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大安法师:净土百问(12)


   日期:2018/4/11 19: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弟子所在的县,既无寺院又无居士团体,亲人去世时,弟子如何助念?临终如何劝导?在亲人耳边放念佛机可以吗?

  答:自己的亲人去世,你首先要义不容辞给予助念与临终劝导。印祖的《临终三大要》以及东林寺印行的《饬终津梁》,所作临终之指导,要常常对亲人、对父母进行劝导,要让他放下世间所有的牵挂,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事前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把他牵挂的事情,赶紧帮他料理完,然后告诉他:“这些事情你放心,我都办妥了。”然后就劝勉他产生信心。这时候应该直接给他念,你现场自己去念,有你的至诚心去念,比听念佛机好。除非在没有人助念的情况下,才用念佛机替代一下。最好是自己亲自念,劝告亲人保持信愿行之正念,如是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定得往生。

  问:净土宗学人常见这么一句话,《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曾看到一位居士说:《大集经》没有此说,这是以讹传讹。弟子没有余力去通看全部《大集经》,所以特此请教如何看待。?

  答:这句经文很多祖师大德都引用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人否认“带业往生”一说,组织查经小组,说所有经典都没有“带业往生”四个字。于是就否定净土法门的带业往生。虽没有“带业往生”四个字,然带业往生的义理随处可见。现在找不到原文,不等于可以否定这句佛语。永明大师《宗镜录》中引用的许多经文,现在也有些找不到出处和经典,然不可由此否认所引经文的真实性。由此来看,经典当中处处都说,末法众生靠自力修行很难解脱。末法人修道,谁能得道呢?“得道”就是“证”的意思,谁能断见惑、思惑得小乘四果?又谁能断尘沙惑、无明惑成就大乘圣贤位呢?可以断言,在五浊恶世,靠自力断见思惑、尘沙无明惑确实是稀罕的。净宗祖师大德常常作如是开示,欲令我等凡夫谦卑地全身心靠倒阿弥陀佛,度脱生死苦海。《无量寿经》里面就谈到,有一亿菩萨由于没有听闻到净土法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连这么多菩萨不闻净土法门,尚且退转,更何况具缚凡夫呢。五浊恶世,非念佛法门无能度脱。炽燃火宅内,无须戏论纷然。信奉佛言祖语教诲,死尽偷心,珍重念佛法门,矢志不移,方能当生成办了生脱死之大事。

  问:怎样做到凡事随缘,随遇而安?

  答:要做到随缘安乐,首先要智慧观照吾人在这一期生命当中,命运的好坏是由宿世的善恶业因所致。今生的吉利福报是由于前世今生修了善;今生的逆境潦倒都是前世今生造恶所致。所以无论是遇到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以平常心对待。遇到逆境,不要怨天尤人,既然是宿世恶业所致,那么现在发大心,改恶修善,改变命运操之在我;处在顺境,也不要欣喜若狂,既然了知福报由宿世善因所致,就应进一步行善积德。命中没有修善因,求之不可得;命中修了善因,今生的善果却之不可免。这样我们对待人生的顺、逆境,就有一颗平常心。这就随遇而安,素位而行了:在富贵的时候,就做富贵人所宜的行为;在贫贱的时候,就做贫贱人所宜的行为。而且进一步生起空慧的正见,无论是顺境福报与逆境潦倒,最终都是在做梦,无非一个是好梦,一个是噩梦而已。无论好梦还是噩梦,本质上都是梦,都是虚幻的、幻化出来的。这样于诸法空性观照中,生起修善之行,便可获得世间与出世间的利益。

  问:如何正确理解和实践“信愿行”?只要有了信愿持名,就一定能往生吗?

  答:往生的条件是信愿行三资粮,这三者是有机的整体,由信启愿,由愿导行,由行落实信愿。信要深,深信极乐世界的真实存在,深信阿弥陀佛具有救度我等凡夫的威神愿力,虽然吾人烦恼厚重,但不会障碍阿弥陀佛的救度。深信我与阿弥陀佛同体,阿弥陀佛悲心不舍任一众生,当然也不会遗弃我这个苦恼的浪子。愿要切,深心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以般若正观觑破世间的幻相,一心系念极乐妙严,净业行持中有烦恼习气是正常的。凡夫的心都是不清净的,在烦恼的中间只要信愿持名,就好像在水火二河中有一条四五寸宽的白道(所谓贪欲如水,嗔恨似火),走在执持名号的白道上,就能得到释迦、弥陀两土世尊的加持,能令我们从娑婆此岸到达极乐的彼岸。因为这是阿弥陀佛对十方众生庄重的承诺,是阿弥陀佛十劫以来成就的大愿,惠以众生的真实大利。我们同阿弥陀佛有着一个神圣的契约。我等众生只要信愿持名,阿弥陀佛决定度脱我等到极乐世界。换言之,阿弥陀佛只要我们“南无”,即全身心交托,这“南无”(归命)就含摄信愿持名。阿弥陀佛就帮我们解决一切问题。信愿能感通弥陀大悲愿海,持名顺应弥陀因地“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的愿心,证知我们只要信愿持名就能往生!无须其他任何条件,我们应随顺佛语,生如是决定信心。

