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柏霖:当官德风,如得其情,哀矜勿喜


   日期:2018/4/16 10: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曾子曰:『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这个是在《论语.子张篇》的一段经文,它的原文是:「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我们《太上感应篇汇编》的这一段,就是从《论语.子张篇》这里出来的。那这一段也很多圣贤书籍都会引用这一段,这一段最明显在哪里呢?

  最明显引用的是在《了凡四训》里面,《了凡四训.积善之方》里面就有这一段经文。在《了凡四训.积善之方》里面,我们知道浙江宁波有一位叫杨自惩。杨自惩他刚开始是当县吏,「县吏」就是我们现在讲,他是做一个县衙里面的书办,等于是一个书记人员。但是他的心地,杨自惩的心地非常善良,他存心很仁厚,非常慈悲,也非常厚道。他本身也谨守法律,办案他非常公平,所以「守法公平」。

  当时「县宰」,就是县官,在《了凡四训》里面讲,并没有讲这个县官的名字是谁,只有讲说,「时县宰严肃」,「县宰」就是县令、县官,我们现在讲叫县长。这个县长非常严肃,「严肃」就是他很严格。「偶挞一囚」,他有一次办一个案子,鞭打一个囚犯。古代都是杖刑,打下去很痛。「血流满前」,打到后来流血,「血流满前,而怒犹未息。」这个县官、县宰,他的脾气也很大,他忿怒到不行都没有办法停止,就是这里讲的『见杀加怒』。他是杖打他,带着怒气,「而怒犹未息」。

  「杨跪而宽解之」,这个杨自惩当时就是很悲悯这位囚犯,他就跪下来求县官原谅他,「宽解之」就是原谅他,「宽解之」,原谅他。县宰说了,县官就说了,「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他说,我是想原谅他,可是这个犯人很可恶啊,他违背法律啊,违背道理了,这叫「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他说,我不得不生气。

  这个在我们一般民众百姓,或者一些社会人士,可能不能体会,这真要当过官的才会体会。那当官里面还要看他当什么官,比如说我们警察人员,这是司法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我们直接面对的就是罪犯,就是恶人,就是作奸犯科的人。当然他们会诡计多端,他们会用各种的理由来阻扰你依法给他办理。所以有时候办案人员耐心比较不够、定功比较不够,往往被犯人这种狡猾,乃至于可能他的诡计,可能就会这里讲的「不由人不怒」,就会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杨自惩就「叩首曰」,就跟县官等于参拜啦,他说:「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况怒乎?」他就引用到曾子这一句话,他说,「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这一句话怎么解释呢?「上失其道」就是说在朝廷中已经没有是非可言了。在上面的人,「上失其道」这个「道」,就是不能够用德行来感召天下,不能用德风跟德行来治国。「上失其道」,就是没有什么是非,已经无是非可言,我们现在俗话讲,政治一片黑暗,贪污腐化,这个叫「上失其道」。

  「民散久矣」,人心的散失已经很久了。「如得其情」就是说,审问案件的人如果审出实情,如果你问出他的犯罪情形,这叫审出实情。「哀矜勿喜」,这个我们常用的成语,「哀矜勿喜」,不要幸灾乐祸。「哀矜勿喜」的意思是说,你尚且应该替他们伤心,说他们为什么这样犯罪?可怜他们不明白事理,误蹈法网,「喜且不可,而况怒乎?」就是说他们民众犯罪,误蹈法网,你不可以因为审出了、问出这个案情、犯罪的原因,你就很高兴说,哎呀,我终于破案了,我终于揭穿你犯罪的诡计了。你可能会很高兴、欢喜,破案的心情很欢喜。

  现在这里告诉你说,不可以因审出案情就欢喜,为什么不能欢喜呢?因为如果你心存欢喜,你恐怕把案子可能会弄错。如果你是发火的话,又恐怕犯人受不了你这种杖打,勉强招供,冤枉,容易冤枉人。所以这个地方才告诫说,你如果审出案情以后,你高兴尚且不行,那更何况还要忿怒呢?这个县官被他这么一讲很惭愧,「宰为之霁颜」,「为之霁颜」就是也很感动、也很汗颜。

