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显法师:妄尽还源观今说【第一讲】之六


   日期:2018/5/28 9: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妄尽还源观:"今者统收玄奥。囊括大宗。出经卷于尘中。转法轮于毛处。"

  祖师为什么要着《妄尽还源观》?今天他是为了「统收玄奥」,「囊括大宗」:囊括《华严》的奥旨。《华严经》里面讲「出经卷于尘中」,在这经文第二十三页里面,倒数第三行,就有讲到「如有大经卷。量等三千界。在于一尘内。一切尘亦然。有一聪慧人。净眼普明见。破尘出经卷。广饶益众生等。」这是《华严经》举的一个比喻:犹如经卷藏在微尘当中,经卷代表我们的真如自性,但是由于无明盖覆所以虽在眼前而不见,微尘就是代表着无明,众生天天看,天天接触,不知道无明实性就是佛性。有一聪慧人,就是指佛。破尘出经卷,所谓「破尘」,就破除众生的无明,破除众生的迷惑,显示诸法实相,所以叫「破尘出经卷」,而后广饶益众生。所以今天贤首国师也是如是用心,出经卷于尘中,转法轮于毛处,于一毛端转大法轮。

  妄尽还源观:"明者德隆于即日。昧者望绝于多生。会旨者山岳易移。乖宗者锱铢难入。"

  这就是讲:明了的人,当下顿证,所以说「德隆于即日」。「昧者」是不懂的、业障重的、毁谤的、不信的人,还认为要「用人间法作基础」的这些人都是迷昧之人,是「望绝于多生」,这类人你就不适合这一部《华严经》。给你说实话,因为连二乘尚且没有办法,何况是人天乘。所以你说你学什么人间佛教、人乘的佛法,要来谈《华严经》,那我可以肯定你是胡说八道,你是邪见,都是乱讲一通,因为这是有经典依据的,不是我批评你,是你自堕众生位中,自己甘堕众生不愿作佛,这没有办法,救不了你啊。

  「会旨者山岳易移」,「山岳」是大山,是说能够了达华严宗旨,连山岳都可以变现自在,所以说「山岳易移」。你的一身能复现剎尘身,能够一身具如来的十身,就如同「山岳易移」,山岳一般人是不可能移的,但是能移山必然有大神通力,能够得此大神通力者,必然是契入华严境界者。「乖宗者锱铢难入」,「宗」就是佛法的宗趣。这里讲的「锱铢」就是一点点。你的知见不正,对于心性不明了,你一点都没有办法契入,所以说「乖宗者锱铢难入」。

  妄尽还源观:"辄以旋披往诰。缅觌旧章。备三藏之玄文。凭五乘之妙旨。繁辞必削。缺义复全。"

  「辄以旋披往诰」,「诰」就是诰命。就是他看从前古大德的教导,祖祖相传,也可以说他依经典上记载、经典上所说的,所以叫「旋披往诰」。「缅觌旧章」,「缅」就是缅怀。「觌」就是远观。是缅怀远观「旧章」,就是看之前祖师大德的批注。「备三藏之玄文」,就是依三藏之玄文。「凭五乘之妙旨」,常说佛法有五乘,五乘的妙旨是什么呢?很简单的,就是「一乘」。不管佛说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就是要告诉你:其实唯一乘。你听过《法华经》,你就很清楚了。《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又说:「一切诸世尊。皆说一乘道。」、「我为诸法王。但以一乘道。教化诸菩萨。」佛跟你讲这么多,目的就是要你会归一乘,所以这里讲「凭五乘之妙旨」,这依凭五乘的妙旨,其实就是依凭一乘,所以「繁辞必削。缺义复全。」如果有繁冗的言辞,必然将其削减;那缺义呢,就复全。如果是讲不明白的地方,那贤首国师会把它加以润饰,使大家可以明白。他是依凭于五乘的妙旨,是依凭经典,依凭于旧章,依凭于如来的诰命,如来的教诫,祖师大德的教诫。

  ◎◎]《妄尽还源观今说》悟显法师讲述。全文请至(360 个人图书馆)网站搜寻 “妄尽还源观今说”即可看全文文章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