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为什么学佛?怎样才能真正信受佛法?


   日期:2018/3/23 10: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什么学佛?可以从几个层面探讨:一是要解决自身烦恼困惑;二是要帮助众生解决烦恼困惑;三就是要穷究其底,通达一切究竟了义的实相,这就是成佛了。

  从小我的层面,允许存在小自私,允许存在小情小爱,允许存在千万种私求,千万亿愿望,但是终究会有一天发现,这种求都会回馈对应的苦楚酸涩。得到是痛苦、失去是痛苦、有了是痛苦、无了还痛苦,拥有的时候多开心,失去的时候就多痛苦,为求得到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如愿会贪爱,不如愿会懊恼,重重不禁,烦恼不止,痛苦不断,都是因为看不明白放不开。

  所以从自身层面,自我的烦恼是需要断除解决的,最低层面是缚住烦恼,不令起现行,不要让烦恼爆发。爆发了就很难收拾了,所以怎么让自己不烦恼啊?于是种种方法,无常、因果、苦空都要上,思维思维后,哦,本质就是这样,就是苦空无常的,都是因果使然的,这样就很容易平静自己,从当下的恶浊境界中跳出来,从而解除这个烦恼的迫害。

  佛教对大众的教导和帮助绝非到此为止,你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就能解决他人类似的烦恼痛苦,还有很多众生有和你一样的痛苦烦恼,你当帮助他们也同享解脱的快乐,这就敦促学人步入大乘,躬行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路了。可是走着走着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会遇到很多不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问题,有的人会问超出你境界状态的问题,这里自然会有一部分人仅是出于嫉妒、非要冒充佛菩萨对你考试,这一票不招调的人刨除在外,确实也会因为我们的经历是有限的,很可能同众生的经历出现不同,也就是我经历的事情和他经历的事情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广泛地学习法教,学习经文,要从经文里找到佛菩萨办事的宗旨风范,理解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手段。

  然后在面对的种种问题烦恼中试着去落实,去解决。如何才能找到最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当然是要更好地认识自己为前提,然后客观全面地分析因素为基础,最后在其中找到破解之法,最后就是落实坚持。我们会看到很多经文中,佛陀对某菩萨不吝溢美之辞,并且说到很多菩萨也会随这位菩萨学习,这传递了:一个大菩萨也要领受教化九法界的职责使命。

  比如《无量寿》开篇,一切大士都在遵循普贤之德,都在按普贤菩萨的行做要求自己,那么就可以理解为:此时的普贤菩萨已经在做教化九法界众生的事情了,其中自然包括菩萨级别的众生。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你想成佛,那么九法界的众生都要能去教化,如果在你的救度版图里缺少某一块、缺少某一大系列,那你的救度是不完美,不完整的,你的智慧也是有缺漏的,你的慈悲是有瑕疵的,离成佛还很遥远。

  所以只有成佛才能掌握究竟、完美、圆满、无漏的所有法义,也才能救度所有的众生,慈悲心能覆盖所有的众生形态而不会产生遗漏,学佛到最后就是要走到这个层面了。当然走到这也是需要巨大的努力和漫长的付出,可不是熬时间、等日子就能获得的。

  后续的行走就靠诸根诸力了,有信根就会产生信的力量,就会产生信力的影响;于是五根的有、无、厚、薄,直接导致对应五力的受用与否,这就会出现千差万别的姿态。佛把信根列在第一位,然后是精进、念、定、慧,对应的力量,也就是信力更重要了,比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更要紧;如果没有信根信力,余下四根力就不得成就了。

  怎么才能信?想要享有信力的作用,起码得有信根啊,信根还好吗?不知道,那么可以忏悔自己过去行做恶浊,伤害了五根。信根怎么就坏了?看看《地藏经》婆罗门女的母亲,就是信根坏了的样子,信根坏了,就算遇到圣缘也没办法产生信力,就算迫于压力勉强升起信力,也会转瞬就丢弃,如弃弊履。这就类似《地藏经》里提到“多获善利,多退初心”,你跑这来学佛了,得到了点利益满足了,跑了不学了,你是没信根啊。

  所以我们也要忏悔自己宿世累生以来,遇到圣缘圣教而不能信受奉行;要忏悔自己累劫以来的轻法慢教的罪过。如过去说,根啊,想瞬间建立并茁壮,这是不现实的,只能慢慢培养。五根靠什么培养啊?靠善根,善根生发善念善行为;自己反省,有没有在面对事情的时候常常升起善心善行?如果这样的事情少,那么就是反馈了我们的善根是有,但是太薄。所以我们反着走,善根产生善行,我们落实善行,从而激发和养成善根,善根慢慢生养了,五根五力的受用也就不远了。

  所以当我们对佛法不信受的时候,就要知道这可能是机缘不到,换句直白点的话,就是福报还不够;福报不够也就是积累的善行还不够。如此说来,能真实学佛你必定是久修众善才可以的,所以我过去也说,学佛是拼福报的,就是这个原因。有福报可以有善行,有善根,可以滋养五根,生发五力,从而得其用;这才能在修行的路上得到莫大的助力,而减少众多的阻力。所以一个“信受”就很深,而如果我们抛弃理论,只是如说修行,能去躬行,这也绝对是聪明的选择,很有智慧的做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信佛)(五明学佛网:学佛       信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 

 果煜法师:从指月的比喻,看学佛的旨趣 

 沈家桢居士:学佛缘由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 

 陈兵教授:论出家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