  接下来就讲到杨自惩的慈悲心,杨自惩的家很贫穷,一个小官嘛,他本身又守法公平,他不贪污的,「家甚贫,馈遗一无所取」,别人送给他的东西跟礼物还有钱财,他一概不收,非常廉洁。官场容易诱惑,台湾话有一句俗语,「一世为官,九世为牛」,很容易被五欲六尘所诱惑。有时候往往民众无所不用其极,他为了达到目的,用各种人情包围,用各种利诱,比如说金钱、女色。如果你都不能接受的话,还可以用威吓的方式,用你的上级长官来威吓你。

  那在台湾就比较麻烦,还用比如说透过记者、民意代表来威吓你。所以台湾有一句有趣的比喻,民意代表就是议员啦、委员啦,台湾叫立法委员啦。因为立法委员跟议员掌握预算,那台湾它是用美国的这种民主政治的方式嘛,所以预算一定要通过议会核准才可以动用。那你一个单位机关都一定要有预算,没有预算你不能执行嘛,薪水发不出来,没有办公费。

  所以他们就讲一个比较有趣的比喻。他说,警察是怕议员,那议员是怕记者,为什么?因为记者会无的放矢。无的放矢就是没有的事情给你讲到变成有。尤其现在台湾的口业泛滥,电视台的口业泛滥,名嘴。所以警察怕议员,那议员怕记者,那记者怕谁呢?记者怕流氓。流氓就是黑道份子,他会恐吓,恐吓记者不能乱写,不然威胁你、利诱你、恐吓你,暴力相向。那黑道份子、流氓怕谁呢?怕警察抓,所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在官场要能够一介不取,要有非常高的定功,非常高的禅定功夫,要有非常好的智慧,才能够我们现在讲的用语叫全身而退。否则都在官场的五欲六尘里面,我们讲叫随波逐流,这个是一个大染缸,就被污染了,被财色名食睡污染,那最后不能够自拔。

  所以这个杨自惩本身,人家送给他的,他一无所取,他完全不收。「遇囚人乏粮」,他有几次可能是押送人犯,看到这些人犯没有饭可以吃,肚子饿,飢饿,「常多方以济之」,他常常拿自己的钱来帮助这些囚犯。有一天,有新来,外地押过来的囚犯,有数人待哺,就是没有食物可以吃。可是他的家又没有米,「家又缺米」。如果他把他家的米,剩下一点点,如果给囚犯吃,他家的人没得吃。如果他只顾自己家人的温饱,那囚犯又很可怜,「堪悯」就是很可怜。

  所以杨自惩就跟他太太,「其妇」就是他的妇人,他的妻子商量。他的妻子说了,「囚从何来?」她说,这些囚犯从哪里押送过来?杨自惩说,「自杭而来」,就是从浙江杭州押过来。沿路都是忍受飢饿,「菜色可掬」,每一个人的脸色都很苍白。因此杨自惩就把自己家里面的米拿出来,「撤己之米,煮粥以食囚」,煮粥,稀饭给这些囚犯吃。

  这一份心就是功德无量,这一念心就是同体大悲。人家说,「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看到别人飢饿,就好像自己飢饿一样,这种是平等心才做得到,没有平等心绝对做不到。为什么?他会分别,他会认为他是囚犯啊,饿了应该的,我是当官的,我不应该饿。所以杨自惩本身这样的心叫菩萨心、叫平等心,也可以讲说什么?老法师讲说,众生一体的,你跟众生是一体的,你唯有众生一体,你才有办法契入平等法界。如果你没有一体的观念,你没有办法契入一体,你永远悟不了,也没有办法开悟自性。