  问:面对这缤纷的世界,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答:你首先要看到这缤纷世界的幻相,是肥皂沫,五光十色的,但很快就会消失,无常、苦、空啊!不要被五欲六尘的幻相所迷惑。为什么心不清净呢?这缤纷的世界,无非是财、色、名、食、睡,你认为它真实,就调动了你的欲望,内心猛烈地贪著,就不清净了。现在你看穿了它是虚幻之相,不受它诱惑,不留恋,不贪著,这就是智慧观空。智慧观空有时候还不是太得力,虽然知道它是空的,但境界一现前,又是很猛利地执著上来了,怎么办呢?那就好好念佛,南无阿弥陀佛……碰到这些缤纷的世界,你就转个念头,不注意它,注意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里面有无量光、无量智慧,佛号如清净摩尼宝珠,令吾人内心逐步清净。伏冀勤勉念佛。

  问:弟子这里有法师来,可是有师兄却说是奔他而来的,就请到自己家里去,自己去供养,不给其他师兄机会,这样是犯戒吗?

  答:我们每个学佛的人都要反省:学佛是学什么?我们有很多烦恼和执著,很多是来自一个“我”,所以首先要破我执。有这个“我”就会心量狭隘,就会以自己为圆心画圆圈,以自己的利益好坏来判断、来行为,自私自利。所以破了一个小我,进到一个大我甚至无我的阶段,才会出现菩萨的心量、菩萨的精神、菩萨的行为。菩萨的行为是什么?好事给他人,坏事留自己;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这才是修佛法的行为。如果碰到一个很好的法师来,如果是一个有菩萨精神的人,他会赶紧让自己的师兄来分享佛法。如果只能一个人得到利益,他就会把这个机会让给他的师兄,这是修道人。如果说这是个好东西就赶紧占为己有,别人不能沾好处,那你哪里是修行啊?你是修凡夫法,修轮回法,修强化我执的法。是不是这样?再加上真正有正知正见的法师,也不存在就奔你一个人来的情况,法是属于所有众生的。如果一个法师说:我就对你一个人好,我对你讲法,我对你传什么法,其他人我不理睬,那这个法师还是搞人我是非这一套,搞拉个人的势力圈子,还在搞山头,实际上还是离不开名利。对这样的法师,你可以敬而远之。学佛的人是皈依三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僧这个僧是“僧伽”的简称,僧伽的意思是“和合众”,就是用“六和合”的原则来组织一个4人以上的僧团才叫僧伽,所以不是某个比丘,单个法师是够不上“僧”的。这就像树和树林的关系,一棵树不能叫树林,一定是众多树才能称为树林。所以有的居士连皈依僧都做得不如法,他不了解如何是皈依僧。皈依僧就是要用平等的恭敬心恭敬僧团当中所有的比丘。可不是说这个人是我的师父,那个人是你的师父,你的师父不如我的师父,就搞这些东西。如果搞这些东西,那你是在破坏僧团。这些凡夫的知见,我们一定要好好地检讨。我们无量劫以来在这轮转修行,没有得到利益,就在这狭隘的心,那是你的,这是我的,这是好的东西我不能让你得到,这个法师我自己供养,不给其他人机会。这正是我们要修行、要破除的东西,你还要让它滋蔓,以这种心态修行是很难得到受用的。

  问:在家佛弟子如何尽善尽美完成孝道?

  答:孝道是净业行人的一个纲宗要领,在家佛弟子,首先最起码的孝道要关心父母的生活,衣食无忧,随顺父母的心,让他精神快乐,那么高层次的一个孝道就是以有所作为,能够光宗耀祖,让别人一提到你的名字,你的父母就很荣耀,这是高一等的孝道,有时候称为大孝。净业行人还会进一步以种种善巧方便引导父母学佛、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大孝中的大孝,令父母得了生死、成佛道之究竟利益。这三个层次的孝,你去尽,就算孝道的圆满。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安法师       净土)(五明学佛网:大安法师       净土)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大寂尼师:奉劝称念观音圣号者回向净土、愿生净土 

 大寂尼师:净土探究 下册 

 大寂尼师:净土探究 上册 

 大寂尼师:诸佛尽赞阿弥陀佛劝助生净土的主因 

 大寂尼师:如何证明临终往生净土? 

 大寂尼师:死后助念难生净土的实例 

 会性法师:小净土文略说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弥陀净土的层次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