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为什么难以接受佛理


   日期:2018/2/2 18: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不接受佛理的原因很多,要而言之,不外不信和误释。

  一、不信——源于知道的不深切

  1.表面上一切迷信的行为不可解

  佛教的特点,是尚理论而不迷信。然而为了修习上的方便,也有表面“似乎极迷信”的行为,如密宗持咒等。

  其真正意义在用咒力(他力)引起自己的定力,而发挥妙用。倘不研究其内在的原因,自然不能了解其真意。

  2.说佛法的人,不用现代的治学方法与用语,因而不易被接受,并致认为迷信。很多的人,对佛理不明白,

  或对所谓“迷信”行为有所怀疑,就询于僧侣或教徒;他们里面,或有不通达近代治学方法的人,其对佛理

  的解释,自亦难以现代语言思想来作表达的工具。其结果将引起“迷信”,与“不了解”的结果以致不易使

  人接受。

  3.经文难解

  曾受现代教育而虚心求解的人,对佛理既怀疑,又不能从一般僧侣或居士(在家学佛的人)处获得满意解答,

  不得不求诸佛经。岂知经文深奥难懂,非深通古文者,不易求解。又因佛经是记载释尊昔日四十九年内,在

  不同的环境下,对不同的人,所解释关于佛理的意义与事实,因人而教,因时而教,因地而教;加以佛经展

  转印传,文字的错误日久可能发生,为求永久保持佛的真理计,不得不多说不同的经,多写不同的论。但此

  并非有不同的真理。真理只一个,而说法不同,入手不同,观点不同。设有失传者或错误者,由其他经典不

  难对证,因此或可不失真理。故经论至今凡数千卷,各种经典的说法有时不同,用意也不同,若不总览多卷

  ,势不能得其真意。如此数千卷,究应先由何卷入手,选阅那几卷,即或已选出,真意能否领悟,也成问题。

  使有心人徒呼奈何。盖有知识的人,无法盲目接受一种理论。

  二 一般人对佛教的误解

  1.某种宗派仅流传佛法的一部份

  经典既如上述为记载某一定环境一定对象的文章,着重点不同,理解者自难免有感到不完全之处。但佛说:

  “我所说法,如爪上尘;所未说法,如大地土。”又说:“世间一切微妙善语,皆是佛法。”是则世间的真

  理本来如是,也永远如是,与佛的说法与否,或与人的是否接受佛法,根本无关。释尊不过启发说明世间有

  真理和如何能达到求真理的途径。以各人环境不同,观点不同,理解能力不同,资质不同,虽真理则一,而

  势不能不“殊途”,方能使各样的人“同归”。盖佛愿任何人均能趋向真理,不愿有一部份人,因受求真理

  之方法的限制而失此良机。各宗各派的成立,乃基于此理。各种宗派,因对象的不同,内容悬殊,冲突自属

  意料中的事。而本意原理—真理,固不变异。于是一部份人误解佛法的表面自相矛盾,甚至不知究何所云,

  究何所事。实则因其自身观点不对,而致误解佛法;又或所遇见的宗派,只能代表佛法的某一面。如目前冲

  突最烈的重自力重他力两派,就是一例:

  重自力派:重自力派如禅宗,轻外表而重内心,曰:“修证在一心”,谓学佛不艰难,人人皆可成就,

  “只用此心。直了成佛”。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凡夫。

  重他力派:重他力派如净土宗,不但信仰释尊,而且信仰佛所说的经,推行佛法的人,及佛所口述的其

  他境界佛国。对神奇之事亦所深信,如西方极乐世界及无量寿佛等,因而有许多形式的修持,希望获得弥陀

  的摄受而往生。

  以上两法虽异,而最终目的则相同,只可说其方法及出发点不同。兹举一例譬喻之:

  设在苗栗有一乡人驾牛车而问我如何方能去台北。答曰:“驾车沿公路北驶,经三日可达。”另一火车司

  机问时,则答:“开足马力向前,三小时即达。”另一飞机师来问,则答:“必需持罗盘定向正北,飞二十

  分钟即达。”另一步行者来问,则必答:“由此沿公路北上,遇小路莫入,遇来人则问,不可懈怠,恒心精

  进,终有达到的时候。”

  以上例言,去台北则一,为使人人可去台北,不得不说不同的答语。飞机师不得笑牛车的走法不对,火

  车司机亦不得笑步行的为非法,是因为各人处境不同,工具不同的缘故。从此点看来,不可误解佛教各宗派

  的片面说法为不合理,也不可窥某一宗的理论而误解之为佛法全貌。

  2.以其他迷信附会佛法

  保佑说:中国自古来即有神教,信神控制人生一切,故求其保佑。其实即使真有神来主宰一切,则此

  “神”决不能因某人的求佑与否而决定它主宰的方针;换言之,大问题决于既定因缘,求也无益。又有人以

  “神”既有求必应,则偶尔或永远作些坏事,一求以了之;则“神”岂不非徒无益而反有害。如此幼稚而迷

  信的保佑说,硬附会而加之于佛,很容易使人对佛误解。

  求福说:有信神者以佛为神而向之求福,致被人误认为迷信;实则真正佛教徒决不向佛求福,而是明佛

  法的真理之一—因缘法。因是前因,缘是助缘,因缘成熟,就有果报。认清世上任何事都依因果律发展,所

  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作善事造善因,自可能逢善报得善果,(须知种子没有顺缘,不发芽的也有。)这

