用不净之心、染污之心来说不实之语,欺诳众生,这是妄语。若是用清净心、慈悲心、智慧心来帮助救度众生,暂时用不实语来劝导众生,则是方便语,没有妄语罪。

  给同修们讲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佛的儿子罗睺罗年龄很小,还很幼稚,不知道要谨慎口业。

  当有人来问他:“世尊在吗?”

  他就骗人说:“不在。”

  若世尊不在时,有人问罗睺罗说:“世尊在吗?”

  他就骗人说:“在。”

  有人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佛。

  佛就对罗睺罗说:“你去拿澡盆来给我洗一下脚。”这个罗睺罗给佛洗完了脚。

  佛对罗睺罗说:“你把这个盆颠倒,倒过来。”罗睺罗就按照佛的说法,就把这个盆倒过来,那就是扣着呗。

  佛说:“你给这个澡盆往里注水。”罗睺罗就给这个澡盆注水。大家想想是个什么结果?

  注完以后,佛问他:“水注到澡盆里了吗?”

  罗睺罗回答说:“没有注入。”

  佛就告诉罗睺罗:“那些无惭愧之人打妄语,就是把自己的心颠倒了,佛的道法也无法进入此人的心田,这个道理就如同水无法注入这个颠倒的澡盆里一样。”

  这是第一个故事。没听懂,仔细再琢磨。

  第二个故事

  国中有一个大长者,资财无数,眷属很多。他年龄大了,住的房子也有点朽坏了。他的儿子们是智愚不一,有的很聪明,有的很愚痴。这些孩子们就在房间里嬉戏玩闹,他们不知道这个房子坏了,已经很危险了。

  有一天这房子忽然失火了,延及到四周。可长者的儿子们还在房间里玩,不知道往外跑。长者知道只有一个门可以逃离火宅,他就招呼儿子们赶快逃离。可是儿子们不理睬他,继续玩耍。

  这个长者知道儿子们的弱点,于是就哄他们说,你们最喜欢的玩具,羊车、鹿车、牛车都在门外,你们赶紧去拿。儿子们听说门外有玩具,就纷纷地夺门而出,去拿这个玩具。出去以后一看,也没有羊车,也没有鹿车,也没有牛车。父亲告诉他们说,那种车不好,大白牛车最好,于是这个长者就给每个儿子一乘大白牛车。儿子们从来没有见到这么好的车,喜出望外。

  佛问舍利弗,长者先说有三宝,就指那羊车、鹿车和牛车,后又说这三宝不好,而给孩子们大白牛车,这是不是犯妄语?舍利弗回答说,不也,世尊。长者的方便语,哄儿子们逃出了火宅,使他们得免于难。就是什么都不给他们,这都不是妄语,况且还给了他们比羊车、鹿车、牛车更好的大白牛车呢。

  第三个故事

  有一个婴儿啼哭不止,他的父母就拿了一片杨树的叶,黄的杨树叶,对这个婴儿说,不要哭不要哭,我给你黄金。婴儿见到黄金就不哭了。这杨树叶不是黄金啊。

  上面三个故事讲完了,大家琢磨琢磨,上面的第二个故事、第三个故事,我们能说长者和父母在打妄语吗?当然不是。这就是基于清净、慈悲和智慧的方便语。我们判定一种不实语是妄语还是方便语,就看这种不实语是基于贪、瞋、痴这种不净心、染污心,还是基于用清净心、慈悲心、智慧心来善巧方便地帮助、救度众生。这是两个分水岭,截然不同。

  什么叫妄语?什么叫方便语?我们可以从这里看,这种不实语是否是短暂的方便语,短暂的方便善巧最终会揭示真相,这个就不能叫妄语。

  打妄语真是一件很讨厌的事情,如果哪个人特别能撒谎,随口就撒谎,时间长了,他说真话,可能也没人相信了。这是一个比较严肃的问题。

  《大智度论》里记录了佛所说的“妄语十罪”。

  如果你经常打妄语,你就造作了十种罪业。哪十种呢?我给大家说说,你对照对照。

  一者:“口气臭”。

  可能我们有同修有这种经历,就是周围的人有的人一说话,嘴里冒出来的那个气是臭的。

  第二:“善神远之,非人得便”。

  善神离你远远的,不会靠近你。谁得便呢?非人得便。妖魔鬼怪,他们就得便了。

  第三:“虽有实语,人不信受”。

  就是我刚才说的经常撒谎打妄语,你偶尔地说真话了,别人也不信了。

  第四:“智人谋议,常不参预”。

  就是人家不愿意和你接触,人家说什么也不愿意让你掺和。

  第五:“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

  好打妄语的人经常被人诽谤,就是你这个声名很臭。

  第六:“人所不敬,虽有教敕,人不承用。”

  就是不被人尊敬的意思。

  第七:“常多忧愁”。第八:“种诽谤业因缘”。第九:“身坏命终,当堕地狱”。第十:“若出为人,常被诽谤”。

  好几条,都沾这个诽谤的边。特别是第九条“身坏命终,当堕地狱”。这个打妄语真的不是一件小事情啊,你最后要上地狱的。如果过去不知道,今天听我讲了,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千万不要打妄语。说话一定要说真话,实事求是,不能骗人。-无量寿经 第十四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刘素云       妄语果报)(五明学佛网:刘素云       妄语果报)  

 刘素云:真正的修行人,一定是少言寡语 

 刘素云老师:知道自己的过失、习气就是开悟 

 刘素云:对任何人都要谦虚恭敬,不得傲慢无礼 

 刘素云:我们念佛了吗?没念佛呀! 

 刘素云:一个人一生最快乐的是没有冤家,没有对头,没有对立 

 刘素云:佛教讲的“八风”是什么? 

 刘素云:愿力要是超过业力,业力就不起作用 

 刘素云:有些同修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境界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刘素云:老实念佛,念佛成佛 

 刘素云:八风吹不动智慧在心中 

 刘素云:佛法要会用 当下就受益(下) 

 刘素云:佛法要会用 当下就受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