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独尊湛现:堕落轮回,成就佛道,都是随着心态而定


   日期:2018/6/6 9: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同学,大家早上好,吉祥如意,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1.就是做任何事项千万要量力而行,即使发心去做功德,布施,放生,成人之美,等种种的发心,是非常良好的,必须尽自己的所能,不然也会影响自己的情绪而造成了烦恼。

  2.弃恶扬善以及对老人的尽孝,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如果这样的表现不能够真心做到,就不能够称为人了。

  其实呢无论是哪个类型的众生,它们都存在一个标准,比如畜生道的众生它们的标准,贪,为了食物相互攻击,自私自利,弱肉强食,符合禽兽内心的业力。

  人道的众生,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仪廉耻。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学佛修行是在做人的基础上,继续升华。

  其实这些为人的基本原则,都是有限量的作为,学佛修行是无限量的作为,内心只有一个目的,全心全意为所有的众生,平等无为地付出。

  什么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亲姊妹,自己的朋友,我们学佛修行是没有任何的分别。

  就连畜生道的众生、鬼道的、地狱的、天道等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亲人,都要平等地,而且是无偿地付出。

  这才是菩萨的行为,不分别,不执着,不妄想,不烦恼。

  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同源种智,同体大悲,都是同一个本性在作用,也就是说都是自己,我们在事相中造作一定要尽心尽力。

  特别是对种种的动物们,更不能对它们有所伤害。一定要努力做到戒杀放生的良好的行为。

  让它们在这尘世间对我们人类升起亲近感,千万不能让它们升起恐惧感。伤害它们就是伤害自己,如影随形。

  修行本来就是让自己的心量打开,让自己的心态安宁。要想得到静止,首先心态要慈悲,用慈悲这种方式才能够打开心量,心量广阔,心态自己就会静止。

  所以说佛再三提示我们大家,要积极做放生的事业。这个放生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建立起慈悲心。

  放生是借助这种外在的方式,来放出去内心的烦恼,内心的分别,内心的执着。让自心除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这些都是妄想不可取。

  智者为我们凡夫创造了一切法,我们迷者就要努力善行。

  一定要按照佛陀的教诲,佛陀对我们引导的方式,进行修正自心的歪曲,觉悟自心的迷茫。

  佛明确了告诉大家,千万不要迷心捉影,要除掉内心对影像的执着。要认清影像的本质,对影像了了分明。

  佛在《金刚经》中,曾告诉我们大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这就明确地说明万法的无常,希望众亲,千万不能对影像的强烈的执着。

  众生造成轮回的原因,我执,有了我执才引起种种的贪欲,起了贪欲就对事相的分别,起了分别烦恼就形成了。

  这种种的思想意识就称为轮回,这都是一个对事相的错觉。影像必定是影像。对此造成的种种分别,没有丝毫的意义。

  阿弥陀佛,释桑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独尊湛现       轮回)(五明学佛网:独尊湛现       轮回)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三、在一座中经历轮回生死 

 演培法师:部派时代的轮回观 

 徐文明教授:轮回的文化渊源与精神意蕴 

 怖畏轮回恶趣苦 皈依三宝求庇护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八章 轮回种性 示现方便 

 陈兵教授:“六道轮回”在心理学中怎么解释? 

 开愿法师:杂修一气谓世间法,轮回心仍造轮回业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成仙未出轮回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轮回之险 

 妙境法师:生死轮回 前世今生 

 其它:佛家的轮回学说(李润生居士) 

 其它法师:从龙树性空学探究轮回主体(普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