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修行不是呆呆板板,不是每个人都一样


   日期:2018/1/16 14: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菩萨这个名称是称谁的?是称我们自己。一提到菩萨,不要就想到泥塑木雕的偶像,那就错了。泥塑木雕的偶像是代表一种意义存在那里,是教我们学习,提醒我们,教我们见到这个像就要想到它代表的意思,我们有没有照这个意思去做?有没有照这个意思去修?所以佛菩萨的形像功德就无量无边。譬如地藏菩萨是代表孝道,这尊像你供养在家里,就等於你请了一位老师常常提醒你要修孝道,要尽孝道,就是这个意思,怕你自己忘掉,一看到菩萨,他是代表孝道。观音菩萨是代表慈悲,一见到观音菩萨,我今天从早到晚待人接物有没有慈悲心?有慈悲心,你就修的是观音法门,这个说法都是从最浅的方面讲。深一层像《楞严》里面讲的,观世音菩萨是代表耳通圆通,是代表舍识用根、反闻闻自性,那是高级的修行方法。初级教你学慈悲,高级教你反闻闻自性。弥勒菩萨是代表欢喜的,见到人就笑咪咪的,那就是学的弥勒佛;大肚皮是代表忍辱、包容。你要是懂得这个意思,才晓得佛菩萨的名号与形像不是迷信,不是泛神教,那些解释都错了,而是一种最高级的教学艺术,佛菩萨形像是教具之一,怎么是迷信?

  所成就的,实在是成就我们自己。我们自己能行孝、能尽孝,我们就有地藏菩萨这一分。我们待人接物能存大慈大悲的心,我们有观音菩萨这一分。我们能够忍辱负重、欢喜待人,我们有弥勒菩萨这一分,集一切菩萨的大成就叫做佛。这些菩萨,正如同在学校里面读书一样,我们在学校读书有许多的科目,一尊菩萨就代表一个科目。我们所有的科目都学完,这才得到一个学位,得到学位就好比成佛了;还有一部分没有学完的,这是毕不了业,也成不了佛,所以要懂得这个意思。因此菩萨有无量无边,代表无量无边的法门,法门无量誓愿学,一个法门是一位菩萨来代表。一切的菩萨成就自己,自己在学生的地位自己就是菩萨,圆满了就叫成佛。

  「万行」,此地的万不是数目字,是形容词,行就是行门,也就是指行为,行为一桩一桩的来计算,算不尽,无量无边,所以用一个万字来做代表。我们身体的造作是「身」的行为,身的一举一动都是行为,口的言语是「口」的行为,心里面起心动念是「意」的行为;一切的行为,佛经里头把它归纳为三大类,三业的行为,就是把一切行为都包括尽了,每一类里面都是无量无边。尤其是意地的行为,连睡觉,他的行为都不中断,睡觉他还作梦,作梦是意地里头的行为。身与口不动了,休息了,意还在那里动。行为有正确、有错误,有善有恶,有利有害。有害的行为把它修正过来,修成有利;恶的行为修正过来,使它能够成就善的行为;邪的行为修正过来,使它成为正确的行为,这就叫做修行。

  修行不是呆呆板板,不是每个人都一样,为什么?每个人的行为不相同,哪有说用一个方法来修正一切人的行为?没有这个道理。修行的方法非常多,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修法。为什么有八万四千?我们毛病有八万四千,一个方法对治一个毛病,是对治的。八万四千是确实的数字,不是笼统说的,就是八万四千烦恼。诸位想详细的知道,《佛学辞典》里面有,《教乘法数》里面有,你们可以去查一查,细说太繁了。天亲菩萨在百法里面把八万四千的烦恼归纳为二十六大类,六类「根本烦恼」,二十类「随烦恼」。通常我们一般讲的时候都以这二十六个提出来解释,这是从纲领上讲。每一条里面都是无量无边,实在讲不止八万四千,八万四千还是从纲目上说的,细说说不尽的。诸位要是懂这个道理,你就晓得佛法是活活泼泼,佛法不是死的,佛法不是一个呆呆板板的方法,极其灵活,所以才能够对治一切众生的毛病。

  菩萨法里面有「四摄、六度」,这是修行的总纲领。四摄,第一个是「布施」,第二个是「爱语」,第三个是「利行」,第四个是「同事」。四摄,摄是什么?摄受的意思。拿现在的话来说,菩萨要想推展他的教学,用这四种方法来招生,这是招生的四种原则。布施是跟人结恩惠,人家受了你的恩惠,对你有感激,你教他做什么他愿意听,所以布施就变成摄受众生的一种手段。菩萨的布施跟一般的布施不一样,菩萨布施虽然是接引众生的一种手段,出自於至诚心、恭敬心,所以能够感动人心。世间人也有用这个做手段,但是往往收的是反效果,原因在哪里?他的心不是至诚,不是恭敬,他用的是欺诈的心、欺骗的心、虚妄的心,所以只要一被人看破,立刻就给人生反感。所以他那个施舍遭到的是恶报,不是善报,事看到好像是善事,心不善,这是我们必须懂得的。

  布施里面有财、法、无畏。在四摄法里布施,布施的形相是一样,用意不相同,四摄法里的布施是与众生结恩,目的在此,是劝勉他学佛的第一个阶段,跟六度里面的布施不相同。六度里面的布施是度自己的贪悭烦恼,四摄里面的布施是劝他学佛,不一样。不要看到四摄法里布施,六度也布施,那不重复?不重复。这个我们也不必细讲。

  摘自楞严经 (第二集)1979/9 (略有删节)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档名:07-001-000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楞严经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楞严经       净土法门)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九、用《楞严经》的思想来指导修定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惟觉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楞严经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法师:《楞严经》决定可靠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