  所以你怎么样去破我执?你怎么样去跟众生能够平等?我们讲说自他不二,我自己跟别人是不二的,你要怎么去做到呢?第一个,你要有慈悲心。第二个,你要悟自他不二,众生一体。他有可能是你过去生的亲人,有可能是过去生的父母。只是现在轮回下来了,到人间来了,改头换面了,转生受身,改头换面了。你不晓得他是你的亲人,事实上有可能他是你的亲人。所以佛陀教阿难尊者要祭拜的时候,要祭拜七世的父母。所以我们看这个杨自惩煮粥给这囚犯吃,我们不能说,很单纯的看到说,这是他同情他。如果他没有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心量,他是做不来的。所以杨自惩这样的心,就是平等心的落实,我们讲民胞物与。所以他煮粥给这些(囚犯)以后,后来你看这种果报就很殊胜,为什么很殊胜呢?因为他发自性德,跟自性相应。

  所以老法师说,跟性德相应的善是真善,不是假善,跟性德相应的是至善。那我们刚才讲说,他这样的心是平等心。平等心就是真诚心,就是跟菩提心相应。我们现在讲,菩提心是什么呢?直心、深心、大悲心。菩提心有三种喔,直心、深心、大悲心。你看他这个就是大悲心,那是不是直心呢?直心就是道场,什么叫直心?跟性德相应叫直心,没有歪歪曲曲地,从性德流露出来,这个叫直心,所以直心就是道场,道场就是你的心,你的心体。为什么叫深心呢?这个深心就是我们自性里面讲的,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用简单的话说,心包太虚,有多深?没办法丈量。这个他跟性德相应,所以他功德就殊胜,他这个不是福报。你不要看他煮一个粥而已,这样的粥,煮这一粒米的粥,它是可以灭罪的,是可以消灾免难的。

  所以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佛陀把一钵的饭供养民众,跟把一钵饭供养一只狗,那样的心是平等心。所以平等心出来的供养,都是跟性德相应。也就是跟《金刚经》里面讲的一样,《金刚经》里面讲的,离一切相,行一切善。杨自惩这个境界,这样「煮粥以食囚」,就是离一切相,行一切善。他也没有我相,他也没有人相。他如果有我相、人相,他会说,他是囚犯,应该飢饿。那就有我相、人相了,那就有众生相、寿者相,他没有这四相。所以杨自惩这个行为就是平等心,就是直心、深心、大悲心,是跟菩提心相应的,所以果报殊胜。我们要学杨自惩这样的一个大悲心。

  后来他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守陈,杨守陈,次子叫杨守址,都当到什么?南北吏部侍郎,「侍郎」,就接近我们现在讲的,在中国大陆叫副部长,在我们台湾叫政务次长,叫「侍郎」。那么他的长孙当到刑部侍郎,「刑部侍郎」也是等于司法部的副部长。你看已经富过三代囉,到第三代是长孙喔。所以我们常常强调,老法师也开示,怎么富过三代?老法师讲一句很简单的话,要听老人言,五个字,要听老人言,那你要听老人言是什么呢?你要相信圣贤教化、圣贤的智慧、圣贤的教育,这叫老人言。

  可是现在的人都不听老人言啦,不相信因果报应、不相信圣贤教育、不相信圣贤教化,所以现在都富过,不要说是两代啦,一代就结束了。儿子跟父亲争产,活生生地上演争产风波,兄弟相残,甚至兄弟互相残杀,造成命案,这种逆伦的事件层出不穷。或者是母子争产、母女争产、夫妻反目相向,都是为了钱财,因为现在什么?因为印光大师说,现在人不相信因果报应,所以招感了天灾人祸,这是社会动乱、人心混乱、人心痛苦的根源在这个地方,迷失了,而且丢掉了中国传统文化,相信西洋的、西方的文化。

  我们讲过,西方文化强调功利,你对我有利益,就是我的朋友;你对我有利益,就是我的亲戚。所以西方的教育强调功利,东方的教育强调道义、强调孝道、强调孝廉。所以他那个长孙,你看已经富过三代,当过司法部副部长。第二个孙子当四川廉宪,「廉宪」是什么?「廉宪」就是按察司,而且都是当时很重要的名臣。另外到最后,后代,已经好几代下去了,「楚亭德政」,楚亭、德政是到后面的子孙了,也都是杨自惩的后裔。你看祖上有德,祖先有德。

