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念佛的方法


   日期:2018/4/15 15: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行,则至诚恳切,常念南无(音纳莫)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无令暂忘。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时当默念,不宜出声,宜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若衣冠不整齐,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洁净处,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无论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有声,而旁人不闻)、心中默念,均须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中听得清清楚楚。如此,则心不外驰,妄想渐息,佛念渐纯,功德最大。

  —— 印光法师《一函遍复》

  信愿行三资粮的行门,是要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里注意,他念佛的心理背景是至诚恳切,这四个字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很多念佛行人,往往在这里没有注意,至诚心,恳切心,如救头燃的心,落水呼救的心,你有这样的心态出来,就能够跟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感通。念佛一法,是要感应道交,才能产生作用的。

  印祖往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也特别强调这四个字,往生的时候最后留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最愿意说的一句话,他说:念佛一法并无奇特,并没有奇特,但至诚恳切,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原文: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印祖留下这句话,它没有什么奇特,你只要至诚恳切去念,没有一个遗留的。莫不,都能够蒙佛接引,带业往生。所以,至诚恳切去念,这就是我们带业往生的必要前提。你只要做到这句话,就带业往生,一次决定成功。

  但问题是,我们众生是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艰,行之为艰。很多佛教净土理念,他也知道,但是他做不到,他落实不到行为当中去。他一念一念不是至诚心,不是恳切心,还是带着很多世间的名利心,或者虚假的心。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以这样的心去念,他就不能跟佛感通。所以,注意至诚恳切。

  那么,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无令暂忘,就是二六时中,你都不要忘记这句佛号,哪怕暂时的忘记都不要,要忆佛念佛。从早到晚,在佛前礼拜持诵。一般都应该有一个佛台,供养阿弥陀佛,在那里礼拜,读诵净土经典。要立一个定课,随自己的具体情况,你工作忙碌,定课就简短一点,如果工作闲暇,时间比较多,你的功课时间就立得长一点。这就随自己的情况来立一个课程,立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这就叫定课,定课就要专心去念。

  同时,散念也要抓住。在工作生活当中,行住坐卧,以及在做不用脑筋的事情的时候,都要念佛。这个世间,其实最好的职业就是扫扫地,不用脑筋,你扫一下地,念一下阿弥陀佛,扫一下地,念一下阿弥陀佛。如果你做编程序的工作,大概就很难念了,它需要你投入很大的脑筋。不用心的事就好念。那么,睡觉的时候,也不要中断这句佛号,你带着这句佛号躺下去,但是,这时候就不要出声念,要默念。你躺下去,睡前的念,你就念四字,如果能随着呼吸念,那更能摄心。在家里,如果衣冠不整齐,或者在洗澡的时候,抽解的时候,或者到那些不洁净处。或者垃圾场,或者农贸市场,那些卖东西的不洁净处,这时候你也不能因为在不洁净处你就不念,你还是要保持念佛的念头,只是心里默念,这时候默念的功德和你出声念的功德一样。为什么呢?你这时候在不洁净处出声念,这就不是太尊重,于当时的情况,在仪礼方面,都不是太合适,这些都要善巧的处理。

  最后提出念佛的一个原则,不管是大声念,小声念,还是金刚念,金刚念就是嘴唇微动,舌根弹着牙龈,音声在嘴唇间,自己能听得到,别人听不到,这就是金刚念,还有心里默念,所以念有四种。大声念,就是你有多大声,就把声音念出来;小声念,自己小范围听得到;金刚念,自己很用心才能听得到;心里默念,是专注在意地当中有音声之像。这四种属于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境遇去念,也可以交替使用。如果心很散乱的时候,昏沉的时候,要高声念,冲破昏沉。如果你想坐在那里,你这时候要金刚念或者默念。这在行住坐卧四威仪当中,也是有所不同的。

  但一定要心里念得清清楚楚,这句佛号是从心里念出来的,我们的发音器官是一个硬件,软件是我们的神识 —— 心。心是一个发音之基,推动它,所以心里要念得清清楚楚。然后,口里面通过咽喉要把它念出声音,这个声音是清清楚楚的,耳根把这个佛号听得清清楚楚。这就是用音声来摄心,心就不会往外跑,这叫自念自听。自己听自己念佛的音声,心就不往外跑。不往外跑呢,心就向内旋转,向内旋转这就是反念念自性。如果我们心往外跑的话,很多妄想就来了。有居士问:我走路走在人行道上,我念佛,我能不能左盼右顾。除了你注意交通行车之外,其它的就不要东看西看了,你如果一边走路一边念,一下子看到广告,这是什么广告?一下子看到霓虹灯是什么颜色,你心里妄想就不断,那是不行的。要把它摄住,心不往外跑,这样念佛的念头就渐渐地纯熟、纯一,这样念佛的功德最大。

  这些都是很平白的字眼,但却是印祖一生的经验之谈。自念自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能够使我们的耳根最大限度地把自性的圆通常显发出来。这些似乎很简单的方法,但你真正做到了,你就很了不起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安法师       念佛)(五明学佛网:大安法师       念佛)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会性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下﹞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上﹞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 

 杨云唐居士:观音耳根法门与运心念佛 

 妙莲法师:灵岩甘露第二集 壹、念佛法义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壹、念佛法义 

 圣严法师:念佛生净土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心地功夫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的功德 

 净界法师:念佛之前所要具足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