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孝亲尊师,净业三福


   日期:2018/5/22 18: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各位法师,各位同学,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本来这个题目是「中国传统文化带动企业走向成功的启示」,

  老法师的意思,还是讲一讲自己孝敬父母这方面的一些体会。他老人家跟我说,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净业三福,第一福的第一句话就是孝养父母,他说你在今年做了一些,有很深的体会,要把这体会拿出来供养大家。在讲之前,我首先声明,我是一个不孝敬的孩子。所以我刚开始跟老法师说,我说我能不能不讲这个,因为这个是我做得最差的。老法师说现在很多人都不做,你由不做到做,这个转变很重要,拿出来鼓励大家。我说您要这么说,那我就讲讲我今年从七月底一直到我老父亲往生,十一月二十八号,八、九、十、十一这四个月,大概一百二十天左右跟我父亲和母亲在一起点点滴滴的一些故事。

  一个企业家,为什么要孝养父母?孝养父母跟挣钱有什么关系?是,孝养父母很好、很应该,是一种美德,但是跟我的事业,跟我自己的小家庭,跟我的健康有关系吗?能帮助我挣钱吗?能帮助我考上大学吗?能帮助我考上研究生吗?能帮助我出国深造吗?能让我有一个好身体吗?如果我们今天不把孝养父母跟我们现前的实际利益挂钩,不把这个道理讲清楚,现在这种商业社会,现在这种竞争的社会、科技的社会,人们很难回过头来进行孝道。所以劝大家孝不是激动,也不是感动,而是要把实实在在的理论给他讲清楚,当大家的理要明白了,大家自然就会回家孝敬父母。

  所以我从七月底,香港回来以后,回到父母身边,真实的做了四个月的儿子,对佛在经典上讲的,还有我们净空老和尚讲的,还有印光祖师讲的开始有体会。我们是学佛的同修,我们学佛的同修都知道这么一句话,「一切法由心想生」、「境随心转,相由心生」。这个理论告诉我们,我们如果想得好报,我们如果想得到现实社会的殊胜利益,这当中包括五福,升官、发财、有子、康宁、寿考终,这都是依报,换句话说,这都是客观环境,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就是你的心,就是你的念头。下边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我想修这个心,我想修一颗纯善纯净的心,所以我才能得到这样好的物质跟精神的享受。没问题,「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有好心你得好报,你有坏心你得坏报。什么是用最高的效率、最有效地方法、最稳妥的方式,能把我们这颗目前不太好的心给它修好,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有没有一个好方法、好地方、好措施、好手段,让我们把这颗心迅速的修好、迅速的契入境界?这是在座的每一位同修、学佛的人都希望得到的答案。佛有没有说,印光老和尚说没说,净空老法师说没说,如何高效率的、稳妥的修这颗心?说了,只是我们心粗而眼翳,忽略了,左耳朵听进去,右耳朵出来。佛在《观无量寿经》上说,「三世诸佛,净业正因」,第一句话,「孝养父母」。你看,学佛,成佛,无论是过去的佛、现在的佛,还是未来的佛,从哪开始修起?孝养父母。印光老和尚说,「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持戒念佛」,他也说敦伦。敦伦,五伦,第一伦就是父子有亲,你看也从孝养父母开始。老和尚力主这么多年推荐的《弟子规》,「首孝弟」,第一个就是孝。老和尚在讲《了凡四训》的时候,说积善之方有十个方法,第一个叫「与人为善」,第二个叫「爱敬存心」,老和尚在讲这个爱敬存心的时候,他说这个十种方法积善,其实爱敬存心是基础。我想大家都很熟,老和尚讲了二十二个小时,在凤凰卫视讲的这个《了凡四训》。

