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经?


   日期:2018/2/5 16: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很多人对读佛经的事情,觉得很头大,因为读不进去。有的能顺下来,就急急忙忙的读下去,当成了交作业。可是我还是希望各位读经能按次第走,不能急,也不能怠惰不努力。

  我们为什么读经?

  读经很急的人有很多,把读经当成了工作,必须做完才踏实。可是我们到底为什么读经?并非是我们学佛了,就必须完成读经的这个作业,而是佛法在经中埋藏、法门也在经中埋藏、佛教的教义深理还是在经中埋藏,我们学佛都想知道诸佛本怀、诸菩萨慈悲之心,可是不深读经文,这些内容都是纸上得来。所以读经的根本目的不是消业、不是培福、不是持戒、不是克制妄想、杂念,这些都可以在读经的过程中获得,但是这些都是副产品,并非主产品。读经的主产品是你得知道佛经中到底说了什么,再通过和个人根基的连接,获得当下能受用的教诲,这才是读经的根本目的。

  当我们读到一个道理了,是否明白并不取决于从哪部经文中获得,而是取决于是否和我契机。

  如果和当下的我不契机,读到的这个道理只能暂且搁置,什么时候修为能和此道理接轨了,这个道理的指导作用才能出现,不然的话都是意义不大的。因为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的教育,上有等、妙觉的大菩萨,下有地狱道的苦难众生,所以佛经依然是要面对九个法界宣说,并非只是单独针对人道而说。现在有人说佛法是对人说的,这个理解在人道来说是对的,但是和佛法的宏大,和佛陀的平等、慈悲不相应。

  我们不能一下读得全懂,如果你是等、妙觉了,或许在经文里可以懂得最多,但是最后佛陀说:佛陀的智慧、佛法的深奥,只有佛与佛才能得知,就连等觉、妙觉的大菩萨,都只能知其少分,而不能得全其味。所以我们在佛法里、在经文中、在法门里,只需要攫取和自己契合的那一部分就好,至于其他的部分要学会搁置,就是放在那里不去管他,如果非要去执着这个道理,就成了后续的所知障。等什么时候自己的修为靠近了,再取出这个道理,这就是合适的,不会被所知障难住。

  读经的部分过去我们分享《佛教框架体系》的时候列了三大块内容,第三块方法论的第三个部分里列出了《九字读经》的方法,我也多次和大家提到,希望你们自己多去练习思维。经文在手我们要如何面对?首先各位要深知:一本看上去很简单的佛经,就算篇幅再小、文字再简单、道理再平实,都是来自佛陀慈悲教诲。其中的深意并非只是文字承载的那个深度,如果我们挖不进去,就只当是文字传递的那些意思的话,这就是“望文生义,三世佛冤”了。

  经文中佛陀提醒我们,佛经是佛陀的真身舍利。这个真身舍利就是法身了,并非是应化身的那些血肉躯体结成的舍利。法身的舍利自然要比应化身的舍利更珍贵、更难得、更殊胜,但是为什么佛经在我们手上却展现不出这种宏大呢?是因为我们没会读,正是因为读不懂、深挖不下去、更多只是留在表面,这种理解只能说还太肤浅。我们学佛,自然不希望自己稀里糊涂的走这条路,所以祖师大德也是这样,读经,理解深意,和我们做的是一样的事情,和我们读的是一样的经文。

  当我们面对一部经文的时候,你要知道在这部简单、平淡的经文前,多少大德从此开悟、多少祖师从此觉醒、多少众生从此得度、多少烦恼从此烟消云散!所以拿到经文的时候,真的如《开经偈》说到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今天遇到了,一定要有一个期许,希望自己能懂得佛陀的真实教诲。如果真的这样想,那么对经文的恭敬、对佛法的珍重、对三宝的依靠、对佛菩萨的感恩的心,一定会升得起来。往往我们现在“形式主义”很昌盛,我也是“形式主义”的,不支持一些走形式的事情,可是这个恭敬心、诚敬心,真的很多同修没有。

  当我们强调再三:你要恭敬、你要诚敬!其实这都是废话,因为内心里就升不起来这个心,装个样子三天、五天,就装不下去了,所以我们必须从心地里了解这些,那个恭敬心才会起得来,这个时候不用人在边上叨咕叨咕的提醒,你会一直保持,乃至可以深达骨髓一样不会丢弃。

  读经的基础心态就是这样,读经的目的、读经的方法、深挖的手段,这些都叨咕过了,再说就是读经的次第步骤问题,步骤我的建议三部走。(《地藏菩萨本愿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佛说阿弥陀经》)

  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读经       契机)(五明学佛网:读经       契机)  

 洪启嵩居士:读经的心要与常见问题 

 李利安教授:坚持素食原则 不忘契理契机 

 龚隽教授: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3.习 

 杨维中教授:“与时俱进”与“契理契机”:中国佛教教团制度 

 戒法法师:读经有感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圆瑛大师的“三求”与契时契机 

 温金柯博士:读经随笔四则 

 黄国达居士:人类觉醒的新契机 

 金易明教授:以世博为契机 展佛教之魅力 

 学愚教授:契理融和与契机创新 

 关其祯居士:净土宗是一个契机的法门 

 演培法师:性空及唯识佛教缘起观所展开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