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界法师:感受有两个特色:虚妄不实又清楚分明!


   日期:2011/2/19 10: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受阴:前面的色阴是物质,以下的受想行识都是心法。

    受是我们心中的领纳跟一种感受。我们的感受从什么地方来?看经文:

    转想成受

    【即此所说临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涩。】

    结示立名

    【由因受生,能动色体,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

    即此所说,正如前面佛陀所举的例子临高想心,观想自己面临高山,我们的足心就会生一种真实酸涩的感受。

    由因受生,能动色体,也由于这样心中的感受,牵动了我们色身种种的受用,所以我们现前的顺益违损,面对顺益的境界,产生增上快乐的感受;面对违逆的境界,产生折损痛苦的感受;这两种感受,在我们的心中,互相的奔驰、交互作用,这就是我们说的虚明第二妄想。

    感受为什么是虚明呢?

    因为色法的存在是比较长久的,比方你买一栋房子,你今天住这个房子,你明天还住这个房子,它色法的存在性是长久的,它是一种习惯性的、长久性的妄想变现出来!

    但是感受是暂时的,为什么呢?因为感受有两个特色:虚─它虚妄不实;但是它又明─它又清楚分明,像真的一样。

    比方我们有些人喜欢吃榴梿,他的心跟榴梿接触的时候,感觉这个榴梿真好,颜色也特别美妙、滋味也特别美妙。但是等他吃久了以后,榴梿吃多了,他就厌倦了,它又变成不好。

    所以感受是怎么样呢?变化的。

    虚就是虚妄变化的,它不像前面的色身,坚固妄想是持久性的;感受的妄想是变化的,但它虽然变化,又感觉那么的真实、那么的清楚,叫做虚明妄想─是又虚、又明的妄想创造出来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