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百喻经新白话版3


   日期:2018/5/8 9: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37.杀群牛喻

  昔日有一人,有二百五十头牛,常驱赶到水草中,随时有吃的。

  当时有一老虎来,吃掉了一头牛。

  这时牛主就这样想:“已经少了一头牛,数目都不齐全了,要牛有什么用!”牛主把牛赶到深坑高岸上,再推到坑底,都杀死了。

  凡夫愚人,也是如此。受持如来具足的戒,如果犯了一戒,不生惭愧心,清净忏悔,就这样想:“我已破了一戒,就不具足了,何必再持戒?”一切戒都破了,没有一戒保持。如那愚人,杀掉群牛,不留一个。

  38.饮木筒水喻

  昔日有一人,行路又渴又乏,见木筒中有清净流水,就饮用了。

  饮水以后,就举手对木筒说:“我已喝完,水不要再来。”

  虽然这样说,但水流如故,他就生气说:“我已喝完,说了不要来,为什么还来?”

  有人见了说:“你太愚痴,没有智慧。你为什么不走,对水说不要来?”就拉起他,牵到别处去。

  世间的人,也是如此。为了生死渴爱,喝五欲咸水,然后对五欲有所厌倦,如那人喝够了水,就这样说:“你色声香味,不要再来让我见到啊。”但这五欲连续不断来。他见到又来后,便很生气:“叫你赶紧消失,不要再生起,为什么还来,让我见到?”

  这时有智人对他说:“你要远离五欲,应当约束你的六情,控制心意,妄想不生,便能解脱。何必不见,想让它不生起?”如那饮水愚人,等同无异。

  39.见他人涂舍喻

  昔日有一人,到别人家,见别人家的房屋墙壁涂抹过,墙面平正,清净好看。便问:“用什么涂的,这样的好看?”

  主人回答:“用稻谷皮泡水煮熟,和泥涂墙壁,所以这样好看。”

  愚人就这样想:“如果纯用稻谷皮就好看,不如用稻谷更好,墙壁更白净,更加平正。”

  便用稻谷和泥,去涂墙壁,本来希望平正,却反而高低不平,墙壁都开裂了。浪费了稻谷,完全没有好处,还不如布施,可以有功德。

  凡夫的人,也是如此。听圣人说法,修行善事,舍得这个身体,可以生天,以及解脱。便自杀身死,希望能生天,以及解脱。白费了生命,什么也得不到,就如那愚人一样。

  40.治秃喻

  昔日有一人,头上没有毛发。冬天就很冷,夏天就怕热,并且被蚊虫叮咬,昼夜烦恼,很是痛苦。

  有一医师,医术很高。当时那秃人,就去医师那里,对医师说:“只愿大师,给我治好。”

  当时那医师,也是秃头,就脱帽给他看,对他说:“我也一样,觉得痛苦。如果我能治好秃头,应当先治我自己,除去病患。”

  世间的人,也是如此。被生老病死苦恼,想求长生不死,听说有沙门、婆罗门等,是世间的良医,会治各种病,就去找他们说:“请为我除去这无常生死的病,让我常在安乐中,长存不变。”那时婆罗门等就回答说:“我也患这无常生老病死,种种寻求长存的方法,终究得不到。现今我如果能使你得到,我也应当自己先得到,才能让你也得到。”如那患秃病的人,徒自疲劳,不能治好。

  41.毗舍阇鬼喻

  昔日有二毗舍阇鬼(食肉和精气),共有一箱、一杖、一鞋。二鬼相争,各自都想得到。二鬼喧闹,整天不能平息。

  当时有一人,来见到了,就问它们:“这箱、杖、鞋有什么奇异?你们相争,这样气忿?”

  二鬼回答:“我这箱子,能出一切衣服、饮食、床褥、卧具,各种用品,都从里出来。拿这根杖,怨敌就归服,不敢与我争。穿这鞋子,能使人飞行无碍。”

  这人听了,就对鬼说:“你们让开一点,我就为你们平分吧。”

  鬼听了他的话,马上躲开。这人当时抱起箱子拿起杖穿上鞋就飞走了。

  二鬼惊愕,什么也没得到。

  那人对鬼说:“你们争的,我已拿走了。如今使你们再没相争的了。”

  所谓毗舍阇,就是比喻众魔,以及外道;布施如箱子,人天五道的用品,都从里出来;禅定如杖,降伏魔怨烦恼贼;持戒如鞋,必定上升人、天。诸魔外道争箱子,比喻在有漏中强求果报,什么也得不到。如果能修行善行,以及布施、持戒、禅定,就能离苦,获得道果。

  42.估客驼死喻

  譬如商客,游走经商,正在路上,而骆驼突然死了。骆驼运载的,多有珍宝、细软、上等毯子、种种杂物。骆驼已经死了,就剥它的皮。

  商主赶路,留下二弟子对他们说:“看好骆驼皮,不要让它湿烂。”

