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虚云和尚:方便开示(6)香港东莲觉苑开示


   日期:2018/2/21 21: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民国三十六年在香港东莲觉苑开示

  “机缘难得,开示有愧。”各位善知识,本人此次来广州之因缘,是□□□将军及□□□主席,为超荐大战及内战之□□□□、殉难同胞,故本人来广州作一水陆法会,承香港佛教同人之约,本人亦欲与港地之护法旧弟子相见,故来港一行。今日得与诸位共处一堂,机缘颇为难得。若说到开示法要,本人感到十分惭愧,原因:一为言语不通,彼此隔阂。二为自己尚不能开示自己,何敢开示他人?故只能说与诸位随便谈谈。

  “佛法常闻,港人之福。”吾辈佛教徙当知佛法难闻。但港方常有各大法师在各佛教场所讲解经论,是诚不可谓非香港人之福。讲经法师多,明教理者亦多,重要是教人不可着于外相,如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云:“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而不能成佛,全由尘劳烦恼之所迷惑。佛陀福德智慧圆满,是不迷,常住真心。常即不变,住即不动,真即不假。此不变、不动、不假,能觉悟了知一切法者,名常住真心。

  “起惑作业,无量痛苦。”众生因迷住真心故,起惑作业,纷纷扰扰,此纷扰中,即有无量痛苦在。如大乘起信论云:“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粗即可见诸事实之粗相。目前世间之现象,是贪、瞋、痴及杀、盗、YIN种种恶业充满。由此恶业,引起流转受报,致有众生相续,世间相续(轮回)。推此轮回之因,为心对外境迷执(无明)而起。如能觉悟,返妄归真,即能息除流转轮回之苦。何以有贪瞋痴,即能起杀、盗、YIN种种恶业?

  “人各净心,世安民乐。”如一家庭,父母养有子女数人,父母对之必加爱护,有爱即有贪,贪其所爱者常得快乐及美好之享受。如贪求而不得,则瞋心随起,瞋心炽盛,则起争斗。小者则家与家争,大者则国与国争,战事爆发矣。故欲世界安宁,人民和乐,必须各净其心。贪、瞋、痴犹若人之心病,欲使去除此心病,必须良医开示妙药。佛即一切众生心病的良医,一切佛法是妙药之单方,众生心病有多种,故治心病之法门亦多。

  “学佛必须注意实行。”如能信医服药,自必药到病除。但信医之药方而不依方服药,故虽良医妙药,以不服故,病亦依然。故学佛而欲修净自心者,必须注重于实行。复有不得不注意者,佛为治各种不同心病,故设有多种法门,如治瞋心重者,教修慈悲观;治散乱心重者,教修止观;治业障重者,教修念佛观;一切如来三藏十二部经典,皆不可思议,不得于此中有所偏轻偏重。

  “不离本宗,专心信赖。”只能选择何法门与本人最相应,即以此一法为正,余法为副,专门修学,行住坐卧,不离本宗。如念佛,则随时随地不忘念佛。试观经中有“受持六十二忆恒河沙菩萨名号,与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其功德正等无异。”皆为勉励众生专心信赖所宗,作如是说。设学佛者,无有主宰,不专心修学,结果必一无所得。

  “努力破除一切妄想。”又修学者,必须依佛戒。戒为无上菩提本,如依佛戒,则不论参禅、念佛、讲经、无一不是佛法。若离佛戒,纵参禅、念佛、讲经、亦与佛法相违,入于外道。学佛修行,本非向外寻求目的,只为除去自己业障,使不致流转生死。若了生死。无须行持,故经云:“佛说一切法,对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即无一切法。”此心即指妄想,其经中意,如无病即不须药。又学佛者最要具足自信心,梵网经云:“我是已成佛,汝是当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意谓人人如能自信,具有佛性,当来成佛,必努力解除一切客尘妄想。

  “有如演戏,人生若梦。”自信自身本来是佛故,一切烦恼,一切相,一切障,皆是颠倒妄想。故修行者,切不可执着,应当放下。所谓万法皆空,一无所得。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何以一切世间有为法是如幻无实?此以喻明之。犹如演剧,台上鼓乐奏时,戏子则扮演男、女、老、少种种角色,演出喜、怒、哀、乐等情节。台上之天子,威风凛凛,及至台后问之,则彼必答曰“戏也。”台上之杀人凶犯,惊怖忧愁,及至台后问之,彼亦曰“戏也。”

  “设能觉了,何有苦乐?”演戏时情节逼真,下台后则一无所得。众生亦复如是,烦恼未了时,荣华富贵,喜怒哀乐,般般出现。人人本来是佛,犹如戏子本身,烦恼流转时,犹如扮演剧中人,设能觉了世间原是剧场,则处天堂亦不为乐,在地狱亦不为苦。男本非男,女本非女,本来清净,佛性一如。世人不觉,常在梦中分别,是我、是他、是亲、是怨,迷惑不息。其有出家者,虽离亲戚眷属,但又分别,此是我居之寺院、是师、是徒、是同窗、是法友,亦属执迷。

  “返妄归真,自利利他。”故在家者被俗情迷,出家者亦有法友、法眷之迷,皆未得真觉。如能脱离一切迷惑,返妄归真,方可成佛。故六祖大师听人念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处,顿然有所觉悟。此八字,如从言语上解,当不可得,必须心内领会。佛教真理,虽不可以言说论表,但若全废言说,则又有所不能。理必依文字,方能引见义故。今之学佛者,应研习一切教理,而以行持为根本,宣扬佛法,使佛法灯灯相续。“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希望一切学佛者,皆以此二语,以为自利、利他之标准可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虚云和尚       智慧)(五明学佛网:虚云和尚       智慧)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其它:虚云和尚的禅学思想(蔡惠明)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五觉悟 多闻智慧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