  是极合乎科学逻辑的事,眼光放远即能推见而深信无疑。反之若作恶事造恶业,虽每日念佛求福,其结果必

  积为恶果无疑,与求佛无关。故以求福为佛教的“迷信”行为,实是附会之误。佛徒只造善因而自然可得善

  果。不必“求佛”而望“福”。然而佛教也有祈祷,那是造内心因缘的一种,与持戒行善相辅而行的。

  3.人的问题

  一般误以宏法或学佛的人即代表完善而无可批评之佛,又以为只要是学佛者,即可无过,亦即几等于佛。

  殊不知和尚与学佛者的程度深浅,各人不同,譬如幼稚园儿童叫学生,家庭私塾的人叫学生,中学大学的人

  也叫学生,研究终身的人亦未始不能称学生,其程度何能一概而论。因而由于宏法者或学佛者自身学识和修

  养的不同,亦可能招致误会。

  学识:宏扬佛法者,有时未能因人施教,所讲道理,未能以现代思想语句表示,或不能为人所赞同,致

  使人对佛教发生误解。

  修养:宏扬佛法的僧侣居士们,有时其行为不足以为一般人的表率,或言行不能一致,或修持工夫不够,

  人遂误会佛法为不足崇信,实则我们应‘依法不依人’。所谓人的行为和表现,都是因缘关系的表现。往日

  造何因,目前现何果;今日种何因,他日现何果。佛门弟子,目前所表现于诸君眼前的行为,实为其过去因

  (宿业,环境,训练,教育等)的表现(果)。我们只能于明了佛理后,努力种好因,以避未来的恶果。过

  去的恶因,终应显现,只能造逆缘使他缓成熟或不成熟。彼佛门弟子一心向佛,虽努力求善,只能断言其未

  来可能好;过去因所表现之果的好否,殊不足以判断其为信佛的结果;更不能误会学佛者个人的好坏即代表

  整个佛法。

  4.太艰深不能研究

  以为佛学深奥,大智者始能问津,我们不敢过问。亦有一部份人谓大智者大学者尚不敢过问佛学,何况

  “我”。殊不知此也是极大误解的一种。盖常人一看佛经多至数千卷,自起畏难之意。实则佛理不多,任读

  几种,就可以通达,在乎人有无深究的心。佛经之所以达数千卷,即在使任何人均有学习的机会,任何人都

  可选出几种合他口味的。俗言佛法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成佛,最纯朴的乡妪,最敏慧的学者各有其门而

  入,绝非难事。以一乡妪而需阅读数千卷则难,用其诚心与恒心体证则易。以一敏慧学者,阅览数千卷则易,

  然欲其先不求理而作种种仪式专心体证则难。换言之,所谓难者,是因为选择的方法不对,非佛法本身的难

  易。再试想富贵如历代君王,多学如哲人硕士,浅学如不识字的六祖(禅宗第六代祖,生于唐,名惠能),

  学佛而能精通者不乏其例,近代中外学佛者更何啻亿万;可见学佛决不会太难。

  5.误认为消极的,不适于我们的环境

  误认佛教是消极厌世的,故不屑于研究或信行。有一部份人认为学佛的最后目标为逃避现实,遁入深山,

  不理世事,悲观厌世,几等于无业游民,寄生于社会,于世无补,有为者不屑于问津。岂知这也是极大错误

  之点。相反的,真正的佛教徒为利益大众,扶危救困,岂止是尽力而为,乃至牺牲应得的利益,放弃应享的

  权利,甚至牺牲一己的性命而不惜;忍人之所不能忍,行人之所不能行的,比比皆是。然佛徒的救世救人舍

  己利人的行为,并不也决不以之宣传示人。世人未之深察,岂能因少数和尚入深山作其学佛的功课之一种,

  或误以其他宗教的行为(或有消极的思想与行为)为佛教,而硬说佛教是消极的。

  佛教中心思想为大乘学说,简要说来即追求佛理,而发最大同情心(大悲),使同胞同类亦自迷津中

  觉悟,追求真理;发最大牺牲心(无我),以服务同种同类。其结果达到个人体证真理,全人类体证真理

  的目的。并且佛教徒持戒的真义就是不损害他人,且利益他人,这还不算积极吗?

  6.神异问题不能解释

  有些人误解,是因为佛教里有些神通表现,不能解释,而认为无稽。其实是他们对这些神通现象,没有深

  切的认识而已。后当论之。

  (中国佛教文化信息中心提供 文/李恒钺居士)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李恒钺       佛法)(五明学佛网:李恒钺       佛法)  

 普献法师:佛法是唯心论吗? 

 傅味琴居士:佛法给了我们殊胜的缘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七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六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五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四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三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二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一 

 圣轮法师:无上甚深微妙法 息诸生死门─ 当下解脱说「佛法 

 圣轮法师:有机农业保健康 有机佛法清心丹─ 佛教的「有机 

 圣轮法师:山光水色尽演清净禅 溪河大地阐示微妙谛─「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