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放下万缘


   日期:2018/6/4 7: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放下万缘

  止观两个字在念佛人身上很重要,止是什么?放下万缘。观是什么?这句名号六个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样修净土,真是祖师所说的「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会漏的。「心无暂替」,暂是暂时,很短的时间;替是代替,别的东西代替,心无暂替的意思就明白了。夹杂,天天念佛还夹着杂念,那个杂念夹杂进去叫暂替。虽然时间短,但是把你的功夫破坏不纯。所以念佛这一门,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佛要怎么念法?大势至菩萨这八个字,就是念佛佛法的祕诀。都摄六根,把六根收回来,眼不向外看,用现在话说,眼不受色的诱惑,耳不受音声的诱惑。观世音菩萨讲「反闻闻自性」,不听外面的,听裡面的,裡面是性德、是自性。眼不看外面的,看裡面的,看自性,六根不向六尘境界去攀缘,从六尘境界回头,去看自性。眼回过头来就见到色性,耳回过头来就能回归到闻性,六根的根性一回头就见性。所以说回头是岸,不要向外去奔驰,向外奔驰错了。

  眼被色牵引,耳被音声牵引,舌被味牵引,你在六尘裡面,色声香味触裡面起分别、执着,就是造业。造什么业?六道轮迴业。口裡面念佛,而六根所造的依旧是轮迴业,这是往生的障碍。所以念佛念一辈子,为什么最后不能往生,道理在此地,你没有能够止住,这个重要。凡事都有事理两面,有事、有理,事上面容易办,譬如我们学佛知道经上所说的,祖师大德教诲我们,要远离五欲六尘的境界,首先在事上,环境帮助我们修清净心。所以古时候寺庙庵堂无论是大小,都选择在深山裡面,人迹罕至,一般人不会到那裡面去,环境清净。听不到外面杂音,这个地方好养心,修身养性选在这个地方。这种环境在佛门的术语叫阿兰若,阿兰若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就是寂静处,这个地方很安静,听不到杂音,所以寺院也叫做兰若,意思在此。

  可是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大幅度的改变,科技发达,资讯发达,交通便捷。深山裡面也都有电视、有网路,道路开上去变成观光旅游点,不清净。现在佛教为什么衰到底谷?清净道场变成旅游观光胜地。在过去是一尘不染,现在是五欲六尘会集在这一个点上,能不染吗?要是不染,那是圣人,圣人不到这个地方来,这些事实真相我们要知道。所以十几年前,北京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在过去佛门四众弟子修行成就的顺序,出家法师排第一位,成就最多的,第二位是出家的比丘尼,第叁位男众居士,第四位是女众居士。现在变了,佛门也变,现在修行成就最多的,最有成就的是在家女众排第一,第二位在家男众,第叁位是出家女众,最后的出家男众。」我们想想黄念老讲的话有没有道理?很有道理,现在事实摆在面前,确实是颠倒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放下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放下       净土法门)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惟觉法师: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