  所以从这里边我们似乎能找到,为什么这些祖师大德,为什么这些佛菩萨都让我们孝养父母,大家明白这里边的意思吗?孝养父母是修清净心、焕发爱心、提高觉悟的最有效、最直捷、最方便、最稳妥、最安全的第一步。为什么?我在学校不行吗?我谈恋爱不行吗?谈恋爱你有性欲、有染污。我做生意,我不能修善心吗?做生意你有利益。考大学,考大学你有追求,你有名闻利养。家这个地方,父母身边,在这个五浊恶世,是我们唯一能找到的一个没有自私自利,父母跟孩子没有自私自利,父母为孩子没有名闻利养,父母对孩子没有所求、没有五欲六尘,父母对孩子没有贪瞋痴慢。你看昨天我们「耕心园」的小朋友们在上边演那棵大树,父母对孩子是无限的奉予,有求必应。父母对孩子发脾气有瞋心,出发点也是为了爱你。所以家是唯一一个没有这四个东西的地方,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是第一,修学的环境不一样,受染污的程度少。

  第二,父母对我们的恩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对我们这种大恩大德,给我们生命,给我们身体,给我们带到这个世间,一把屎一把尿,含辛茹苦,不分白天黑夜照顾我们。如果对这种人你都没有爱,如果对这种人您都没有敬,你都没有诚敬,我们就要问问,您对谁能引出这分真诚心?你说我对父母不真诚,没有诚敬,我对净空老和尚有诚敬,假的,那肯定有名闻利养,肯定有夹杂。印光老和尚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学佛的人没有不想得利益的。关键的问题是,诚敬是因,利益是果,我们就要问,我怎么诚敬?我想诚敬,我愿意诚敬,因为有诚敬我就能得利益。你先从父母身上练起,

  如果你对父母都没有诚敬,你说你对佛菩萨有诚敬,假的;你对佛菩萨这种诚敬是假的,所以你不能得到佛教的真实利益;得不到佛教的真实利益,你就得不到客观的物质利益跟精神利益,这个利益就包括物质和精神生活。大家看到「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从孝养父母把自己的诚敬心引发出来,有了这分诚敬心,把这分诚敬心再扩展到师道。佛教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为什么?因为孝道帮你把诚敬心引出来,你用这种诚敬心再用到师道上,你就能得到师道的一分利益;你十分的诚敬心用在师道上,你就得到十分的佛法利益,这个逻辑关系绝对是正确的。

  所以,昨天老和尚晚上在这开示,我豁然开朗。师道是建立在孝道基础上,为什么?没有孝道就没有师道吗?我就强调师道不就完了吗?为什么要强调孝道,孝道跟师道有什么关系?孝道能把你的诚敬心引出来。因为人最容易对父母诚敬,因为他对你最有恩情,他对你最爱,他在你身上花的时间最多,他对你照顾得最细致,所以你的诚敬心最容易出来。换句话说,如果这么大的爱你的诚敬心都出不来,你说你对佛法有诚敬心,你对师父有诚敬心,不可能。那没有诚敬心你就得不到利益。这就是为什么三世诸佛,为什么印祖老和尚,为什么我们的净空老和尚,反复喋喋不休的劝我们回到家去好好的孝养父母。不是说我们回家去照顾父母,照顾父母的吃喝,不仅仅是这个,照顾父母的起居,养父母的心、养父母的志,不是,不仅仅是这个,是因为你小子没诚敬心,你要通过这个把诚敬心引出来,你就齐了,一分诚敬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十分利益。

  我们都知道江本胜博士的水实验,我们在杯子上贴个爱字,水的结晶就特别美丽;我们在杯子上贴一个恨你的恨字,这水的结晶就特难看。水是依报,我们的念头是正报,依报随着正报转。那我们的公司是依报,我们的财富是依报,我们的健康是依报,我们的家庭是依报,我们的孩子是依报,我们的学业是依报,依报随着正报转,你念头要爱,你念头要善,你的依报就善。从哪儿把你的念头练善了?从什么地方下手把心给淘洗干净,变成一颗爱心?从父母开始,最容易引发爱。因为什么?有血缘的保证,有这么多年细心的呵护,最容易引发爱。因为这是天性,父子有亲。这种自然的安排你都没有爱心,都出不来,那种利益的安排、欲望的安排的这种关系,你想把这个心引出来,这不是痴心妄想吗?

