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佛陀始终强调悲智双运


   日期:2018/3/7 22: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悲智双运

  ◎唯有爱心才能对治嗔恚;唯有慧剑才能斩断无明;唯有慈爱才能克服仇恨。愿一切众生,永远安乐。

  ◎佛陀始终强调悲智双运,好头脑与好心肠应携手合作。

  ◎佛是身、语、意悉得清净的人。佛之心,法身或真身,可视为佛。佛之语或内在活力,可视为法或教义。佛之身,可视为僧或修道团体。

  ◎从敌人那里你才能学得真正的忍辱。当你面对敌人的行动时,你才能学得真正的内在力量。从此看来,即便是敌人,也是教你心的力量、勇气和决心的老师。

  ◎烦恼之起,是因把本无之善恶,强加于对象之上。我们是在画蛇添足,结果引来烦恼。我们了解事物的实相而不妄加增添,能帮助我们控制自己的情绪。

  ◎佛法不主张有一异于身心,与身心完全分离之‘我’。是故,佛法不主张有一永恒、单一独立之‘我’。

  ◎一切无常物─一切有为法─皆依因缘和合而生,故名‘缘起’。缘起的法义之(1)是:一切现象皆依其各部组合而得名或出生。缘起法义之(2)是:现象的存在有名无实。现象并非客观独立的存在,而是依主观的认定而有。

  ◎精细五蕴终将转化为五如来─色蕴的净化之相名大日如来;受蕴的净化之相名宝生如来;想蕴之净化之相名阿弥陀如来;行蕴的净化之相名不空成就如来;识蕴之净化之相名阿闪如来。转成佛心者是此心,非外来之心。换言之,佛性天生,非来于外。

  ◎智慧必须有爱护他人、慈悲他人的动机为伴,以使智慧能用来利益他人。

  如是,方便与智慧乃合而为一。未掺杂妄想之爱,是非常合理与明智的。

  ◎不含情绪而含对究极实相之证悟的慈悲,甚至能广及敌人,而且在对待敌人时,此种爱心甚至会更强。

  ◎修菩提者,有四种子:一者,不贪财物。二者,不惜身命。三者,修行忍辱。四者,怜愍众生。

  ◎大乘法要以利他的大悲行,完成自我的净化。

  ◎菩萨的大悲心,以能了知一切法都是关系的存在,救人即是自救,完成他人即是完成自己,由是牺牲自己,利济他人。

  ◎众生常情,爱其所亲,恶其所憎;菩萨得深心故,怨亲平等,视之无二。等心者,四无量心是。

  ◎僧宝是根据‘缘起法则’,拒绝自以为是的自我疏离与断绝心态的生活。互相确认自己是命运共同体的一环,努力与他人融合无间,以成为构成世界和平一份子为指标。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