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好的家庭教育,才是最贵重的家产


   日期:2018/3/28 15: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好的家庭教育,才是最贵重的家产

  父母总希望可以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这其中最宝贵的,并不是多少财产,而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汉朝的时候,汉高祖刘邦分封了一百多位功臣,其中萧何为刘邦稳定后方,对新朝的建立居功至伟,所以刘邦分给他很多肥沃的良田。

  但是在萧何坚决不接受,反而要了很多贫瘠的次田。

  刘邦问他为什么,他说,贫瘠的土地可以督促子孙勤劳耕种,懂得节俭。而肥沃的封地,孩子就容易变得好吃懒做,这样家族慢慢就会没落。

  果不其然,在一百年之后,这一百多位功臣的家族大多没落了,但是萧何家却依然兴旺。

  曾国藩曾说过,如果孩子不经苦难,是不能成材的。孩子一定要给他坎坷,给他磨砺,而不是给他各种卓越的条件。

  在曾国藩的家训中,“穷”是“善身”之道。

  在写给大儿子曾纪泽的家书中,曾国藩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

  意思就是,越是富家子弟,越是官宦子弟,越能勤俭自律,越能在物质生活上主动跟贫寒之士一样,这样的孩子将来才有可能成大器。

  给孩子再好的教育,都不如让他亲自去感受一下成人世界的“不容易”!

  正如曾国藩所说:“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今天的父母,总想着把最好的条件给孩子,这其实是在害孩子。

  成长过程中,物质越充裕,孩子就越不能懂得感恩,越不懂得勤勉,好吃懒做,害人害己。

  反之,给孩子正确的教育,是让孩子懂得困难与艰辛。

  引导孩子学会勤奋和努力,这才是对孩子最深邃的馈赠。

  二、世间第一等事,还是读书

  古往今来,在学问和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大家,几乎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读书的。

  苏轼被贬到海南岛,没有随身携带书籍,在简陋的草棚里,和儿子一起默书抄书,乐此不疲。

  王阳明被贬龙场,本是毒瘴之地挣扎求生,他却依然不忘研习《易经》。

  曾国藩半生戎马,行军途中哪怕再忙,他也会抽时间看书。

  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

  打开一本好书,我们可以获取各种不曾懂得的知识,了解不同的见闻,甚至可以聆听智者的人生感悟。

  它能开阔人的眼界,给人以精神的动力与养料,使人心胸豁达,目光高远,成为一个丰富的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常读书,气质自然变了。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读书可以变化人的气质,甚至改变一个人的骨相。

  所以,一个人的容颜,三十岁之前靠遗传,三十岁之后,靠的是自己。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无论在工作上、个人交际中又或者日常生活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当你沉浸于一本好书时,所有的压力都会消失不见。一本好的小说可以带你进入另一个境界,让你享受现有的时刻,忘记压力,享受放松。

  就像清代姚文田所说,“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国学       智慧)(五明学佛网:国学       智慧)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