  后来天下雨了,二人愚痴,用所有好毯子盖在这骆驼皮上,毯子都烂坏。

  骆驼皮与毯子的价值,自然悬殊,因为愚痴,用来盖骆驼皮。

  世间的人,也是如此。那白毯,就是比喻不杀生;那骆驼皮,就是比喻财货;天下雨湿烂,比喻放逸、败坏善行。持不杀戒,就是佛的法身最上妙因,但不能修,只是用财货建造塔庙,供养众僧,舍根取枝末,不求那本源。轮回五道,不能出离。

  所以修行人应当精心,持不杀戒。

  43.磨大石喻

  譬如有人,磨一大石头,勤苦用功,经历天长日久,磨成好玩的小牛。用功很重,得到的效果很轻。

  世间的人,也是如此。磨大石头,比喻做学问,精勤劳苦;好玩的小牛,比喻名声,互相就有是非。至于学者,研思精微的道理,博学多识,应当履行实践,去求远大的胜果。但是求名誉,就会高傲骄慢,增长过失。

  44.欲食半饼喻

  譬如有人,因为饥饿,要吃七个煎饼。吃到六个半时,就吃饱了。

  那人悔恨,用手打自己,并这样说:“我现在吃饱了,是因为这半个饼。但前面六个饼,白白浪费了。如果知道这半个饼就能吃饿,应当先吃这半个。”

  世间的人,也是如此。从本源以来,常常没有乐,但是痴迷颠倒,妄想有乐。如那痴人,对半个饼,以为能吃饱。世人无知,认为富贵是乐,而那富贵,求的时候很苦;求到以后,守护也很苦;将来还要失去,忧愁担心更苦。在三个时段中,都没有有乐。犹如衣食,吃饱穿暖以为是乐,所以在辛苦中,妄想有乐。诸佛说:“三界没有安稳,都是大苦;凡夫颠倒迷惑,妄想有乐。”

  45.奴守门喻

  譬如有人,将要远行,对奴仆说:“你看守好家门,并看住驴和绳索。”

  那主人走后,邻里家时常有寻欢作乐唱戏的,这奴仆想听看,不能安分自己。就用绳索系在门上,放在驴身上,带到唱戏处,听唱戏作乐。

  奴仆离家后,家中的财物,都被贼偷走了。

  主人回来后,问奴仆说:“财宝在哪里?”

  奴仆便回答:“主人先前托付的是门、驴以及绳索,除这三件以外,不是我知道的。”

  主人又说:“留你看守门,正是为了财物。财物丢失,要门有什么用?”

  生死轮回的愚人作为爱欲的奴仆,也是如此。如来教诫常要守护六根,不要执着六尘。守着无明的驴子,看着爱的绳索。而有比丘不奉佛教,贪求利养,假装清白,静处而坐,心意却在奔驰,贪恋五欲,被色、声、香、味惑乱,无明覆盖了心,爱的绳索缠缚,而正念、觉、意,道品财宝,全都丢失了。

  46.偷犛牛喻

  譬如有一村人,共同偷牛,共同把牛吃了。

  丢失牛的主人,追到这个村,找到这村的人,询问情况,问他们:“这是你们村吗?”

  偷者回答:“我们没有村。”

  又问:“你们村中有池,是在池边共同吃的牛吗?”

  答:“没有池。”

  又问:“池边有树吗?”

  答:“没有树。”

  又问:“偷牛的时候,是在你们村东吗?”

  答:“没有东。”

  又问:“当你们偷牛时,是不是中午时分呢?”

  答:“没有中午。”

  又问:“纵然没有村,以及没有树,怎么天底下会没有东没有时?所以知道你们是妄语,都不可信。你们偷牛吃了吗?”

  答:“确实吃了。”

  破戒的人,也是如此。隐藏罪过,不肯发露承认,死后入地狱。诸天善神用天眼观察,不能隐藏。如那吃牛的,不能欺瞒抵赖。

  47.贫人作鸳鸯鸣喻

  昔日外国节法庆日,一切妇女都持优钵罗花作为妆饰。

  有一贫人,他妻子对他说:“你如果能拿优钵罗花来给我用,就还作你妻子;如果不能拿到,我就离开你。”

  那贫人本来常常会作鸳鸯的叫声,就到国王的池塘,作鸳鸯叫,偷优钵罗花。

  当时守卫池塘的人就问:“池中是谁?”

  而这贫人失口回答:“我是鸳鸯。”

  守卫就抓住他,去见国王,而贫人在路上反复作鸳鸯叫。

  守卫说:“你先前不叫,现在叫有什么用?”

  世间的愚人,也是如此。终身残害别人,作种种恶行,不修习心行,使心变善。临命终时,才说:“现在我要修善。”鬼差要把他交给阎罗王,虽然要修善,也来不及了。如那愚人要去见国王才作鸳鸯叫。

  48.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

  譬如野干(小动物),在树下面,有风吹断了树枝,落在它的背上,它就闭上眼睛,不想看树。

  然后离开树下,来到空地,直到天黑,也不肯回来。

  后来远远看见风吹大树,树枝上下摇动,它就说:“是在叫我”,就来到树下。

  愚痴的弟子,也是如此。已经出家,亲近师长,因为小呵责,就逃走了。又在后来遇到恶知识,烦恼不已,才回到师父那里。这样来去,就是愚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