  所以我开头先讲十五分钟,我是怎样理解为什么要孝养父母,孝养父母的心是纯净纯善的,孝养父母的心是诚敬的,正是从这打下基础,你的心好,你的心诚敬,你的心善,由此而改变你的依报,你的依报就会愈来愈殊胜。所以说,佛说孝养父母是福田,它能种东西、能长东西,道理在此地。不是迷信,是因为孝养父母的过程是陶冶自己一颗肮脏心的过程,是焕发自己爱的过程。心善了、心爱了、念头好了,依报随着正报转,自然而然你的公司就好,你的家庭就好,你的学业就好,你的身体就好。

  所以,孝道的圆满是大圆满。从初发心到成佛,其实就是一个孝字,做圆满就行了。这是我对为什么要回家孝养父母,其实什么东西能跟孝养父母比?没有任何一件东西可以跟孝养父母比。有没有一个替代的?没有。因为这种天然的安排,父子有亲就在这,剩下的都不行。你说夫妇有别、朋友有信、兄弟有爱、君臣有义,比这种父子有亲差太多了,这个缘太深了,大因缘,成为一家人。所以我们有父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千万不要离开他们,回到他们的身边是修行,是淘洗自己肮脏的心,把自己的爱心焕发出来最好的方法、最好的途径、最稳妥的手段、最方便的窍门。

  下面我就向大家汇报,我走到家里、回到父母家的一些体会和一些故事。我是今年七月底从香港回来以后,回去看父亲。老人家文化大革命被造反派把眼睛给打坏了。当时是在文革动乱时期,眼睛打出了血,因为治疗不及时,所以眼底留了血斑。岁数大了,脑供血不足,导致血斑就愈来愈沉淀,引发了黄斑性病变,看不见。父亲的腰又是在文化大革命被造反派用钢棍,因为他是在机械工厂,宝鸡消防器材厂,那是个机械工厂,生产消防车、消防机械的,把腰又给打折了。父亲又走不动道,又看不见东西,我回去看他老人家的时候,他已经八十五岁。

  我当时的状态是什么状态?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十岁那年开始文化大革命,爸爸妈妈就抓进了牛棚。然后一直到五十五岁,今年的七月份,我有四十五年没跟父母在一起生活过。插队、考大学、外地工作,然后出国,然后做买卖,最后自己成立家庭搬出去住,等等。所以我不知道什么叫孝养父母,我不知道如何跟父母相处,我不知道跟父母相处要注意哪些问题;换句话说,没有默契,没有理解,也没有这种亲情。我跟父母的关系就是给钱,就是一个月回去一趟,爸爸妈妈生日回去一趟。

  妈妈能出来,请妈妈吃饭,爸爸出不来,一个礼拜最多了,这还是学了佛以后一个礼拜回去一次,没学佛之前恐怕一个月都回去不了一次,很蜻蜓点水、很表面化。爸爸妈妈有什么疾苦不了解,他们有什么喜悦不了解,他们有什么痛苦不了解,他们有什么盼望不了解,父母的心是什么心不知道,父母的愿是什么愿不清楚。所以跟父母的接触就像油和水一样,不能兼容。所以我在二00七年开始学佛之后,在各地讲的光盘,他们从来不看。大家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不看,你讲得那么好,在企业落实《弟子规》,做了这么多工作,听老和尚的,老和尚又这么赞叹你。我妹妹最近才跟我说:哥,我们现在开始看你的盘了,我们觉得学佛的人都不孝敬父母。她现在才看我的盘,四年以后,为什么?您真变了。因为我爸爸妈妈跟我妹妹住,我这四个月天天回家,她看到了一个真正改变自己、真正学佛人他做的工作是什么,他的心是什么心,他对爸爸妈妈是什么态度,她佩服。所以在爸爸过世之后我们经常有交流。