  我们常常在家里祭拜,我们台湾的乡下都这样,中国大陆也是一样。我们会有这个,乡下的房子都会有一个,我们讲的神桌,中间可能会拜观世音菩萨,那么右边就会有一个祖先牌位,上面都会写这个佛像,图像写着祖德流芳,那这个就是祖德流芳。所以我们解释到,「曾子曰:『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我们不要很轻易的看这一段是《论语》里面讲的话,是曾子讲的话,因为在《论语•子张篇》里面也有这一句经文,我们要很透澈的这一段经文代表什么?代表的就是跟菩提心相应的慈悲心,大慈悲心。

  「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这个我们刚才已经叙述过了,是曾子说的。但是在《论语》的「子张篇第十九」里面也有这一段经文,「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如得其情」的「得」,就是知道、明白。「情」就是实情、情况,就是他犯罪的原因。民心为什么会散乱?民心为什么会失去?它的原因在哪里?它的真正原因,就是实情是在哪里?这叫「民散久矣,如得其情」,「情」的意思,包括问案、问到实情,「则哀矜而勿喜」,你要哀悯他。这个当官的很难做到,我当过官员我晓得,非常困难。除非他具有善根福德,他污染得比较轻微一点,或者他本性很善良,否则一般来讲很不容易。

  那这个地方讲说,「孟氏使阳肤为士师」是什么意思呢?「孟氏」是当时的一个官员,可能是地方的一个小诸侯,「使」就是派,「阳肤」是谁呢?「阳肤」是曾子的学生。孟氏派阳肤为「士师」,「士师」是什么呢?「士师」就是监狱官员,我们现在讲典狱长啦,类似典狱长之类的,管监狱的。孟氏派阳肤做典狱长的工作,阳肤就去问曾子了,这一句话是从这样来的。我们才明白说,为什么曾子要这样开示?是因为他的学生阳肤去问曾子。

  这个阳肤也是很有智慧,他要去当官以前,他先去问他的老师。他要去当典狱长以前,他先去问他老师说,我怎么去当这个典狱长?曾子很有智慧教他的学生,他说「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曾子说了,在上位的人离开了正道,离开了仁道,仁爱的仁,百姓早就离心离德了。你如果能够弄清他们的情况,你应该怜悯他们,不要自鸣得意。

  这一句曾子开示的话,很适合政府官员、司法人员、警察人员,好好地去省思,公门好修行,公门里面就可以积功累德。你学杨自惩,不一定要出家修行,就可以行功立德。学杨自惩他富过三代,而且到后面的子孙还是非常地有名,楚亭、德政。就知道说怎么去积阴德,阴德很重要。「阳善享世名,阴德天报之」,报纸给你报啦、长官给你嘉奖啦、人家给你夸赞啦,这「阳善享世名」。你看起来好像记者给你访问啦,你得到一些名声啊,那都是福报,用完就没了。「阳善享世名」,世间的名声很好,但是你没有积阴德啊,那「阴德天报之」,会庇荫子孙,所以你要多积阴德,老天会回报你。

  这一段我们特别把它这整个,曾子讲的这一句话的历史渊源、来龙去脉,我们把它讲清楚,非常好的一句开示。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六五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黄柏霖       阴德)(五明学佛网:黄柏霖       阴德)  

 无论你是否学佛,广积阴德,善待他人,都是改变命运的好方法 

 净晓居士:阴德关键时候能救自己 

 邪YIN是极大消耗个人福报和阴德的罪魁祸首! 

 好色邪YIN最败阴德,功名除福禄削、殃及子孙甚快! 

 人积了阴德一定会在身上留下痕迹,看看你有吗? 

 为儿女子孙后代们留最好的就是阴德! 

 考试屡考屡败很可能就是缺少阴德 

 YIN乱好色最败阴德,功名除福禄削、殃及子孙甚快! 

 阴德阴鸷积的厚不厚,从面相上就能看出来! 

 积阴德,童子改命 

 破人姻缘与婚姻,极损阴德,必遭天谴 

 积阴德胜过积阳德百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