  我父亲在世的时候跟我说,他说:小林,有一件事我得跟你说说。有一个郝师傅,姓郝的郝师傅,是我给我爸爸请的司机。当时没学佛,是二00五年还是二00四年我忘了,发生了口角,就骂了这个师傅,说出脏话。因为我是老板,我就把这司机师傅炒掉了。但是那是我给我父母请的司机,他对我爸爸的照顾无微不至,帮助老人家去看病、拿药、银行办存款手续,给老人家洗澡,给老人家买衣服,那是老人家身边一个贴心的人。也不是怎么几句话,可能是他在公司报销的时候,财务部认为他有些什么费用好像不合适,我就认为可能他有些什么作弊还是什么贪污。那时没学《弟子规》,「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我是天天都见未真,我天天都知未的,由着性子来,就给他骂出去了。骂走以后我爸爸特别生气,用现在这个司机的讲话,他说胡伯伯巨怒。

  老人家在过世之前,我们爷俩有过接触以后,他对我开始有信心了以后,他说:儿子,你还记得小郝吗?我说我记得。「咱们对不起人家,现在我敢跟你说这话了,因为现在你变了,他对爸爸的照顾,到今天令爸爸感动,你一定要好好照顾小郝,他有困难你千万别忘了!」当时老爷子跟我说这句话我心里还不舒服,因为他也骂了我,爸爸妈妈也都骂了,粗话,所以这个东西对我来讲伤害很大。「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你骂人家的爸爸妈妈,人家能不骂你的爸爸妈妈吗?你要知道你爸爸妈妈让人家骂了难受,那你能骂别人的爸爸妈妈吗?所以我当时也是应付我爸爸,我说:行,爸您放心吧。我能不能找到这司机?能找到,但是我不愿意,我心里别扭,我不愿意低下这个头,我不愿意向他承认错误。

  就在我爸爸走了以后,我在梳理我父亲对我的嘱咐,这四个月,我还有什么东西没做到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郝师傅。我就给他发了短信,我那个短信是含着泪写的,大概的意思就是说,「郝师傅,我是胡小林,原来骂了您是因为没学佛、没学传统文化。我父亲在世的时候,一而再,再而三,不止一次的跟我提出来,你一定要承认错误,儿子,咱们真错了,得向他道歉,他有困难要帮他,他对爸爸太好了,我们是恩将仇报。」我就把这短信写上。我说,「我是一个不孝敬的孩子,在你的问题上让爸爸妈妈生了这么大的气,我错了,我改,我承认,希望你能原谅我。我在这代表先父给您磕头,我忏悔我的罪业,对您造成的伤害我永生不忘。

  你什么时候有困难,请记住我这个手机号,你给我发短信,或者你不愿意发短信,你通过别人转给我一样,我对你就像对我的妹妹一样,这是老人家的心愿。末学常惭愧胡小林,顶礼三拜,再三拜。」忏悔!我这个短信就转给了我的妹妹,转给了我的妈妈。自己错了,爸爸已经不在了,父亲这点遗愿,你当儿子的,你不孝,你没有给老人家一个答复,老人家就走了,不圆满!我妹妹接到这个短信,给我回了一条短信,「伟大的哥哥,令人尊敬的哥哥。」为什么?她知道她哥哥是什么人,今天能够主动下来给司机承认错误,而司机自己本身是存在问题的,不是不存在问题的,今天这些前嫌全部化解,承认错误,不孝,给人磕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孝亲       净业)(五明学佛网:孝亲       净业)  

 蔡惠明居士:至诚恭敬 修习净业——纪念印光大师圆寂五十周 

 蔡惠明居士:信愿行是净业三资粮——学习梦东大师语录的体会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十六品、能净业障分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结语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专诚念佛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弃仙取净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成仙未出轮回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摄心妙法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往生例证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深信不疑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日常修持方法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临终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